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3012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99285.0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韧聚氨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溶液纺丝法制备,包括纺丝液配制、凝固浴配制、纺丝及后处理。其中,纺丝液配置采用混合溶剂法,将甲苯与聚氨酯良溶剂混溶得二元混合溶剂,然后将聚氨酯预聚体和填料粒子按一定质量比加入二元混合溶剂中,经机械搅拌均匀后真空脱泡,配制成固含量为15%的聚氨酯复合纤维纺丝液;纺丝液在湿法纺丝机中挤出,经凝固浴冷却成型,最后热处理得高韧聚氨酯复合纤维。本发明通过制备含有甲苯的混合溶剂,显著提高了填料粒子与聚氨酯的界面相容性,从而实现对聚氨酯的结构调控,制备出功能性良好的高韧聚氨酯复合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35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99503.0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有机粉体-聚氨酯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及力学性能的方法,其制备工艺包括聚氨酯复合溶液配制、凝固浴配制、聚氨酯复合溶液刮涂、相转化成型及干燥处理;该方法在不改变有机粉体-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前提下,采用由聚氨酯的不良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和极性低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剂配混的三元混合溶剂,使得未改性的有机粉体能够更好的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溶液中,既保留有机粉体粒子原有的特性,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制得的有机粉体-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应变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在纺织仿生、服用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1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0429502.0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Q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和防疏冰微纳结构层及超疏水和防疏冰材料,微纳结构层包括若干个依次排列的微纳凸起,每个所述微纳凸起的顶部为斜切结构。将该微纳结构层设置于基材上得到超疏水和防疏冰材料。还可选用斜切的微米纤维规模化制备超疏水和防疏冰织物。本发明通过在微纳凸起表面设置斜切结构,形成相比微纳凸起本身直径尺度更小的切面结构,构筑弧形纳米切点,此种结构的凸起紧密排列形成的高比表面积粗糙结构,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超疏水性和防疏冰性。为超疏水和防疏冰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构筑思路,一方面构造方法简单易操作,另一方面不会破坏材料本身功能性,且不存在磨损问题,因此实用性更强,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48553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465284.6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纤维增强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纳米粒子和无机纤维置于含偶联剂的溶液中,对无机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将聚氨酯树脂颗粒和表面改性的无机纤维置于二元溶剂的体系中得到无机纤维与聚氨酯树脂形成的共混纺丝液;最后通过湿法纺丝,纺丝细流经凝固、牵伸和热压处理得到无机纤维增强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二元溶剂中聚氨酯的特殊结构及纳米粒子改性的无机纤维的特殊结构,在纳米粒子、无机纤维和聚氨酯分子之间形成三元键合结构;并在聚氨酯基体与无机纤维之间构建稳定的微纳界面层,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0211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18846.5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电式自供能三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制备具有较高弹性和磁感应强度的磁性纤维,再将该磁性纤维与普通纤维编织成磁性层,并将导电纤维以圈状缝制于弹性织物的表面以得到弹性导电层;然后按照磁性层‑弹性导电层‑磁性层的层状顺序进行组合,并使磁性层在无外力作用下呈弧面,即可得到磁电式自供能三层织物。通过拉伸、收缩、拍打或拍打该三层织物,能够使位于上层和下层的磁性层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位于中间层的圈状导电纤维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实现了柔性传感织物的自供能,可以在不需要外部供电设备的条件下仅通过人体动作或外力产生足够的电信号变化,以用于传感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43404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370320.2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1F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纺丝原液的配置:将聚丙烯腈粉末溶于纺丝溶剂,搅拌均匀后得到聚丙烯腈溶液;将上述溶液经脱泡处理后作为外层溶液;S2,纤维制备:通过同轴纺丝法,以具有一定粘度的油为内层溶液、高温油浴为凝固浴,以一定的速度比将内外层溶液挤出,得到纺丝细流;接着使纺丝细流先经过空气段,再经过高温油浴,最后水洗;S3,预氧化处理:采用梯度升温模式进行预氧化;S4,碳化处理。本发明通过同轴纺丝法,以聚丙烯腈为原料,成分相同、粘度不同的油分别作为纤维的内层溶液和凝固浴,对原丝成丝工艺进行调控,有效改善了原丝表面的结构,最终制得结构致密、纤维强度高的聚丙烯腈基中空碳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16476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06773.1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B32B5/02 , B32B3/08 , B32B27/12 , B32B27/30 , B32B27/40 , B32B27/28 , B32B27/32 , B32B27/18 , B32B5/06 , B32B3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多层自供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经过预处理的弹性聚合物与磁性粒子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倒入模具中,经定型、磁化得到磁性层;将导电纤维以圈状缝制在纤维织物表面,得到纤维圈织物;然后将磁性层和纤维圈织物按照纤维圈织物‑磁性层‑纤维圈织物的层状顺序进行缝制,得到基于电磁感应的多层自供能织物。利用磁性层的压缩形变,使磁强度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磁性层的上下两层导电纤维圈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了电磁感应与柔性传感器件的结合,同时磁化处理保证了基于电磁感应的多层自供能织物能在发生形变时产生足够的电信号变化,以用于撞击、踩压、脉搏等人体或外界信号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8167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1357453.6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5/15 , D06M15/03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致发热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先将光致发热纳米材料负载到天然粉体上得到光致发热复合粉体,然后将光致发热复合粉体在增稠剂和粘合剂的作用下,通过浸轧的方式整理到纺织品上,制得具有光致光热功能的纺织品。天然粉体有助于光致发热纳米材料在纺织品表面的粘附和对光的吸收,提高纺织品的吸湿性和舒适性;光致发热纳米材料不仅使纺织品实现高效光热转化,且因为其强度和韧性好,可提高纺织品的强度、耐磨性和韧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方法制得的光致发热纺织品具有高效的光热转化效率和良好的使用性能,改善了传统发热纺织品的缺点;且工艺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18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0757285.3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1/42 , D06M11/38 , D06M13/432 , D06M13/355 , D06M15/03 , D06M16/00 , D06M101/20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抗菌抗病毒防护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对织物进行前处理,然后将织物依次浸渍铜源溶液、碱性溶液和还原溶液;最后再将织物置于溶剂中进行原位反应生成纳米氧化亚铜,反应温度为100℃~300℃,反应时间为5s~1800s。通过上述方式,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原位合成反应,使得织物上的溶剂在原位合成的溶剂中气化,产生瞬时高压,几秒内即可完成纳米氧化亚铜的合成,降温时,得到的纳米氧化亚铜颗粒固定在前处理形成在纤维表面的凹槽中,显著提高了纳米氧化亚铜颗粒与织物的结合牢度,保证了织物的长效抗菌抗病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74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512062.6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27/24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由醇类有机溶剂、水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而成的洗涤液对灯心草纤维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后的灯心草纤维依次进行碱化、羧甲基化处理,再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式与氧化石墨烯或者金属氧化物及g‑C3N4结合形成二元混合改性灯心草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利用灯心草内部天然、规则而均匀的三维网状孔道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可大大提高复合光催化剂的负载能力,从而对印染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以协同提高对印染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且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成本低廉、净化效率高,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