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源转换照明灯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83491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10377898.5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光源转换照明灯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灯座、灯罩、安装固定装置、主光源、辅助光源和电路装置,灯座含有主光源插座和辅助光源插座,主光源和辅助光源分别对应与主光源插座和辅助光源插座卡接或螺接;电路装置含有镇流启动装置和用于外接电源的火线、零线电极以及光源转换控制器,光源转换控制器包括降压抗干扰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稳压滤波电路、电压采样电路、集中控制电路、主光源控制执行电路和辅助光源控制执行电路。本发明通过光源转换控制器控制主、辅光源自动切换,保证照明不间断,解决了高强气体放电灯在热启动时重复打火影响灯的寿命以及出现故障时空载耗电问题,节约成本和能源。

    核电停堆断路器柜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64875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276618.X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电停堆断路器柜,第一开关柜中布置有断路器A1、断路器B1、断路器C1、断路器D1,第二开关柜中布置有断路器A2、断路器B2、断路器C2、断路器D2;断路器A1的进线端、断路器C1的进线端与棒电源系统的出线端连接,断路器A1的出线端与断路器B1的进线端连接,断路器C1的出线端与断路器D1的进线端连接,断路器B1的出线端与断路器D1的出线端连接后通过电缆与第二开关柜中断路器A2的进线端、断路器B2的进线端连接,断路器的A2的出线端与断路器C2的进线端连接,断路器B2的出线端与断路器D2的进线端连接,断路器C2的出线端、断路器D2的出线端并接后与棒驱动系统进线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保证核电停堆的可靠性及有效减小误动故障的产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紧固装置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83565U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20515231.2

    申请日:2012-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配电领域中的电缆桥架支撑结构,是一种新型紧固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安装效率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紧固装置,包括C型材、螺母、与螺母配合的螺钉、具有与螺钉配合的孔的搭接板;螺母嵌于C型材槽内,螺钉穿过搭接板与螺母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紧固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设置C型材和弹簧螺母,可以在不钻孔的情况下对工件进行紧固,操作简单,大大提高安装效率。

    一种热挤压马氏体不锈钢驱动杆用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16585085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2935178.3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挤压马氏体不锈钢驱动杆用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马氏不锈钢驱动杆在淬火工装中产生的刺激性油烟很难合理的处理的问题。一种热挤压马氏体不锈钢驱动杆用工装,包括:淬火箱,所述淬火箱为长方体箱体结构,所述淬火箱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在驱动杆淬火和冲洗过程中,弥漫在淬火箱内的刺激性油烟,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处理腔内,经过过滤层处理后被循环风机输送至箱外,大大降低了刺激性油烟弥散到箱外的情况发生,实现了一种可以及时的处理刺激性油烟的热挤压马氏体不锈钢驱动杆淬火工装,提高了驱动杆淬火工装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核级直流阀门电动装置试验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665571U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20525832.X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级直流阀门电动装置试验控制系统,包括试验控制台、核级直流阀门电动装置和扭矩加载机构,所述试验控制台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控制开关和指示灯,所述核级直流阀门电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检测模块相连并通过A/D转换模块与PLC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扭矩传感器输出端与PLC的输入端相连;所述PLC的输出端与控制开关相连,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核级直流阀门电动装置的控制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开关包括启、停开关,并励驱动开关,限流电阻驱动开关,行程驱动开关,力矩驱动开关。本实用新型可靠、安全、准确。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提高了试验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具备一些扩展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