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高通量电化学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7253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94263.4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Abstract: 本工作拟研发了一个低成本的基于智能手机高通量电化学的酶标仪,这种酶标仪是使用3D打印的96孔板结合电极阵列组成。电化学激发的电极表面的发光分子,通过96根光纤采集光的信号。捕获的光纤束图片通过手机软件传输到我们的服务器,产生诊断的结果。项目主要内容为:重点设计微生物抗体功能化的磁性材料与传感器响应材料识别机制和反应动力学,考察这些识别响应的功能模块在微生物快速检测和微生物即时表达分析中作用规律,设计研发基于云服务的智能手机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本工作创新性体现在:基础研究水平上揭示电化学激发的活性分子与微生物作用关系,总结高通量电化学微生物分析仪与不同微生物作用的规律。

    一种获得周期性层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652122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98518.0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05 C22C1/1036 C22C2001/1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获得周期性层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材料。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MxBy型硼化物或者含有MxBy型硼化物的M合金浸入到铝液中反应,提出,冷却,即可在MxBy型硼化物或者含有MxBy型硼化物的M合金与铝液的反应界面上获得周期性层片结构;其中,M为Fe、Cr、Mn、Ti、W、Mo、Cu、Ni、Co、C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上述方法得到的具有周期性层片结构的材料。本发明方法利用MxBy型硼化物与铝反应在反应界面生成两相相间的周期性层片结构,镶嵌在M-Al金属间化合物层,增大化合物层内部及其与金属基体M的作用力,有效防止局部断裂导致M-Al金属间化合物层整体断裂。

    一种流体压力传感器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4169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82431.4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压力传感器,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阻式流体压力传感器,存在电阻直接与检测环境接触,导致工作性能降低,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该传感器包括:基底、PDMS材料层、压力探针、电极和电流测量装置;PDMS材料层设置在基底上,且PDMS材料层的底部设置有通槽,通槽与基底的顶面构成流体通道;压力探针设置在PDMS材料层顶面上;两个电极分别设置在流体通道的两管口处;压力探针,用于获取施加在PDMS材料层顶面上的外力值;两个电极、流经流体通道的流体、以及位于流体通道外部的电源构成电回路,电流测量装置用于获取电回路的电流值,其中,电源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极连接。

    一种高效主动式微流体混合器和混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3448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937642.3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13/0001 B01F13/0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主动式微流体混合器和混合方法,用于微流控芯片设计领域。所述的混合器由分流室、进口管和出口管组成。分流室由密封圆环结构、一对正电极和一对负电极组成,密封圆环结构两端接通进口管和出口管,正负电极相向布置于分流室上下端,正负电极大小呈正弦规律变化。所述的混合方法是微流体从进口管进入,在进口管交汇后通入到带电极的分流室内,分流室内相向布置的正负电极可使微流体充分对流扩散,将微流体混合均匀后通过出口管流出。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其工作全过程仅在分流室施加正负电极,工作装置采用全密封结构,可明显减少流体的混合时间,提高了混合效率,使得流体混合更加充分,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等特点。

    一种颗粒分离装置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94892U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21754754.7

    申请日:2023-07-05

    Inventor: 卞钦 史留勇 周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注入管、第二注入管、第一通道、分离腔体以及出液管路,通过设置第一注入管、第二注入管、分离腔体以及多个出液管路,保证了在通道足够短的情况下能够分离种类较多的颗粒类型,节省成本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分离效率。

    一种非对称结构的微通道注入器

    公开(公告)号:CN220214974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758546.4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对称结构的微通道注入器,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第一管路被配置为注入第一流体,第二管路被配置为注入第二流体,与第一管路呈第一夹角倾斜设置,第二管路的一端向外自由延伸,第三管路被配置为注入第三流体,与第二管路一并设置于相对第一管路的沿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的同一侧,并与第一管路呈第二夹角倾斜设置,第三管路的一端向外自由延伸,第三管路与第三管路之间呈第三夹角设置。通过同侧设置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形成一个不对称微通道注入器,这一结构制造过程简单,所需材料比对称结构少,更加节能环保,同时又可以与对称结构达到一样的效果,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一种分选微藻细胞的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218665976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1933592.9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选微藻细胞的微流控芯片。所述芯片包括流道层和基底层;所述流道层和所述基底层通过等离子清洗机处理键合在一起;所述流道层包括入口、第一扩张通道、第一收缩通道、第二扩张通道、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扩张通道包裹第一确定性侧向位移微柱结构,所述第二扩张通道包裹第二确定性侧向位移微柱结构;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依赖专业操作人员,分选效率高,省时省力。

    一种微流控芯片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30966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1397006.3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主体,芯片主体设有贯穿两端的通道,通道的第一端为供液体输入的入口通道,通道的第二端为供液体输出的出口通道,入口通道至出口通道之间依次交错设置有扩张通道和收缩通道,扩张通道的通道宽度大于入口通道、出口通道和收缩通道;以入口通道的轴线为基准,扩张通道和收缩通道的一侧均与轴线一侧的入口通道齐平设置,扩张通道和收缩通道的另一侧向轴线的另一侧扩张设置;扩张通道内设置有电极。

    光诱导介电润湿芯片的液滴定位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460714U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21777153.8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诱导介电润湿芯片的液滴定位检测装置,属于数字微流控领域,包括:光诱导介电润湿芯片,填充在芯片内的黑色硅油以及要操作的液滴,液滴定位检测装置,红外光光源;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在芯片上下极板通以一定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压后,芯片内液滴可以被红外光光源照在芯片下极板上的光斑驱动,同时穿过液滴的红外光线可以被液滴定位检测装置接收,达到实时检测液滴位置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