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4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5022.6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7C67/08 , C07C69/76 , C07D307/79 , C07C69/734 , C07B41/12 , B01J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连续流光化学装置进行羧酸酯化的方法,所述连续流光化学装置包括光反应器;所述方法为以醇类化合物、羧酸类化合物为原料,以有机溶剂为溶剂,与光催化剂、碱和六氟化硫气体充分混合后进入所述光反应器中进行光化学反应,得到酯类化合物。通过所述方法,可以将六氟化硫SF6气体变废为宝,进行简便安全绿色且高效的羧酸酯化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0859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72679.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M3/02 , G01N21/3504 , G01B11/02 , G01B11/00
Abstract: 一种绝缘气体漏点尺寸及泄漏扩散速率评估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绝缘体气体泄漏检测技术领域,解决如何计算绝缘气体漏点尺寸及如何评估泄漏扩散速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红外检测装置拍摄气体泄漏红外检测图像,同时激光测距装置发射激光,测量泄漏点的距离;基于气体泄漏红外检测图像进行绝缘气体漏点尺寸计算;通过红外检测装置获得绝缘气体泄漏扩散浓度分布图,结合绝缘气体扩散浓度分布信息,计算泄漏扩散速率;通过本发明提出方法的有效实施可完成绝缘气体漏点尺寸及泄漏扩散速率评估,进一步扩展绝缘气体泄漏成像探测功能,为现场运维提供更丰富的处置与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563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77356.7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B01D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amma射线辐照降解六氟化硫的方法,属于六氟化硫降解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SF6气体与共辐照气体充入反应容器中,在gamma射线辐射下进行辐照,达到一定辐照吸收剂量后取出反应容器。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gamma射线辐照降解利用六氟化硫的方法,高能γ射线极易解离SF6,产生活性物质,且穿透能力强,适合大容量、甚至高压反应。辐射能低廉清洁,常用的60Co放射源半衰期为5.23年,适合SF6的规模化降解处理,利用电离辐射方法高效低碳实现SF6的无害化处理,有效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SF6活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7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36517.6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3504 , G01N21/64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吸附剂中氮气吸附效率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包括气源,所述气源的下游并联浓度检测支路和吸附支路,所述浓度检测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红外光谱检测模块、荧光测氧模块,所述红外光谱检测模块、荧光测氧模块分别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六氟化硫气体浓度和氧气浓度,所述吸附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吸附塔、缓冲罐,所述吸附塔内置有吸附氧气和氮气的吸附剂。本发明中,通过红外光谱检测模块、荧光测氧模块的设置能够检测检测SF6气体和O2在吸附前和吸附后的浓度,从而反算出吸附前和吸附后N2的浓度,并以此计算出吸附剂对N2的吸附效率,提高了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452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88810.6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多元混合气体充气的电子稳流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多路气源,多路气源分别通过减压阀连接每路气源的气体流量控制模块,多路气体流量控制模块的气体输出连接同一个缓冲罐,缓冲罐的混合气体出口连接变频压缩机,变频压缩机用于缓冲罐的混合气体输出,在其中一路气体流量控制模块的气体输入口连接第一压力监测模块,这一路气体流量控制模块的气体输出口连接第二压力监测模块,第一压力监测模块和第二压力监测模块的监测信号输出连接反馈控制模块,反馈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连接变频压缩机,反馈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调整变频压缩机转速使气体流量控制模块的气体输入口与气体输出口的压力返回平衡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920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38655.5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C4F7N/CO2混合气体的现场回收预处理装置,属于绝缘气体处理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去除回收的C4F7N/CO2混合气体中混入的固体粉尘颗粒、水分以及腈类分解产物的问题;第Ⅰ级过滤吸附装置填充多孔金属过滤材料,第Ⅱ级过滤吸附装置填充5A分子筛和硅胶吸附剂,第Ⅲ级过滤吸附装置填充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本发明的C4F7N/CO2混合气体的现场回收预处理装置通过第Ⅰ级过滤吸附装置去除混合气体中的粉尘,第Ⅱ级过滤吸附装置去除混合气体中的水分,第Ⅲ级过滤吸附装置选择性地吸附混合气体中的杂质组分,有效地防止了固体杂质和水分会堵塞后级净化处理系统以及腈类分解产物会降低回收混合气体的洁净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003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62145.X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及装置,属于GIS室内SF6气体回收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在GIS室内突发SF6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快速回收泄漏的气体,以减少检修人员伤害、降低环境污染的问题;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模块检测到SF6气体泄漏浓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定位GIS室内SF6气体的泄漏点,同时发送信号至风机单元以及快速回收装置,快速回收装置移动至泄漏点对GIS室内泄漏的SF6气体进行预处理、分离、回收、提纯与储存,处理后SF6气体纯度提高至95%以上,可直接回充至设备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了GIS室内检修人员安全的同时,防止了泄漏的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06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17189.1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变压器绝缘油局部放电模拟试验产气量修正方法及系统,属于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减少变压器绝缘油局部放电模拟试验过程中消耗的油样量以及提高油样的利用效率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产气量与放电时间之间呈正相关,将产气量与放电时间简化为线性关系,采用第k次取样样品的等效放电时间与第k次局部放电模拟试验的实际放电时间修正产气量,从而降低算法的实施难度,该方案减少绝缘油局部放电模拟试验过程中消耗的油样数量,提高了油样的利用效率,加快了绝缘油局部放电模拟试验的试验速度,消除连续取油对产气量的影响,提高不同批次试验结果的可对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33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94218.6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中惠仪器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04 , G01N1/28 , G01N1/34 ,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含量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气管路、排气管路、循环管路、进气阀、排气阀、循环阀、循环泵、加热装置、矿物油检测装置和设置有过滤膜的气室;在进气阀和排气阀打开,循环阀关闭时,六氟化硫气体经进气管路进入气室,六氟化硫气体穿过过滤膜后由排气管路排出;在进气阀和排气阀关闭,循环阀打开时,加热装置对气室进行加热,气室中的六氟化硫气体经循环管路循环流动,矿物油检测装置检测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的含量。采用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检测快捷,更适合现场检测环境,采用加热富集的方法有效的克服了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含量低,传感器检测不到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90734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76193.2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锈蚀智能全自动测定仪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测定仪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加热管、信号采集模块、主控模块、视频监控模块、控制输出模块以及报警输出模块,温度采集模块以及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加热管的输入端以及报警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视频监控模块为网络摄像头,视频监控模块与主控模块通讯连接,视频监控模块安装在全自动测定仪所在区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温度精确控制且不需要人员值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