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孪生体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996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1019960.3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具体为适应孪生体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本发明提方法包括创建孪生体的唯一身份标识,基于每个孪生体的唯一身份标识进行孪生体身份密钥验证;实现不同身份的孪生体访问对应权限的数据内容;对传输的孪生体数据内容进行加密,以及对加密数据内容的密钥加密;对获取到的加密密钥和加密数据内容进行解密;将孪生体作为数据存储节点转发数据包。本发明的适应孪生体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的设定关于孪生体应用的安全规则和应用数据的访问策略,实现孪生体身份的认证以及数据传输过程的机密性、完整性和高效性。

    一种基于光切显微镜的晶圆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58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30568.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王伟 徐敏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晶圆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切显微镜的晶圆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初始化晶圆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参数,然后通过晶圆表面缺陷检测系统装载、测量待测晶圆,并根据采集的测量数据对待测晶圆进行表面重构,输出晶圆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采用所述晶圆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对晶圆表面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缺陷检测,并可得到晶圆被测表面的三维轮廓图及缺陷形貌及其坐标,方便后期对晶圆缺陷的清洁、位置标定或进一步精细测量处理。本发明不仅缩减检测时间,从而间接提高了晶圆制造工艺的流通速度,而且可以快速的得到缺陷的高精度信息,对查找晶圆产生缺陷的原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有效提高产品良率。

    一种高频驻波振幅分布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106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685221.X

    申请日:2019-07-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密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滑表面元件高频谐振驻波振幅分布的测量方法。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构建偏折测量系统,将相机和投影屏幕对被测元件左右对称放置;投影显示圆斑图样,用相机测量高频振动元件反射形成的模糊特征斑;采用差分算子识别特征斑的边界,拟合得到圆斑偏斜距离;基于标定获得的系统几何参数,计算被测表面各部分的法向偏转量;最后重构积分得到驻波振幅分布。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以测量元件局部区域的驻波振幅分布,对于元件振动机理与特性分析、元件谐振性能保障有重要意义。

    一种面向超薄光学零件吸取的真空吸盘

    公开(公告)号:CN1127470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51295.4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王伟 周冠宇 徐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超薄光学零件吸取的真空吸盘,包括:真空通路部,呈圆盘状,具有设置在内部的真空腔、设置在真空腔上表面的通过圆心且沿直径方向均匀设置的第一贯通圆孔以及在设置在真空腔下表面中心的第二贯通圆孔;橡胶吸附部,设置在真空通路部的上方,呈圆盘状,具有环形槽以及设置在环形槽下方的与第一贯通圆孔相对齐的贯通孔;以及真空发生器部,设置在真空通路部的下方,呈圆盘状,其内部设有真空发生器,上表面中心处开有与第二贯通圆孔对齐的圆孔,其中,真空发生器部、橡胶吸附部以及真空通路部之间用密封胶密封,并用螺丝和螺母旋紧固定,形成一体式结构。

    一种精准测量弱刚性薄形零件厚度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352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10510.9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弱刚性薄形零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准测量弱刚性薄形零件厚度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与基板转动配合的真空回转工作台,真空回转工作台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竖直导轨,两个竖直导轨之间设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竖直导轨滑动连接;横向导轨上设有与横向导轨滑动连接的测量探针。本发明通过旋转真空回转工作台和调整测量探针的横向位移,对置于真空回转工作台上的弱刚性薄形零件的两个测量面对应的各个位点的坐标进行螺线式扫描检测,通过计算得到待测零件各个检测位点的厚度值,从而获取弱刚性薄形零件表面的形变信息,对弱刚性薄形零件的加工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种基于微流控沟道系统的海水净化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7286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611176352.8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王伟 周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沟道系统的海水净化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装置包含:衬底,设置在衬底上的液体沟道,以及设置在液体沟道上用于定义并密封液体沟道的上盖板。液体沟道包含:去离子沟道,设置在去离子沟道两侧的电极对,设置在去离子沟道与电极对之间的介质层,以及与去离子沟道相连通的进口沟道和出口沟道。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持续、稳定、低能耗、高效能净化海水,同时又能够与现有微流控技术相兼容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进而在改进现有电容式净水功能器件的基础上扩大微流控技术的应用范围。

    一种能自动调控溶液离子浓度的微流控器件、其制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290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611177684.8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王伟 周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自动调控溶液离子浓度的微流控器件、其制备及使用方法,该器件包含:设置在衬底上的沟道系统;及,用于密封该沟道系统的盖板;其中,该沟道系统包含:扩散沟道,及,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入口沟道和出口沟道;上述的入口沟道包含若干在扩散沟道的一端交汇的入口;上述的出口沟道包含若干对应上述入口的出口,该出口在扩散沟道的另一端交汇。本发明提供的能自动调控溶液离子浓度的微流控器件具有设计新颖、控制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输出精度高、对溶液内其他物质浓度没有影响等特点,极大地拓展了微流控技术及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等的集成化程度与应用范围。

    能基于咖啡环效应进行表面修饰的电润湿器件及修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9870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1177682.9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王伟 周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基于咖啡环效应进行表面修饰的电润湿器件及修饰方法,该电润湿器件包含:下极板,该下极板由衬底、电极层、介质层、疏水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构成;其中,包含修饰物质的液滴置于疏水层之上;电极层包含若干驱动电极和若干修饰电极,电极两两之间电气隔离;上述的驱动电极定义液滴传入路径;上述的修饰电极由自内而外分布的若干环状电极构成,基于电润湿效应通过修饰电极能确定上述的液滴的中心位置及边缘位置。本发明通过对液滴输运与蒸发过程的控制,使得修饰电极表面不同位置被修饰上了不同的物质。本发明的修饰方法具有设计新颖、控制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极大地拓展了数字微流控及现场快速检测等技术的应用范围。

    基于智能数控平台的子孔径拼接激光干涉在线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9272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79320.3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王伟 徐敏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现代光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数控平台的子孔径拼接激光干涉在线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工业机器人及其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瞬态干涉仪,拼接与数据分析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工作台构成。原本工业机器人是通过安装于机器人腕部的抛光组件实现对光学元件的抛光。本发明运用瞬态干涉仪通过法兰盘按照和抛光头相同的基准要求安装在工业机器人手腕上,实现对工件表面各子孔径面形进行精密测量,并通过拼接与数据分析系统实现整个工件表面的面形测量。本发明造价低廉,通用性与便利性好,可实现对多种面形的在线测量。

    基于智能数控平台的铣磨抛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83838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506393.5

    申请日:2010-10-14

    Inventor: 徐敏 王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现代光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数控平台的铣磨抛光装置。该装置由工业机器人及其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人机交互界面、工作组件、抛光冷却液循环控制系统以及吸盘夹具构成。其中,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控制并驱动工业机器人的空间移动与空间定位,从而控制工作组件即磨削/抛光模块的工作状态;控制模块也控制人机交互界面,同时控制抛光液冷却液循环控制系统的搅拌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和输送装置;吸盘夹具用于夹持加工工件。本发明造价低,且加工口径大,可加工面型广,更换磨头即可实现磨削和抛光两种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