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读出光学传感器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2448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138819.9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文龙 陈沁 李宝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读出光学传感器,包括背金属电极层、半导体层、金属或类金属层;所述半导体层为主体部分,分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形成光栅;所述背金属电极层覆盖于半导体层第二表面;所述金属或类金属层覆盖于半导体层第一表面,组成光电管,用于宽波长范围高线性度光电流信号的产生;本发明构建窄带光吸收的光学传感结构与宽波长范围光电转换结构的直接集成,通过光电流的输出方式来实现便携式高精度的光学传感能力。

    基于锥形光纤的大规模光热颗粒聚集和迁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056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93624.7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辛洪宝 李宝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锥形光纤的大规模光热颗粒聚集和迁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锥形光纤的制作、悬浮液的配备、锥形光纤和实验装置的安装、颗粒或细胞的聚集以及高效迁移;本发明所使用的装置简单、试验过程方便、易操作,对于微纳颗粒或细胞的聚集与迁移效率高,对微纳颗粒或细胞无损伤,易用广泛。

    一种用于红细胞可控旋转和变形的双光纤光镊的光控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708529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124664.2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红细胞可控旋转和变形的双光纤光镊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为通过熔融拉锥法制备双光纤光镊,并在末端具有渐变的锥形结构。通过本发明利用双锥形光纤光镊的出射激光同时实现人体红细胞的可控旋转,包括绕x轴,z轴及多元化的旋转操控。本发明还实现了单细胞及多细胞的光控变形。

    一种纳米像素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99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61518.4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像素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像素点包括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的核为氨基化的全介质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的壳为电致变色导电聚合物;所述全介质纳米颗粒包括硅纳米颗粒、锗纳米颗粒、碲纳米颗粒、砷化镓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首次将纳米的导电聚合物包覆全介质纳米颗粒作为纳米像素点,并通过光镊系统精准操控进行纳米像素点的图案化排布,再通过电化学手段多路调控其光学响应,刷新速度快,对比度高,能耗低,无热效应。所制备的微显示器件在高度集成的光电调控、显示器件或高密度信息编码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ZIF-8包覆表面等离激元氧化钨的表面增强拉曼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75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95644.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SERS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ZIF‑8包覆表面等离激元氧化钨的表面增强拉曼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溶剂热法制备氧空位掺杂的等离激元WO3‑x纳米线,再利用静电自组装制备ZIF‑8包覆WO3‑x的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作为拉曼探针用于4'‑巯基联苯腈分子的探测,一方面,充分利用MOF的分子吸附能力,有效富集目标分子,同时通过等离激元WO3‑x的的强局域场显著放大目标分子的拉曼信号,进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灵敏探测;第二方面,利用MOF的结构特性形成电子传输通道,促进WO3‑x热电子转移,进而高效催化降解吸附分子,实现探针的绿色自清洁和重复利用。

    一种基于微纳米马达的运输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67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28425.2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米马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纳米马达的运输方法及其应用。该运输方法为非接触式,包括以下步骤:(1)在含有待运输物的溶液中加入运动方式为转动的光驱动微纳米马达;(2)采用光势阱驱动所述光驱动微纳米马达在设定位置旋转,使所述待运输物的周围溶液产生设定流场,从而非接触式地带动所述待运输物向目标位置移动。本发明通过光势阱驱动微纳米马达旋转的方式,能非接触性地实现对待运输物的定向运输,尤其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的药物递送。

    双向传输纳米颗粒和细胞的光纤探针、系统、生物传送带及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294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1219435.4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向传输纳米颗粒和细胞的光纤探针、系统、生物传送带及传输方法,属于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纳米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双向传输纳米颗粒和细胞的光纤探针前端的外周面为抛物线型,且所述光纤探针的前端一体拉伸有圆柱形尖端。本发明所述光纤探针能够基于自然细胞组装形成的生物传送带,实现对纳米颗粒和生物细胞的双向传输,克服以往方案应用于生物系统的痛点,同时还有望应用于活体血管之中。本发明仅使用两根光纤探针,避免了复杂的材料制备和系统集成。

    一种基于扫描式光镊的纳米颗粒筛选与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2011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06135.X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扫描式光镊的纳米颗粒筛选与分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器、集成声光偏转器AOD、扩束镜、二向色镜、显微镜、样品室、照明光源、反射镜、聚光镜和CCD相机;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束依次经过所述AOD调制、所述扩束镜扩束、所述二向色镜耦合垂直射入倒置的所述显微镜中,经所述倒置的显微镜聚焦到样品室中;所述倒置的显微镜上方设置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透过所述倒置的显微镜和所述二向色镜,经过所述反射镜反射和所述聚光镜会聚到CCD相机中。本发明中的上述装置无需依赖制作出其他微型器件,只要基于扫描光镊且仅需要改变扫描频率便可实现双向分选。

    单个纳米颗粒光散射电调控天线及制备、电调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34880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833983.X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个纳米颗粒光散射电调控天线及制备、电调控的方法,利用飞秒液相激光熔蚀单晶硅片制备出了尺寸不同的Si纳米颗粒,再利用无掩模光刻和聚焦离子束刻蚀结合,制备出叉指电极,然后通过Si纳米颗粒的自组装技术,将Si纳米颗粒搭载在两叉指电极中间,形成电调控天线,通过在两叉指电极两端施加电压,便可测得单个Si纳米颗粒光散射的变化。本发明制备方法能够简易快速地制备Si纳米颗粒并实现电调控天线的自组装,所制备的Si纳米颗粒电调控天线具有纳米尺度,集成多个单个Si纳米颗粒,采用该Si纳米颗粒电调控天线能对单个Si纳米颗粒光散射进行精确的调控,该调控方法能够引起光学响应的明显变化,调控幅度更大。

    一种量子等离激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7929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43059.3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等离激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耦合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等离激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银纳米线水溶液和CdSe-ZnS量子点水溶液混合后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溶液;在真空条件下,将所述混合溶液在基底上进行旋涂处理,得到量子等离激元材料。本发明以银纳米线作为等离子体波导,以CdSe-ZnS量子点作为量子发射器,构建了一种新的量子等离激元体系,而且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等离激元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旋涂技术,将量子点均匀分布在银纳米线上,得到了一种新的量子等离激元体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量子等离激元材料制备方法复杂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