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元件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3259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80094707.4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示元件在平坦化膜(5)的上侧具备:线状的多个堤(W1~W4);线状的多个活性层(Fr·Fg·Fb),各自形成在相邻的堤之间;以及上部透明电极(Kr·Kg·Kb),其形成在各活性层上,在各堤中形成有切口(CL),切口(CL)的以平坦化膜为基准的高度局部变小,相邻的活性层中的一个活性层上形成的上部透明电极(Kr)与另一个活性层上形成的上部透明电极(Kg)经由形成于切口内的导通电极(DS)电连接。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6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880100334.2

    申请日:2018-12-27

    Inventor: 浅冈康 镰田豪

    Abstract: 光吸收构件(1)包含第一二向色性色素(2)以及第二二向色性色素(3),第一二向色性色素(2)的吸收峰值波长位于第一发光层(5BH)的第一发光峰值波长与第二发光层(5GH)的第二发光峰值波长之间,第二二向色性色素(3)的吸收峰值波长位于第二发光层(5GH)的第二发光峰值波长与第三发光层(5RH)的第三发光峰值波长之间,第一二向色性色素(2)的分子的吸收轴方向以及第二二向色性色素(3)的分子的吸收轴方向与第一电极(6)的法线方向(HL)所形成角度在70度以上且90度以下。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233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80097369.7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作为对象层的空穴传输层(41)的一部分区域(71)形成在多个下部电极(3)与分隔壁(5)之间,以至少夹着倒锥形部(22)中的对象层的非形成部分和对象层比多个下部电极(3)上薄的区域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式,具有第一部分(72)和第二部分(73)。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869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80091230.X

    申请日:2018-03-22

    Inventor: 浅冈康 青森繁

    Abstract: 显示设备(2)具有发光元件层(5),所述发光元件层(5)具备阳极(22)、阴极(25)以及夹持于所述阳极(22)和阴极(25)的量子点发光层,所述量子点发光层至少包括量子点和纳米纤维。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喷墨涂布至少含有量子点和纳米纤维的胶体溶液来形成量子点发光层的方法。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01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80107595.4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的工序a);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之上形成第一发光层的工序b);在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发光层之上形成感光性树脂层的工序c);对所述感光性树脂层图案化以形成感光性树脂图案的工序d),该感光性树脂图案具备构成为构造物的构造物部分且形成有配置在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上的开口,所述构造物具有边缘盖部分以及像素边界部中的至少一方;在开口下部分以及所述感光性树脂图案之上形成发光材料层的工序e),该开口下部分为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且形成在所述开口之下;以及工序f),在此工序中,残留所述构造物,并将作为所述感光性树脂图案的一部分的第一被剥离部分和作为所述发光材料层的一部分的第二被剥离部分剥离,以形成配置在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上的第二发光层。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0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80097118.7

    申请日:2018-09-07

    Inventor: 浅冈康 青森繁

    Abstract: 具备:有机绝缘膜(PF),其具有形成有倾斜面(15r)的接触孔(Hr);像素电极(PEr),其沿着接触孔(Hr)的倾斜面(15r)和有机绝缘膜(PF)形成;像素内布线(SHr),其在接触孔(Hr)内将像素电极(PEr)与TFT(11r)接合;发光层(EMr),其以覆盖像素电极(PEr)的方式形成于有机绝缘膜(PF)上;发光层(EMB),其至少在接触孔(Hr)的倾斜面(15r)上以与发光层(EMr)重叠的方式形成;公共电极(E),其与像素电极(PEr)对应地形成于发光层(EMr)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