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195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297444.1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源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大戟因子L3(Euphorbia Factor L3)在制备防治植物卵菌病害农药制剂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中的大戟因子L3是从药用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lris)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二萜醇酯类化合物,对多种植物病原卵菌具有抑菌活性,可与辅料结合制备成防治卵菌病害的农药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84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436654.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补骨脂素在防治植物细菌病害中的用途,属于植物源杀菌剂技术领域,公开了补骨脂素在防治植物细菌病害中的用途。该化合物可有效的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菌等黄单胞菌的生长,该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加工制成的植物源杀菌剂可用于防治黄单胞菌引起的植物细菌病害。使用该化合物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983843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710328521.3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61K36/9066 , A61P3/06 , A23L33/00 , A23L33/105 , A23L3/34 , A23L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是以人参、丹参、姜黄、昆布、碱蓬为原料制成的降脂药剂或辅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它由以下重量配比制成:人参2‑25份,丹参2‑25份,姜黄2‑15份,昆布2‑12份,碱蓬2‑12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合适的剂型用于降脂治疗或与功能性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合适的口服剂用于辅助降血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降脂效果明显,无任何毒副作用,经常服用起到保健健身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1532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610138008.3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源农药杀菌剂及其配制方法。该杀菌剂是由野甘菊全草经提取加工而成。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为:小白菊内酯5~20%以及水和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水乳剂,稀释后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病害。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对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玉米小斑病等多种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不污染环境,是一种适合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生物农药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15878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94110.0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首次公开了植物源化合物秦皮乙素在防治植物卵菌病害中的应用。试验证明,在离体条件下,秦皮乙素对辣椒疫霉、大豆疫霉、致病疫霉、烟草疫霉、瓜果腐霉、终极腐霉以及葡萄霜霉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活体试验结果也表明秦皮乙素对上述植物病原卵菌所引起的辣椒疫病、油菜猝倒病以及葡萄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卵菌病害的防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利用秦皮乙素防治卵菌病害对环境污染小,在作物上残留低,且对非靶标相对安全;2.利用秦皮乙素防治卵菌病害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缓解抗药性问题;3.秦皮乙素来源丰富,开发以秦皮乙素为主要成分的防治药剂成本相对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323537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0261240.5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源农药技术领域。首次以蓬莪术植物挥发油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辣椒疫病,初步研究了蓬莪术植物挥发油对辣椒疫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证明蓬莪术植物挥发油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萌发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活体条件下对辣椒疫病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效,可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蓬莪术植物挥发油防治辣椒疫病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低残留,对作物安全,对非靶标作物无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66072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10132440.1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源农用杀菌剂及其配制方法。该杀菌剂是由吴茱萸果实、果柄、果壳、叶经提取加工而成。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为:羟基吴茱萸碱6~10%、吴茱萸碱5~10%、吴茱萸次碱5~10%、去氢吴茱萸碱6~10%、双吴茱萸碱1~5%、吴茱萸庚碱1~5%、其他生物碱成分6~40%。将其加工制作成水乳剂,稀释后可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病害。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对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葡萄炭疽病等多种植物病害均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不污染环境,是一种适合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生物农药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55167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44872.9
申请日:2019-09-07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12N5/02 , C12N5/04 , C07C45/78 , C07C49/727 , C07D3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取获得巨大戟醇的续随子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续随子无菌苗的根部作为外植体,接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获得愈伤组织;2)愈伤组织切分成小块接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3)将愈伤组织夹碎接种到悬浮培养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4)悬浮培养更新培养液进行继代培养;5)收集悬浮细胞为原料,经分离制备可获得巨大戟醇和续随子二萜醇。应用本方法获得的续随子悬浮细胞增殖速度快,可稳定地从悬浮细胞中提取获得巨大戟醇和续随子二萜醇,为续随子规模化细胞培养及巨大戟醇生物合成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68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14222.8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和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的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菌农药中的用途。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生物碱化合物,结构如摘要附图所示,化学名为二氢水仙克拉辛-4-O-α-L-阿拉伯糖苷(dihydronarciclasine-4-O-α-L-arabinopyranoside)。其特征在于:以石蒜科植物为原料,甲醇、乙醇或含水醇类提取,过滤、浓缩至小体积,用水分散后经大孔树脂柱层析,收集30%醇洗脱部位,再经反复柱层析,柱层析填料为硅胶或反相硅胶,即得新生物碱。所述石蒜科植物为葱莲,石蒜,长筒石蒜和忽地笑。该化合物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抗菌效果显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杀菌剂复配,制成复配杀菌农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