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58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37882.3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 G01N2021/8472
Abstract: 一种基于应变全场测量的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变异性辨识方法,本方法结合有限元进行反问题分析,在实验中获取全场应变信息;将应变场划分为有限个子区,获取平均应变信息;再获取每个子区初始材料性能;建立试样测试试验的模拟模型;将上一次计算得到的材料性能代入模拟模型,迭代计算新的子区材料弹性性能;直至迭代满足收敛准则;将各个子区的材料性能作为样本,计算表征材料性能离散性的统计参数均值和标准差,进而通过一次试验获取多个材料性能,从而实现复合材料变异性的辨识。该方法能够降低试验成本,对试验和模拟手段的要求也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8705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9323.2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星载虚拟孔径的5G辐射源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5G辐射源的无源定位技术领域。为提高地面非合作5G辐射源的定位的准确性,本发明采集基带信号,提取子载波信号的相位信息;对前后两个子载波信号求相位差并取均值,得到沿慢时间变化的方位向相位信息;构建卡尔曼滤波模型估计与辐射源位置信息相关的相位项信息,得到卡尔曼滤波结果;重构方位向信号,得到重构的方位向信号;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对重构的方位向信号进行谱估计,提取辐射源位置信息;根据距离模型和多普勒参数,结合轨道信息利用搜索聚焦对卫星有效速度进行估计,得到卫星有效速度,利用估计出的卫星有效速度求解辐射源的位置坐标,对辐射源完成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53448.9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曲面热防护粘接缺陷检测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曲面热防护粘接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在热防护材料和被防护材料之间的粘接胶层四周布置至少四个电极;针对每个电极,均执行:对该电极接地,对该电极沿预设方向相邻的一个电极施加电流激励,得到一组测量数据;将粘接胶层映射为具有坐标的二维平面;将二维平面内设定为任意相同大小的区域内的电阻相等;对二维平面模拟与对粘接胶层相同的激励,得到多组模拟数据;根据测量数据和模拟数据确定粘接胶层的粘接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曲面热防护粘接缺陷检测方法,能够检测热防护材料粘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69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295053.1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重模糊假设解多普勒模糊的方法,属于天地波高频雷达目标跟踪与速度估计领域。本发明针对天地波等雷达探测高速目标时存在的多普勒模糊问题。包括:获取目标在当前时刻状态径向速度的量测值,再根据已知的盲速设定速度假设集合;采用雷达目标跟踪算法根据目标历史时刻状态位置与速度的量测值预测得到目标在当前时刻状态径向速度的估计值;将目标在当前时刻状态径向速度的估计值与速度假设集合中的所有假设速度进行对比,选择速度假设集合中与目标在当前时刻状态径向速度的估计值最接近的假设速度作为目标解模糊后的真实速度,并确定真实速度对应的多普勒模糊阶数。本发明用于解多普勒模糊。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042297.1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热流辨识方法;辨识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固定热流下确定材料热物性,第二阶段采用第一阶段中的热物性,进而辨识表面热流。在动态贝叶斯网络中,首先将表面烧蚀后退量和内部温度历史数据信息作为观测节点,形成多源观测信息。同时,采用灵敏度分析获得动态贝叶斯网络中每个时间步长的关键参数,并且在相应的时间步长中仅辨识有限数量关键参数。本发明提供的辨识方法增加了观测信息类型并减少了同时辨识参数数量,有效降低了烧蚀材料热流辨识中热流与热物性之间的双重不确定性,提高了辨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92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97523.8
申请日:2022-10-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波束域加权的局域联合空时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包括:S1:使用子阵划分结合和差波束形成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波束域加权值;S2:基于S1计算得到波束域加权值构造加权后的空时导向矢量,在距离维度上收集训练样本,使用局域联合降维的空时自适应方法,计算包含杂波信息的协方差矩阵,再对电离层杂波抑制。对于小孔径高频地波雷达,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阵列自由度不足会导致的杂波抑制性能降低,目标的信杂比不足并且在角度上不能形成明显的峰。本发明针对这一问题,使小孔径高频地波雷达在杂波抑制后,改善目标信杂比,并且角度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907912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911208345.5
申请日:2019-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区目标窄带模式下的极点特征求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电磁响应传输函数并利用稀疏信号表示多项式主极点数学模型;步骤二、采用二阶锥寻优框架构造系数向量,通过调整窄带频域响应采样点数,计算频域响应偏差合理选定滤波器阶数;步骤三、利用系数向量计算多项式主极点,选定第四象限极点作为目标特征的主极点,并拟合目标频域响应。本发明利用很少的RCS频域数据,构造系数向量拟合多点RCS回波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表征目标结构的主极点信息,可用于提高目标分类识别概率。同时,引入凸优化寻优策略增强对频域响应鲁棒自适应性,由于频域采样数据量减少,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376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767874.X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一种基于在线传感的智能飞行器任务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在离线条件下建立多种损伤状态与典型工况的仿真模型获取相应传感信息,并依特征对传感信息进行分类和降阶,构建离线损伤状态库。随后在飞行中,利用在线传感信息与离线库中各损伤状态的传感信息综合构建似然函数;同时,给定各损伤状态的先验概率,进而利用贝叶斯推理给出结构当前损伤状态。之后基于损伤状态对飞行器执行多种动作的可靠性进行判断,以给定的可靠性阈值为约束,以完成任务时间最短为目标,基于优化方法确定可选任务路径中的最优路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在线传感到结构损伤状态在线推理到任务路径规划的完整方法,为智能飞行器在线路径决策提供了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2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44733.9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具有空间扫描特性的高频地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属于高频地波雷达信号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高频地波雷达信号不具备发射波束的空间扫描功能的问题。主要包括对雷达信号的设计方法:设定包含Q个方位个数的发射波束方位集合,生成Q路发射方位信号,每路发射方位信号中发射方位信号的个数与发射天线阵列中发射单元个数相同;设定每个信号调制周期包括P个脉冲的待发射时间编码信号;使P=Q,按序号将每路发射方位信号中的每个发射方位信号与对应脉冲序号的待发射时间编码信号相乘获得Q路具有方位信息的空间‑时间‑编码信号,每路空间‑时间‑编码信号中包括M个空间‑时间‑编码信号。本发明设计的雷达信号具备波束空间扫描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404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26846.6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复合多因素的高频地波雷达综合频率选择方法,属于地波雷达频率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高频地波雷达单纯按照寂静原则选择工作频率,选择结果偏高使得雷达性能下降的问题。主要步骤包括:对高频地波雷达的电磁环境频谱进行处理获得对应的噪声平均功率;基于噪声平均功率计算获得电台干扰的频率集合,进而获得高频地波雷达的寂静频率集合;按照选定的最优化原则计算寂静频率集合对应的评价值集合,选择评价值最大时对应的寂静频率,作为高频地波雷达的最佳工作频率;所述评价值为基于雷达散射面积特性、短波电磁波沿海面传播随距离衰减特性和噪声平均功率对每个寂静频率值的评价结果。本发明可通过优化选择获得高频地波雷达的最佳工作频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