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97284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148550.0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码电可调宽带轨道角动量模式可重构天线,包括四个呈圆阵列排布的天线单元,每个天线单元均包括超表面阵列单元、驱动贴片单元和馈电网络单元;超表面阵列单元焊接在上介质基片上,驱动贴片单元焊接在中介质基片上,接地金属层焊接在下介质基片的上表面,馈电网络单元焊接在下介质基片的下表面,四个馈电网络单元组成馈电网络层。本发明的整个天线主要是金属层和金属化通孔工艺,整个结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且易于集成;该天线具有不同模式数的轨道角动量,并且各个模式之间可以通过可编程单元编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11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0222251.3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天线的二次谐波极化状态调控方法,涉及非线性光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纳米天线进行周期性排列,构成具备三重旋转对称特性的纳米天线阵列;通过电流连续性方程连接麦克斯韦方程和流体动力学方程;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麦克斯韦方程和流体动力学方程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离散;通过离散后的麦克斯韦方程和流体动力学方程对纳米天线阵列进行仿真,得到非线性频率响应,根据响应结果对纳米天线阵列的二次谐波的极化状态进行调控。本发明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自洽联合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和流体动力学方程对纳米天线阵列进行仿真,实现了对纳米天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96168.9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正交电偶极子的毫米波圆极化天线,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天线包括在垂直方向上中心对齐的天线辐射结构和微带耦合缝隙馈电结构;天线辐射结构中的第一条形贴片和第二条形贴片分别位于第一介质基板上下面且相互正交,达到生成圆极化波的一必要条件;第一条形贴片和第二条形贴片的中部均开设有缝隙,达到生成圆极化波的另一必要条件;微带耦合缝隙馈电结构中上下重合的第二介质基板和第三介质基板夹持一金属地层,在金属地层的中心处开设有蝶形缝隙,金属地层与第三介质基板底面的微带馈线连接;通过微带馈线、金属地层和蝶形缝隙对天线辐射结构进行馈电,能够产生频带宽且极化性能强的圆极化波。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6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307833.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型化超低频天线,包括:上层正负电极、中层正负电极和下层正负电极、聚偏氟乙烯柱;其中,所述聚偏氟乙烯柱分别与上层正负电极、中层正负电极和下层正负电极连接;所述聚偏氟乙烯柱上涂镀应力电磁转换材料层;所述上层正负电极、中层正负电极和下层正负电极通过电压驱使聚偏氟乙烯柱产生偏转力,在偏转力的作用下促使应力电磁转换材料层辐射电磁波,并进行辐射。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多频带、极化可控超低频天线,且可以安装在无人机上实现空海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1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22251.3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天线的二次谐波极化状态调控方法,涉及非线性光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纳米天线进行周期性排列,构成具备三重旋转对称特性的纳米天线阵列;通过电流连续性方程连接麦克斯韦方程和流体动力学方程;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麦克斯韦方程和流体动力学方程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离散;通过离散后的麦克斯韦方程和流体动力学方程对纳米天线阵列进行仿真,得到非线性频率响应,根据响应结果对纳米天线阵列的二次谐波的极化状态进行调控。本发明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自洽联合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和流体动力学方程对纳米天线阵列进行仿真,实现了对纳米天线的产生的二次谐波的旋性进行有效的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11676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16237.1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CZIF‑67‑CNTs的制备方法和应用,ZIF‑67是一种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将制备的CZIF‑67与碳纳米管(CNTs)混合,通过简单的真空抽滤工艺,即可直接用作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正极。其应用于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时,在0.2A g‑1的电流密度下提供了103.3F g‑1的优异比电容,当功率密度为32.3W kg‑1时能量密度高达150Wh kg‑1。本发明的正极材料还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2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高达74%。
-
公开(公告)号:CN11478122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53158.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亚网格和单步ADI‑FDTD的电磁场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单步ADI‑FDTD、亚网格、FDTD,通过设置吸收边界条件、周期边界条件、总场边界条件、散射场边界条件,构建电磁场仿真模型,其中,电磁场仿真模型用于通过选取探测点和探测面,获取仿真区域的反射场和透射场的电场的时域波形图,以及仿真区域的频域信息,对电磁场进行仿真;相对于传统的FDTD算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节省39.28%的内存,并且可以节省98.01%的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62434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40220.2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J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超材料表面的全介质太赫兹传感器,属于传感器制造技术领域,该传感器包括敏感元件以及与其相连接的热敏电路,所述敏感元件由掺杂导电材料的圆柱半导体构成,用以改变圆柱半导体的电导率,进而可以吸收太赫兹波段的电磁波;本发明基于超材料表面的全介质太赫兹传感器,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所用介质为掺杂的半导体,半导体低产生的热量也很低,因而对周围器件产生的影响很低,并且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6875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23204.5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问题确定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电磁问题确定方法,仅需在SFDTD(4,4)算法的迭代求解过程中加入滤波操作便可实现SFDTD(4,4)算法稳定性条件的扩展,开发出具有高稳定度的SF‑SFDTD(4,4)方法,进而在保持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时域数值算法的计算效率,同时提供的SF‑DTD(4,4)方法可为其它具有高稳定性的时域数值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并且,本发明将提供的SF‑SFDTD(4,4)方法与现有的FDTD(2,2)方法相结合,开发出混合亚网格技术,能够实现计算区域的多尺度网格剖分,避免计算区域的统一网格剖分,进而在降低计算内存占用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