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21957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710505940.X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正曦 , 贾枬 , 张节潭 , 李春来 , 陶以彬 , 杨立滨 , 李官军 , 宋锐 , 杨波 , 杨军 , 周晨 , 赵世昌 , 华光辉 , 孟可风 , 汪春 , 王轩 , 余豪杰 , 杨嘉 , 胡安平 , 王学斌 , 冯鑫振 , 刘欢 , 曹远志 , 崔红芬 , 庄俊 , 鄢盛驰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储并网接口系统控制方法。所述光储并网接口系统控制方法,有功‑频率控制运用下垂控制和同步发电机机械模型控制,无功‑电压控制采用下垂控制以及同步发电机电磁特性控制,使得光储并网接口系统具有类似于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具有一定抑制电网故障的能力,并能够减少对电网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688683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099977.7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水火电机组组合优化调度方法,包括:获取单水电站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水库水量、水库水量的极限值、发电流量的极限值;对单水电站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中的非线性约束条件进行分段线性化;根据分段线性化后的约束条件、单水电站优化调度模型的线形约束条件和单水电站的基础数据求解使目标函数F最小的单水电站优化调度模型;根据使目标函数F最小的单水电站优化调度模型确定水火电机组组合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避免了直接对变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非线性耦合的非凸非线性问题进行求解,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02595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1061881.3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4 , Y02E10/563 , Y02E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光伏逆变器交流侧阻抗平衡指数评估方法,通过建立并网光伏逆变器交流侧阻抗平衡指数演化系统的时间序列;根据上述时间序列,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离测量数据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处理;并网光伏逆变器交流侧阻抗平衡指数计算;四个步骤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配电网及其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参数及气象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参数对并网光伏逆变器交流侧阻抗平衡指数进行预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实时地对光伏发电系统及配电网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避免配电网系统因光伏电站接入带来的功率不匹配等问题,显著提高配电网电力系统在光伏系统接入后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614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1623894.4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随机出力场景生成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预先获取的预测误差的累积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和条件概率累积分布函数确定风电场预测出力的预测误差;根据所述风电场预测出力的预测误差和风电场预测出力确定预测周期内风电场的随机出力场景;其中,所述预先获取的预测误差的累积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和条件概率累积分布函数根据风电场历史预测出力的预测误差获取;本发明基于风电场历史预测出力的预测误差确定预测周期内风电场的预测误差,进而得到预测周期内风电场的随机出力场景,提高了风电场风电预测出力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11642.X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4 , H02J3/383 , H02J3/4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从协调控制的光伏电站参与一次调频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建立协调控制层,将输入信号通过综合分析计算出总有功功率调节量;然后设计有功调节量分配算法,使得总有功功率调节量合理地分配到每一个独立的光伏逆变器中;最后,本地控制层负责将光伏逆变器中给定的有功调节量平稳地在每一个光伏组件中消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建立主从协调控制策略,基于光伏电站运行状态,将多种输入信号通过综合分析计算出总有功功率调节量,从主站协调控制层进行分配,从属本地控制层实现平稳控制,从而实现光伏电站平稳实现参与一次调频。
-
公开(公告)号:CN10542917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510942945.X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38 , H02M7/5395 , H02S40/32 , H02S4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光伏储能系统,其中:储能电池单元的输出端与半桥模块的直流母线输入端相连,构成储能单元;多个储能单元交流输出侧串联后与连接电抗串联构成一相的半桥臂,两个半桥臂串联构成一相的整个桥臂,如此三个桥臂构成三相;三个桥臂的上端相连接,构成光伏储能系统的直流母线正端,三个桥臂的下端相连接,构成光伏储能系统的直流母线负端,三相上下两个桥臂的连接点即三个桥臂的三个中点引出构成光伏储能系统的交流端口;光伏组串的输出正负端分别与光伏储能系统的直流母线正负端相连以传递电压。本发明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结构,具有交流、直流和电池三个端口,可同时连接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和交流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108077.5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储电站有功协调控制方法。该法包括:根据光储电站并网点频率、频率变化率以及电网自动发电有功控制指令计算得到光储电站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光储电站并网点频率确定光储电站的有功协调控制模式;基于有功功率参考值和光储电站有功协调控制模式,得到光伏单元和储能单元的有功控制指令,并依据光伏单元和储能单元的有功控制指令对光储电站进行有功功率调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配置储能系统,考虑最大能力的使用储能单元,并对光伏单元和储能单元进行集中有功协调控制,提升对电网稳定性的支撑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67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51942.7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出力置换方法与装置,针对自动电压控制中进行无功出力调节的无功补偿设备,检测逆变器与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出力方向,当逆变器与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出力方向不一致时,检测逆变器与无功补偿设备之间出现的无功环流,当无功环流大于无功补偿设备的死区,且在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可调量大于逆变器电压无功灵敏度时,用逆变器的无功出力置换出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出力,既满足了国家标准的要求,又保证了电网的稳定,避免逆变器与无功补偿设备之间不合理潮流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978613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510451016.9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出力短期预测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考虑组件温度的光伏出力短期预测方法。本发明将直接影响光伏出力因素之一的组件温度作为重要考虑要素对出力进行预测。本发明寻找出影响组件温度的因素主要有辐照强度、环境温度、风和湿度。为了精准的对光伏输出功率预测,本发明运用GDPSO‑LSSVM对光伏组件温度进行预测。运用熵权法对相似日进行选取,并用熵权法分析不同光伏特征指标也输出功率影响中变异程度,结合所求信息熵和GDPSO‑LSSVM算法对光伏输出功率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337304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0674639.2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 ,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数据获取方法,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基于发电单元的现场测试数据,建立光伏电站的详细模型,从而获取光伏电站的低电压穿越数据,建立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数据库。该方法结合了现场试验和模型仿真的优点,既解决了难以对光伏电站直接进行低电压穿越试验的现实难题,又提高了仿真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