一种事故船舶的定位技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918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63729.5

    申请日:2017-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06 G01S1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事故船舶的定位技术方法,首先对事故船舶的NLOS进行识别,并通过视线情况下距离测量概率密度函数与非线性下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接近度,对事故船舶的NLOS加权因子进行测量和确定,视觉情况、加权因子反映了事故船舶位置估计中NLOS节点和视线参考节点的比例,再通过基于距离测量的定位方法对事故船舶进行定位,事故船舶在恶劣海况下比在正常情况下的定位困难得多,对事故船舶的实时定位在海洋救援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事故船舶的定位技术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及时性更高,且定位效果更好。

    一种船舶室内精准定位的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1186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364678.8

    申请日:2017-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64/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室内精准定位的方法及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定位UWB标签、UWB微基站和定位服务器三部分组成,所述定位UWB标签通过收发器向所述UWB微基站发送信号,所述UWB微基站将接收到的信号种类以及传输延迟时间信息发送到所述定位服务器,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述信息进行对定位UWB标签的定位,所述船舶室内精准定位方法基于到达时间差的测距算法,经过优化后,不仅降低了以往参考基准之间高精度同步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对系统时钟精度的要求和安装部署的难度,并在不牺牲定位精度的情况下,扩展了船舶室内定位的工作范围。

    大数据下基于DWT-DCT水印的抗遮挡攻击人脸识别

    公开(公告)号:CN103984933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9773.7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数据下基于DWT-DCT水印的抗遮挡攻击人脸识别方法,分水印嵌入和水印提取两大部分,在水印提取部分,同时实现了人脸识别;步骤如下,水印的嵌入:一)先对所有原始人脸进行小波变换,再对其近似系数进行全局DCT变换,求得特征向量;二)将每个人脸的水印与该人脸的特征向量通过密码学哈希函数相关联;水印提取:三)求取待测人脸特征向量,并得到待测人脸和原始人脸特征向量相关系数最大值,并根据该值求得对应的人脸序号,完成人脸的识别、并获得对应的嵌入的水印;四)利用待测人脸的特征向量,进行水印提取,并计算出水印的相关系数。该人脸识别方法不需进行样本训练,适合于大数据;并可以抗遮挡、光照等攻击。

    一种基于DFT压缩域的智能纹理防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6366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44106.1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FT压缩域智能纹理方法,首先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包括:(1)通过对原始纹理图像进行DFT变换,取前8×8个系数,再对变换系数进行反DFT变换,然后用基于均值的二值量化处理,得到原始纹理图像的一个视觉特征向量V(j);(2)用户用手机对待测的纹理标签图像进行扫描,上传到服务器,运用步骤1近似的方法求出待测图像的特征向量V’(j);然后再进行图像鉴别,包括:(3)求出原始纹理图像的视觉特征向量V(j)和待测图像的视觉特征向量V’(j)之间的归一化相关系数NC值;(4)将求出的NC值返回到用户手机上。实验证明本发明具有自动鉴别纹理图像的能力,实现了智能纹理防伪技术。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臭氧浓度实时在线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204269584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307248.8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臭氧浓度实时在线检测仪包括:包括PC机、与PC机输入端连接的无线网关、臭氧浓度检测节点A、臭氧浓度检测节点B、臭氧浓度检测节点C、臭氧浓度检测节点D、臭氧浓度检测节点E、臭氧浓度检测节点F,其中:各节点均集成无线模块,使用ZigBee无线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只要它们彼此间在网络模块的通信范围内,通过彼此自动寻找,很快就可以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ZigBee网络。而且,由于节点的移动,彼此间的联络还会发生变化。因而,各节点还可以通过重新寻找通信对象,确定彼此间的联络,对原有网络进行刷新。各节点采集的数据均汇集到无线网关上,无线网关通过RS-232接口将所有数据送入PC机中,PC机根据各节点上传的数据,决定是否对各节点进行工作参数调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