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5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53238.0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M13/04 , G01M13/045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云边协同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数字孪生状态监测方法,包括:获取井下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运行数据;将运行数据传输至边缘设备和云端中心服务器;在云端中心服务器中构建几何模型和三维仿真模型,在边缘设备构建故障诊断模型,利用几何模型、三维仿真模型和故障诊断模型构成数字孪生体;结合实测数据,实时更新数字孪生体中的三维仿真模型,并利用增量学习,实时更新数字孪生体中的故障诊断模型,利用故障诊断模型判别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基于云边协同算法分配计算资源,实现数字孪生体快速计算,提高数字孪生体的虚实交互能力,最终实现基于数字孪生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状态监测、预警及可视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329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72602.3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能式带式输送机滚筒包胶磨损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自供电装置、能量管理装置、动平衡装置、磨损定量检测装置和磨损定性检测装置,其中自供电装置安装在包胶滚筒一个端面上,利用包胶滚筒的自转产生电能,为系统自供电,无需外部供电或电池供电且可储存富余电能。能量管理装置与磨损定量检测装置及磨损定性检测装置形成电回路,为二者供电。磨损定性检测装置预埋于包胶层内,通过定性检测导线的磨断,使电路电流减小,然后传入到磨损定量装置中转换成电压值,通过电压值表征其实时磨损量,并可实现磨损检测分辨率的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692353.6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L1/22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限传感器的矿用电铲动臂应力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矿用电铲智能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局监测难度大、有限元仿真耗时长、难以实现实时应力状态监测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监测系统:包括感知测量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计算模块和显示屏模块;监测方法:S1、传感数据采集,S2:构建应力感知数据库,S3:构建应力状态监测模型,S4:应力状态监测模型轻量化,S5:应力状态监测,S6:可视化与预警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取iAE‑CNN网络,能够基于有限的传感器实现对矿用电铲动臂应力三维分布状态的监测,对动臂应力状态监测模型进行网络稀疏化处理,实现应力状态监测模型的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9616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71391.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小样本噪声数据的刀具磨损软测量方法,基于Zigbee无线通讯方式采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轴三向切削力以及振动信号等特征信息;分别从其时域和频域提取特征进行融合,建立基于多层次加权自编码器网络的刀具磨损鲁棒软测量模型,结合欧式距离函数和相似距离函数改进损失函数,搭建基于无监督预训练和有监督微调的半监督训练框架;接着,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对刀具磨损软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性评估;最后,将计算任务卸载至边缘计算处理器,利用边缘计算实现对刀具磨损状态的实时预警。本发明实现了在小样本、噪声数据下的刀具磨损软测量,算法对磨损样本量依赖程度低、对传感器噪声信号鲁棒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430468.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螺栓松动状态的网络化监测系统,包括上位机和无线传感器检测系统,所述无线传感器检测系统由多个检测节点构成,所述检测节点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能量管理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采集检测电路的电压值,并将所述电压值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电压值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通过对比电压值的变化,判断螺栓的松动状态,所述能量管理模块用于为所述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提供电源支持。本发明可以更好的为煤矿深井工作环境和人员安全问题提供更大帮助;实用方便,通过检测节点的电信号变化即可实现螺栓松动的准确检测,实现方式简单,可靠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676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18114.3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复杂作业场景光‑热复合视觉巡检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云台、相机、充电模组、感知模块、电气控制系统和行走轨道,行走机构通过行走轮、导向轮、压紧轮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行走轨道上运行;云台作为安装相机系统的平台,能够通过俯仰、旋转控制相机系统中的高清摄像头进行不同角度和方向的拍摄,增加态势感知范围;相机系统包括雨刷、高清摄像头、红外热像仪;感知模块包括激光粉尘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本装置利用可见光与红外视觉来协同感知井下掘‑采‑运等工作场景的全息状态,并挖掘相关信息以掌握井下作业生产态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17702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44601.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4N23/11 , H04N23/51 , H04N23/55 , H04N23/611 , H04N23/6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响尾蛇复眼布局的双光谱融合视觉感知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防爆外壳、可见光机芯模组、红外机芯模组、电控装置和除尘装置,防爆外壳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前端面上的防爆镜片,防爆镜片包括两个可见光防爆镜片和两个红外光防爆镜片。可见光机芯模组为两个,对称布置于壳体内的上部,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可水平旋转一定角度,红外机芯模组为两个,对称布置于壳体内的下部,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可水平旋转一定角度。本系统通过两种机芯镜头单独及共同工作,可在矿井等复杂场景的低能见度、高粉尘环境下对采掘等现场作业人员及设备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9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50915.6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3/38 , G01V3/08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T17/00 , G06N3/084 , G06N3/045 , G06N3/09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随掘超前探测异常体定位与辨识方法,以异常体的位置坐标、电阻率、体积等物理参数作为异常体的描述特征,运用深度学习方法高效学习能力,实现掘进前方异常体的辨识。该方法首先运用采集测量电极的电位值,然后与光纤电流传感器测得的场源电流组合作为输入量,送入DNN网络预测掘进前方异常体的物理参数,实现随掘进超前探测异常体的定位与识别。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出现的局部极值小、依赖初始模型的问题,为随掘超前探测异常体的定位与辨识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85121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01888.1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救援机器人及其定位通讯方法,包括履带式防爆机器人本体、多自由度机械臂伺服抓取系统和中继模块释放回收机构,所述履带式防爆机器人本体底端的两侧安装有履带底盘,所述履带式防爆机器人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多自由度机械臂伺服抓取系统,所述履带式防爆机器人本体后壁设置有用于测量精确位姿的环境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履带式防爆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电气设备隔爆腔,且电气设备隔爆腔内部设置有主动释放的中继模块释放回收机构;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无线定位通讯中继模块利用多自由度机械臂伺服抓取系统抓取回收,而利用中继模块释放回收机构进行释放,实现了无线定位通讯中继模块中的全自动释放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368159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94984.X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机器人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属于自重构模块化机器人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公对接端,其一端面中部凸起形成有卡接头,同一端面边部形成有限位凸起;母对接端,其与公对接端配合,母对接端中部贯穿形成空腔结构,一端面边部对应限位凸起位置处形成有限位凹槽;对接转盘,其转动连接于母对接端的空腔结构中,对接转盘内形成有卡接腔,公对接端的卡接头伸入卡接腔后,对接转盘转动完成卡接;传动机构,其与对接转盘传动连接,驱动对接转盘转动。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有效减少了对接装置的空间占用,提高了模块化机器人在狭小空间的适用范围,对接后的限位稳定可靠,且对定位精度要求低,对接过程中容错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