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498075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620518.6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C01B4/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流量氘、氦气体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2),壳体(2)为双开口的T字通道结构,壳体(2)内T字型的垂直方向封装有制冷机(1),壳体(2)内T字型的水平方向内设有冷凝板(4),端口设有障板(5),上端设有上辐射屏(6),障板(5)与制冷机(1)的一级冷头连接,冷凝板(4)与二级冷头连接,下辐射屏(3)套装在制冷机(1)上。所述的冷凝板(4)采用多片非直线流导结构,冷凝板(4)上设有控温组件(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低温冷凝板把所通过微流量残余气体中的氘气冷凝,而对氦气又不产生吸附作用以达到氘、氦混合气体分离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251657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503055.1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21B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聚变真空检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核聚变反应装置的真空氦检漏工具,该真空氦检漏工具包括主抽气系统、前级抽气系统、氦质谱检漏仪、主抽气支路、粗真空抽气支路和前级抽气支路;主抽气系统包括若干个主抽气支路,前级抽气系统包括粗真空抽气支路和若干个前级抽气支路,氦质谱检漏仪与前级抽气支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的查找出聚变反应装置真空室上出现的微小漏气点,防止微小漏气点影响聚变装置正常的等离子体放电实验,造成聚变装置停止运行,对聚变装置周围的真空设备及诊断设备造成物理性破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980218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22154101.5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21B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聚变堆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的破碎弹丸注入器它通过破碎弹丸注入,实现等离子体破裂缓解。它包括双撞击管,诊断控制系统,送气系统,制丸系统和真空扩散系统。所述的诊断控制系统与送气系统和真空扩散系统连接,送气系统与制丸系统连接,双撞击管连接诊断控制系统。所述的双撞击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能有效制作大量破碎弹丸并注入到等离子中,从而实现等离子体破裂缓解。
-
公开(公告)号:CN207608590U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21590449.3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C21D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聚变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托卡马克真空室壳体曲面的固溶处理工装。本装置包括有支撑主体和弧形压板,多个横向支撑板通过中间纵向支撑板上预先加工出的安装槽定位后与各纵向支撑板焊接成一个整体,左侧纵向支撑板和右侧纵向支撑板上焊接有若干对压板卡箍和加强筋板,各纵向支撑板上端正对于弧形压板的位置处开有U型槽,中间纵向支撑板的支撑弧面中间位置的侧面焊接有一块曲面连接过渡板,左侧纵向支撑板和右侧纵向支撑板上都开有两对起吊孔。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大型托卡马克真空室壳体曲面的固溶变形,可在固溶热处理的苛刻条件下多次重复使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节约生产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62058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621424936.8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B21D3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聚变真空室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聚变真空室壳体冷成型模具,包括固定板、垂直设于固定板两端的安装挡板a和挡板b,还包括设于挡板a和挡板b之间若干个竖板,相邻竖板之间设有若干横板,所述的横板和竖板呈网格状分布,所述的竖板上缘为曲线,所述的竖板和横板上缘与设于上方的面板下表面紧密贴合。竖板的数量能满足压制时整个结构受力均匀,不会出现某一位置受力集中或无法受力的情况;通过竖板压制面板,且面板和竖板可拆卸,方便前期试模、过程中修模;最终上下模具合模一次成型。这种模具结构简单,避免了大量的机械加工过程,节约了制造周期和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733478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20861394.0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21B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核聚变真空系统强力吸气混合丝。包括:钨丝、钼丝、钛丝、连接紧固螺管、陶瓷金属绝缘固定螺栓、膜的生成载体。陶瓷金属绝缘固定螺栓是焊接在膜的生成载体上,在陶瓷金属绝缘固定螺栓两端分别接有连接紧固螺管。混合丝工作时,先给真空室内的钛混合丝加电流预热,预热电流为50—70安培,时间长为3—5分钟,然后再给钛混合丝加上加热电流在130—150安培,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在这过程中钛混合丝上温度可达900℃以上,这时钛混合丝就进入了一个升华过程,金属钛升华后就吸附在膜的生成载体上,这样就在膜的生成载体上形成了上述所说的强力抽气金属钛膜。本实用新型室温下性质稳定、不易燃烧爆炸、易于加工成形及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203573944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620485.5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核聚变装置真空室器壁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核聚变装置的移动式射频辉光电极,它包括螺旋式射频电极、伸缩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上设有螺旋式射频电极。其优点是,射频电极采用碟形波纹管运动机构进行驱动,可根据实验要求方便快速调整电极位置。螺旋式结构电极工作在高频交变电场作用下,增加了电子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的几率增加,对清除真空室器壁表面的低质量数杂质效率更高。电极冷却采用了水冷结构,降低了电极因长时间使用发生变形的几率。提高了该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51657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466226.8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21B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聚变真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聚变装置的真空抽气装置,该装置包括管道水冷却结构组件、多角度波纹管补偿结构组件、真空测量接口、抽气管道、密封法兰一和密封法兰二,其中密封法兰一连接在抽气管道的一端,真空测量接口、管道水冷却结构组件和多角度波纹管补偿结构组件向后依次固定连接在抽气管道的外壁上,抽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密封法兰二。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真空室在高温烘烤时由于热传导及热辐射引起真空抽气设备因密封面材料老化、失效造成真空设备漏气损坏,能够对因真空室窗口法兰及连接管道因焊接变形引起的径向,横向、极向的角度偏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补偿修正,满足后端连接设备安装精度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51657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462408.8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受控核聚变等离子体密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混合冰冻弹丸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枪管、冻结装置、快阀、排气管和加热丝;枪管的外壁中部固定环套有冻结装置,枪管的外壁上还环套有若干个加热丝,环套在枪管上的若干个加热丝以冻结装置为中心位置对称设置;冻结装置的外壁上也设置有加热丝;快阀通过排气管与枪管其中一端的端口相连接。本装置制备的混合冰冻弹丸可对聚变堆中等离子体破裂起到缓解作用,本制备方法采用原位冷凝原理,将混合冰冻弹丸注入实现更深沉的粒子沉积,实现等离子体密度更高,能量辐射更大的技术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782321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21461081.6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
IPC: B65D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容器夹层结构。包括内壁,外壁,内壁和外壁构成了中间真空夹层结构,夹层中设置有加强筋和小挡板,所述夹层结构分为外弧段夹层和内直段夹层,再真空夹层结构的外弧段夹层纵向排列5根加强筋。本实用新型采用并联式流道结构解决了塞焊缝隙造成的流体串流问题;在中平面处布置加强筋,可以增加流道长度,加强流体与器壁的热量交换效果,合适的塞焊缝隙还有利于夹层上端区域排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