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7485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69563.X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活性分子前置氧化吸收燃煤烟气中NOx和SO2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是将臭氧喷入温度为100~150℃锅炉尾部烟道中,使臭氧与烟气中的NO发生氧化反应;臭氧的喷入量按臭氧与氮氧化物摩尔比例O3/NO为1~1.5进行动态调整,并保证至少0.5秒的氧化反应时间;将臭氧氧化处理后的烟气送入洗涤塔进行吸收处理: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烟气脱硫率可达99%以上,脱硝效率可达90%以上,脱汞效率可达80%以上,脱氯脱氟效率可达95%以上,并实现部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54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04160.0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室气体CO2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旨在提供利用石墨烯和TiO2纳米管光电催化还原CO2的方法。该利用石墨烯和TiO2纳米管光电催化还原CO2的方法包括步骤:制备阴极电极、制备掺铂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将掺铂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和阴极电极分别贴在Nafion质子交换膜的两侧压制成膜、制备反应体系,并将CO2通入到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气相反应产物和液相反应产物。本发明将新型纳米材料掺Pt石墨烯负载于泡沫镍上作为电阴极,同时使用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光照阳极,在双室反应器中成功地将CO2还原为乙醇和乙酸等化工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75677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6841.X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利用湿藻生物质微波加热一步法制取生物柴油的方法。该利用湿藻生物质微波加热一步法制取生物柴油的方法,包括步骤:取微藻液体过滤或离心后,得到固体含水量为40~90%的湿藻生物质;将湿藻生物质、氯仿、甲醇和浓硫酸放入微波消解罐密封后,进行微波处理,然后将藻液离心提取并提纯,即得到生物柴油产品。本发明省掉了传统湿藻干燥脱水和研磨制粉的巨大能耗,简化了传统油脂萃取和酯交换两步法制取生物柴油的复杂工艺流程;另外,在微波加热条件下,湿藻细胞壁高效破碎,细胞破壁后的油脂扩散速度是未破壁前渗透穿壁速度的152倍。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002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19854.9
申请日:2013-09-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点火燃烧试验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用高能量密度激光实现一次硼产物点火燃烧的装置。该装置由点火模块、气氛调节模块、燃烧诊断模块和数据记录模块组成,其中,点火模块包括高能量密度激光器和透明点火燃烧管,激光管由激光管支撑架固定于底座上,透明点火燃烧管架置于铁架台上,样品支架设于透明点火燃烧管中心位置。本发明可对一次硼产物样品进行迅速加热,使样品在几个毫秒内迅速升温到氧化硼沸点以上,远优于传统电热点火方式,能实现一次硼产物的快速点火和充分燃烧。激光器电功率低,接入220V家庭用电即可使用,通用性好。激光加热范围集中,能量利用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553407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011177.2
申请日:2012-01-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1 , Y02A50/2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减排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热化学循环反应体系分解CO2和H2O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将H2O、I2和SO2送入Bunsen反应装置发生自发放热反应,通入CO2气体至固定床或流化床反应器与金属Zn或Ni发生放热反应;各反应过程中的产物通过各反应装置循环利用,最终的产物则为H2、CO和O2。本发明的最高热源温度较低(<900℃),可以采用太阳能、核能等其它多种形式的热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Zn与CO2反应不完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反应温度适当,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408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34106.6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制备与高效利用,旨在提供一种提高水焦浆稳定性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是向水焦浆中加入起泡剂并完成初步混合均匀;利用设于储罐或搅拌罐底部的气泡发生装置向水焦浆中喷射空气并形成直径为0.5~1mm的微小气泡。该装置是在储罐或搅拌罐的底部设有气泡发生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气泡装置和方法简单易行,大幅度提高水焦浆的稳定性,同时对浆体具有搅拌作用,适用范围广。采用的起泡剂价格低廉,容易获得。此外,拥有大量微小气泡的水焦浆更有利于管道输送和雾化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17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32448.4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试验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用高压氙灯实现点火的硼颗粒燃烧观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硼颗粒燃烧的反应炉,反应炉内设托架;还包括带有椭球形全反射镜的高压氙灯,其光源位于椭球形的一个焦点,而样品的放置点则位于椭球形的另一个焦点;反应炉是全密闭的,在托架与高压氙灯之间炉体上设有石英玻璃窗口,炉体上还设有用于观测的石英玻璃窗口。本发明能够实现燃料在高压密闭环境中的点燃和观测,最高点火温度远超电热方式;解决高压石英玻璃阻挡红外波段的问题,提高了样品的加热速率和能源的利用率;点火方式与燃料的导电性无关;点火源与高压燃烧环境隔离,确保安全性;干扰小,响应灵敏,可用于瞬间完成燃烧的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003701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558131.3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煤工业锅炉的燃烧改进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火下风和燃尽风的低NOx煤粉燃烧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将部分燃烧所需空气分两股自锅炉冷灰斗喷入炉膛,与斜向下喷入的主燃料射流强烈混合,充分利用冷灰斗的空间延长烟气停留时间,燃料在低温氧化区燃烧,抑制挥发分向氮氧化物的转化。上层燃料斜向上喷入形成还原区,将以生成的氮氧化物还原为N2,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锅炉装置。本发明可在基本不影响锅炉原来燃烧状况的条件下,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且易于对现有锅炉进行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1822987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53599.4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23/75 , B01J21/18 ,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碘化氢催化分解用活性炭的添加活性金属改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先将活性炭加入酸的水溶液中恒温搅拌,再以去离子水过滤洗涤,烘干备用;(2)根据金属负载量配制相应浓度的过渡金属盐溶液作为浸渍液;(3)将步骤(1)处理后的活性炭抽真空后立即投入前述浸渍液中,等量浸渍24h,然后烘干;(4)将步骤(3)中烘干后的活性炭置于气氛炉中,在保护气的保护下加热至400~1000℃后,保温,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改性活性炭。本发明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并直接将负载改性活性炭作为碘化氢催化分解中的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其在碘化氢催化分解中的催化性能,避免了贵金属的使用,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907383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51124.9
申请日:2010-08-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高效利用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褐煤脱水提质的带式传递干燥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由带式输送设备依次连接的进料预热室、干燥器和卸料冷却室,干燥器由一竖向的隔断分为空气预热室和干燥室两个部分,隔断上设通孔,空气预热室设风入口、干燥室设风出口;所述卸料冷却室设新风入口,卸料冷却室的风出口通过风管连接空气预热室的风入口,干燥室的风出口通过风管同时连接至进料预热室的风入口和空气预热室的风入口,进料预热室的风出口连接至煤粉分离系统。本发明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干燥工艺简单,初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常规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小,整个装置的管理和使用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