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7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82106.8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30/0201 , G06Q30/08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收益看涨期权的发电容量充裕度机制设计方法、装置,包括:设置用于市场出清的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基于市场出清对发电容量资源进行远期容量合约拍卖;基于远期容量合约拍卖结果估算资源出清量、总收入及其总成本,评估远期容量合约收益。本发明综合“远期拍卖”和“短期结算”两部分。其中远期拍卖保障主体稳定收益,短期结算是在短期市场中保留稀缺定价机制的价格信号,通过远期合约的短期结算机制有效抑制机组行使市场力,从而兼具稀缺定价机制和容量市场机制的优点,既能有效提供短期价格信号,又能保障机组的长期稳定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78918.5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新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是一种结合鲁棒优化的构网型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及装置,包括构建实际功率偏差的鲁棒不确定合集;构造鲁棒不确定合集中空间约束参数计算表达式;利用可再生能源出力在极端情况外概率值量化系统鲁棒性;构建在发、用电功率偏差极端情况下的构网型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利用鲸鱼算法对构网型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在预测发、用电功率的基础上,计及实际功率偏差的概率特征构建可灵活调整边界的鲁棒合集,引入不确定性的空间约束参数灵活调整所构建不确定合集的边界。在科学表征功率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配置储能电站的容量,以准确匹配使用需求的波动性,进而提高储能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7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68488.2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熵理论的分布式供能系统设备预防性维修方法,建立基于拉丁抽样方法的设备评价模型,评价分布式供能设备各子系统和相关部件的重要度、危害度;创建十个运维重要度影响因素、四个运维危害度评价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方法量化描述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结合故障数据的动态统计分析,闭环修正各因素的影响权值,得到分布式供能设备各子系统及部件对应影响因素的评分标准及权重;结合设备维修成本、设备重要度、故障危害度等量化指标,基于熵理论提出分布式供能系统设备预防性维修方法,消除不同指标之间量纲的影响,挖掘多层评价指标信息,确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时机和周期,解决分布式供能设备过维修和欠维修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4915.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前馈控制的储能变流器阻尼增强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储能变流器系统的有功功率流动模型;为模型添加额外自由度生成改进的有功功率流动模型;忽略电压环和电流环,简化改进的有功功率流动模型得到小信号模型;设计前馈控制器Gc(s);将Gc(s)带入小信号模型中得到阻尼增强的储能变流器有功功率流动模型。本方法引入了前馈路径来提高阻尼水平,通过应用该方法,在不影响原始惯性响应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衰减功率振荡;阻尼效果和功率动态可灵活调节到任意特定水平;在系统参数可用的情况下,实现前馈控制器自动整定和实时自适应。同时,在电网频率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原始惯性响应产生的有功功率的快速变化有利于维持电网频率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1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85105.8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流器综合稳定裕度提升方法,涉及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通过建立小信号模型得出的根轨迹特性和控制参数与频率支撑的关系;动态调整控制参数;优化参数范围。本发明基于分岔出现和消失的规律,设计微分补偿控制策略,调整控制参数消除暂态周期解,远离分岔点。同时,结合小信号模型分析,动态优化控制参数与虚拟惯量,增强系统频率支撑,扩大稳定范围,提升变流器综合稳定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086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71982.8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8/04992 , H01M8/04858 , H01M8/04701 , H01M8/046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系统运行性能优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运行性能优化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分析计算模块、性能优化调度模块和故障预警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包括历史电堆故障数据收集单元和电堆数据收集单元,数据分析计算模块包括电堆温度数据分析单元和电堆输出功率计算单元,故障预警模块对数据分析计算模块发送的温度分析结果和输出功率分析结果进行故障预警,并输出是否预警。该系统通过对电堆温度差值、综合差值的判断后筛选出能够正常进行调度的电堆进行电能的调度,并基于对每个电堆的差异性指标来确定每个电堆的输出功率的权重值,从而保证了在每个电堆的不同工况下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多堆功率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4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60886.3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3 , G06F18/23 , G06F18/2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多源时空信息分层关联的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待预测区域的供电范围内的多源数据集合,得到电力元胞;将各个电力元胞输入多源时空信息分层关联模型,得到对应的固有属性和外部属性;输入电力元胞的固有属性和外部属性至负荷预测模型,得到各个电力元胞的负荷预测值。本发明基于多源时空信息分层关联模型分析多源数据的关联性,为负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提供坚实的大数据基础,通过聚类算法和稀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网络模型基于多源数据的关联性得到待预测区域的负荷时空分布预测结果,使得负荷时空分布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1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41711.3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氢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监测方法,首先,通过实时监测光伏发电量、电解水产氢速率和热能存储状态,建立了联供系统设备模型。随后,利用这些监测数据,构建了电力、热能和氢能的分配模式,并通过优化算法建立了运行成本最低的目标函数。进一步,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实时预测和优化系统,能够快速响应能源需求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并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减少环境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智能能源分配策略不仅保障了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为未来能源管理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2784.8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容量加权的多变流器聚合方法,通过功角摇摆曲线对构网型控制下的多变流器并网的聚合降阶,实现在相同扰动下,通过功角曲线判定出同调群组后,等效电路与控制的参数,把同调群组用一台虚拟同步机代替,再根据聚合前后有功功率不变原则验证聚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通过改进聚合后参数值的容量加权等效,使聚合的效果相比不考虑虚拟同步机容量的参数聚合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208140329U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20719314.0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重庆科技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游溢 , 何成 , 晏致涛 , 曾玉洁 , 马勤勇 , 李伟 , 赵建平 , 王欣欣 , 张龙 , 马瑞龙 , 魏晌 , 崔晓东 , 刘阳 , 徐凯 , 廖杰 , 陈东娃 , 王宗江 , 庄凌志 , 赵普志 , 杨柱石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沙管,包括竖向落沙管和水平喷沙管,所述竖向落沙管的上端开口为进沙口,所述竖向落沙管的下端与所述水平喷沙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水平喷沙管的另一端开口构成喷沙口;还公开一种具有前述导沙管的喷沙装置,以及具有该喷沙装置的风洞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沙子从喷沙口出来时,竖直方向的速度降低到近于零,并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从而使得沙子在水平方向上吹动的距离更远,能够被气流吹散,在风洞截面上分布更均匀,更好地模拟风沙两相流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