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2111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09198.3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B01J20/28047 , B01J20/28078 , B01J2220/4812 , C02F1/286 , C02F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酸钠/羟基磷灰石复合凝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羟基磷灰石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得到海藻酸钠/羟基磷灰石悬浮液;2)吸取步骤1)中得到的悬浮液,在超声分散辅助下,滴加到盛有交联剂的容器中,得到具有纳米孔结构的海藻酸纳/羟基磷灰石复合凝胶。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声化学超声空穴效应,得到具有纳米孔结构的海藻酸钠/羟基磷灰石复合凝胶,可提高其吸附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本发明的方法不需外加造孔剂,直接利用超声空穴效应产生的微小气泡赋予材料纳米孔结构,具有操作步骤简单,过程无污染,成本低廉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8435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29565.9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A61K47/32 , A61K47/02 , A61K31/65 , A61K3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聚丙烯酸-磷酸钙复合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磷盐水溶液迅速倒入到钙源的水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值,搅拌均匀,反应后离心洗涤得到沉淀物;2)将步骤1)所得的沉淀物重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并加入聚丙烯酸,经超声分散处理得到稳定的聚丙烯酸-磷酸钙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简单,原材料易得,生产工艺环保、安全,制备周期短,整个过程可在1小时内完成。聚丙烯酸-磷酸钙纳米复合药物载体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无毒副作用。可起到药物的装载和缓慢释放,避免药物短时间高浓度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428964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10019493.9
申请日:2006-06-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A61L27/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46 , A61L27/18 , A61L27/227 , A61L27/54 , A61L2300/252 , A61L2430/32 , C07K14/75 , C07K14/78 , C08L67/04
Abstract: 一种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由β-磷酸三钙颗粒和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两相均匀分散混合组成,两者重量比为1∶10~1∶100。其制法为:先将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与GRGDY短肽(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序列)进行聚合反应,生成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再将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与β-磷酸三钙颗粒复合即可。该材料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亲和性,又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还可以避免组织无菌性坏死,可作为神经导管或多孔骨支架材料,用于神经组织及骨组织缺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1249280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47195.X
申请日:2008-03-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纯镁表面制备磷灰石涂层的方法。其具体方案是对打磨清洗过的纯镁基片采用酸碱两步法进行表面活化处理,然后浸入CaCl2和K2HPO4溶液中对其进行预钙化处理,使纯镁表面形成一层无定形的磷酸钙,再将该纯镁基片置于钙磷饱和溶液中一定时间后,其表面就会形成一层均匀的磷灰石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966097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10125136.0
申请日:2006-11-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核/壳型聚氨酯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磁性复合微球的核为无机磁性微粒,壳为聚氨酯,直径达800微米。其制法是先在磁性无机物微粉表面接枝-NH、-NH2基团,然后在接枝后的磁性无机物颗粒存在下,原位预聚合合成聚氨酯预聚物,最后预聚物在含分散剂的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油/水悬浮体系,悬浮聚合形成磁性无机物/聚氨酯磁性复合微球。本复合微球具有X光显影性、高磁响应性和聚氨酯高分子的低密度、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优点。可以通过磁性无机粒子的含量控制复合微球密度和磁性能。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控制,微球质量好。本磁性复合微球应用于制备血管栓塞材料和药物载体材料,并可应用在细胞分离、固定化酶和免疫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872355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610019493.9
申请日:2006-06-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A61L27/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46 , A61L27/18 , A61L27/227 , A61L27/54 , A61L2300/252 , A61L2430/32 , C07K14/75 , C07K14/78 , C08L67/04
Abstract: 一种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由β-磷酸三钙颗粒和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两相组成,β-磷酸三钙颗粒均匀分散在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基体中,两者重量比为1∶10~1∶100。其制备方法是:先将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与GRGDY短肽(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序列)进行聚合反应,生成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再将RGD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L-乳酸)与β-磷酸三钙颗粒复合即可。该复合材料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亲和性,又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还可以避免组织无菌性坏死,可作为神经导管或多孔骨支架材料,用于神经组织及骨组织缺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654318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18105.0
申请日:2005-01-0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1B25/32 , C04B35/447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超声波诱导牛血清白蛋白模板法制备棒状羟基磷灰石。这种羟基磷灰石粉体是长棒状六方棱晶或长棒状晶束,直径为0.5μm~1μm,长度为3μm~6μm。采用超声波诱导法和牛血清白蛋白模板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制备前驱体,并采用冷冻干燥法干燥前驱体,干燥后的前驱体在700℃焙烧1小时,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棒状羟基磷灰石。本发明的棒状羟基磷灰石晶体粉体可以应用于制备生物陶瓷,制备材料表面涂层和制备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9907C
公开(公告)日:2005-05-04
申请号:CN02154183.3
申请日:2002-12-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5/64 , A61L2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常压低温下烧结高性能氧化铝生物陶瓷的工艺。采用本发明方法时,首先按料水比为1∶3配制α-Al2O3悬浊液,按浓度为1mol/L配制MgO-ZrO2(Y2O3)的混合溶液,按MgO-ZrO2(Y2O3)复合添加剂重量百分含量为4%,用氨水进行沉淀包裹法混料并在超声波作用下均化分散;然后将沉淀包裹物用无水乙醇脱水并烘干,碾细混匀后在1280℃煅烧得氧化铝粉料,在粉料中加入粘接剂,200MPa冷等静压成型;最后在1150℃预烧后进行粗加工,常压、1600℃保温2.5小时烧结,得到氧化铝陶瓷。本方法具有在常压低温下烧结氧化铝生物陶瓷,并且材料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586416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60800.9
申请日:2004-09-0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吸收复合接骨板及制备方法。适合口腔骨折固定的可吸收复合接骨板,其特征是:它由聚D,L乳酸和羟基磷灰石组成,聚D,L乳酸的分子量为5~15万,其重量占复合材料总重量的70~95%;羟基磷灰石的粒度为5~70微米,其重量为复合材料总重量的5~30%。其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为口腔颌面骨折或颌面部组织功能改变进行接骨定位和固定手术治疗的需要,提供了一种可吸收复合接骨材料及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431165A
公开(公告)日:2003-07-23
申请号:CN02154182.5
申请日:2002-12-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35/447 , C04B35/64 , A61L2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片状解理晶粒结构的β-TCP生物陶瓷粉末的制备工艺。采用本发明方法时,首先按摩尔比为2∶1称取计算量的二水磷酸氢钙和碳酸钙,混匀后在电炉中加热升温到930℃,保温3小时;然后将粉末取出,直接用液氮急冷,再将其放入930℃的炉中急热,随炉自然冷却;最后将粉末置于原始Ringer液中37℃恒温浸泡7天,取出干燥,得到的粉末主晶相为β-TCP,单晶粒具有片状解理结构。本方法具有促使晶粒发生解理从而有利于β-TCP生物材料在人体内降解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