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纳卫星的飞轮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53988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1009067.2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83

    Abstract: 一种用于微纳卫星的飞轮机构,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轮机构,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微纳卫星需要提供一种制造周期短、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性能可靠的飞轮,它包括电机支架、减震垫、无刷电机、轮体和保护罩;减震垫为长方形框体,长方形框体上加工有安装电机的通孔,减震垫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无刷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减震垫设置在无刷电机和电机支架之间,轮体套装在无刷电机转轴的输出端上,保护罩安装在电机支架上,且保护罩扣合在轮体的外部,本发明用于飞行航天领域。

    基于纯硬件实现的皮卫星星载电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0066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04324.6

    申请日:2014-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35 H02H7/18

    Abstract: 基于纯硬件实现的皮卫星星载电源系统,涉及皮卫星电源领域。解决了现有皮卫星星载电源系统可靠性差、集成度不高的问题。所述太阳能电池阵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提供一次能源,并为蓄电池充电,太阳能电池阵控制器的电源信号输出端同时与蓄电池充电控制器的电源信号输入端和电源切换控制器的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蓄电池充电控制器的电源信号输出端连接蓄电池保护装置的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蓄电池保护装置的第二电源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的电源信号输出输入端,蓄电池保护装置的第一电源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源切换控制器的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电源切换控制器同时与母线以及电压调节控制器连接输出三种等级的电压。本发明适用于皮卫星供电。

    平板式卫星的状态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1161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470057.1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航天器状态估计技术领域,公开了平板式卫星的状态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无法实现平板式卫星状态与干扰力矩的同时估计的问题,方法包括:建立平板式卫星的相关坐标系,并确定系统状态方程;将系统状态方程中的角速度通道分离,并获取非线性角速度观测值;根据观测值和系统状态方程确定局部线性化方程;基于局部线性化方程中的干扰传递方程计算初始动态干扰力矩和初始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确定目标动态干扰力矩、中间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耦合系数、无干扰状态时的系统状态参数的参考状态估计值和参考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并基于此确定目标状态估计值、目标估计误差状态矩阵。能够同时估计平板式卫星的状态与干扰力矩。

    用于平板式卫星的帆板的同步展开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82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06121.4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板式卫星的帆板的同步展开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卫星结构技术领域;该同步展开设计方法包括:在第一子帆板、第二子帆板以及第三子帆板的展开过程中,获取第一子帆板、第二子帆板以及第三子帆板各自的第一展开角度分别与对应的扭簧的刚度系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当第一展开角度为第一子帆板、第二子帆板以及第三子帆板同步展开时的第二展开角度时,基于第一对应关系,获取第一子帆板、第二子帆板以及第三子帆板对应的扭簧的刚度系数。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展开设计方法能够实现第一子帆板、第二子帆板以及第三子帆板同步展开。

    一种磁盘卫星离轨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252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539135.4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磁盘卫星离轨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航天器轨道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磁盘卫星当前的在轨姿态;根据所述在轨姿态,调整所述磁盘卫星到期望姿态以实现离轨控制;其中,所述期望姿态能够增大所述磁盘卫星受到的大气阻力,即磁盘卫星圆盘面与卫星运行方向垂直,或以磁盘卫星圆盘面沿卫星运行方向不断翻滚。本发明示例基于磁盘卫星特殊的构型特点,通过改变磁盘卫星姿态,增加磁盘卫星大气阻力摄动进行降速,完成对磁盘卫星的离轨控制,使得离轨时间缩短,且无需额外安装离轨装置,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占用的卫星资源小且控制简单。

    在轨太阳能电池片状态及完整性的监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94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88100.3

    申请日:2023-02-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在轨太阳能电池片状态及完整性的监测方法和系统;属于卫星在轨检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帆板、电源控制器以及视场能够覆盖整个太阳能帆板的拍摄设备以及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电源控制器,经配置为:向所述太阳能帆板中的待测太阳能电池片提供输入的直流电流以使得所述待测太阳能电池片产生电致发光EL现象;所述拍摄设备,经配置为:采集所述待测太阳能电池片的EL图像;所述处理设备,经配置为:根据所述EL图像以及设定的缺陷模块进行匹配,获得所述待测太阳能电池片上所形成的缺陷。该系统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状态及完整性的在轨监测精度,并且可以检测到太阳能电池片表面所形成不同类型的细微损坏。

    一种用于航天器的在轨对接方法和对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107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30260.8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航天器的在轨对接方法和对接系统,涉及航天器装置技术领域,用于提高航天器对接容差,降低功耗。对接方法包括:用于捕获目标航天器的主航天器以光学通讯的方式获得目标航天器的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安装于主航天器上的主动对接模块中的控制单元依据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控制主航天器靠近目标航天器,以使得目标航天器处于可对接距离范围内;控制单元依据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调节主航天器的姿态,以使得目标航天器处于可对接角度范围内;控制单元依据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驱动主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对接,并将目标航天器保持在主航天器上。通过该对接方法能够高容差、高精度、低功耗完成对接。

    一种柔性薄膜在轨服务航天器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719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82362.4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薄膜在轨服务航天器,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设有驱动结构和燃料贮箱、以及推力器;柔性薄膜结构,绕支撑结构设置,且柔性薄膜结构具有折展状态和收拢状态;通信天线和太阳帆板,通信天线设于柔性薄膜结构的内壁上,太阳帆板设于柔性薄膜结构的外壁上;柔性灵巧臂,设于柔性薄膜结构的内壁上,且柔性灵巧臂与驱动结构连接,驱动结构驱动柔性灵巧臂带动柔性薄膜结构在这展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该柔性薄膜在轨服务航天器具有较强的轨道机动能力,可实现面向空间碎片的包络捕获、拖曳离轨。同时薄膜航天器可以进一步依靠柔性臂完成面向空间合作目标的协同操控。

    一种星箭载一体化飞行器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37150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299666.2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星箭载一体化飞行器,属于航天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星箭载一体化飞行器包括卫星和运载器,所述卫星包括有效载荷、仪器舱、动力控制系统及安装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贮箱外部上的太阳能帆板,所述运载器包括运载子级一级火箭,运载子级二级火箭,运载子级三级火箭和运载子级末级火箭;其中,所述卫星与所述运载器的运载子级末级火箭共用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贮箱以形成星箭一体化飞行器;所述星箭一体化飞行器被倒置地安装于所述运载子级三级火箭与所述运载子级末级火箭之间的过渡段上,以通过所述有效载荷与所述运载器进行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星箭载一体化飞行器能够提升卫星的运载能力和有效载荷的重量占比。

    一种用于航天器的在轨对接装置和对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10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631205.0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天器的在轨对接装置和对接系统,涉及航天器装置技术领域,用于提高对接容差降低功耗。对接装置安装在用于对接目标航天器的主航天器上,对接装置为杆状机构,对接装置包括控制段、缓冲段以及捕获段,其中,捕获段包括限位模块和能够向任意方向倾斜的捕获模块,捕获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航天器的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通过电磁力与目标航天器对接或分离,限位模块用于对捕获段进行限位;控制段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依据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控制主航天器靠近目标航天器,并向捕获模块发出电磁调节指令以控制捕获模块吸附或排斥目标航天器;缓冲段用于吸收冲击。通过对接装置能够降低对接的精度要求,实现大容差对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