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绕组高速双馈超导电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5255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270652.1

    申请日:2015-05-25

    Abstract: 一种混合绕组高速双馈超导电机系统,包括定子、超导线圈组、铜线圈组、超导冷却装置、转子机构组、转子超导块材和转轴,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轭、超导线圈组、铜线圈组和超导冷却装置;超导线圈组和铜线圈组交替地设置在定子铁轭的线圈槽上;定子的定子铁轭具有偶数个等夹角间隔的线圈槽,转子机构组为等夹角齿形,转子超导块材粘结在转子机构组中的齿形空缺处,与转子机构组的齿形构成间隔设置。超导线圈组承载低频大电流,铜线圈承载高频小电流。采用超导线圈提供高转矩输出,采用铜绕组线圈提供高速磁场条件,利用磁阻转子的磁场调制作用,分别调制两种线圈所产生的磁场,最终实现高速大转矩的输出。

    一种横向磁通高速超导电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0151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04701.9

    申请日:2015-0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2

    Abstract: 一种横向磁通高速超导电机系统,它为解决微型、高速、高功率密度超导电机的实用化而提出。它包括定子外部导磁环、超导线圈组、定子异型导磁块、转子磁钢组、转子、转轴组成,此种超导电机利用超导绕组的无阻特性,通入间歇性的直流电流,利用环形超导绕组的机械特性减小超导电机的外径,同时利用超导绕组的失超恢复特性提高超导绕组的直流载流能力及超导电机的转速,扩充了超导电机在高速电机领域内的应用。

    考虑开关损耗和时域扩散系数的降低传导EMI的周期频率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95782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0099994.0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一种考虑开关损耗和时域扩散系数的降低传导EMI的周期频率调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中传导EMI的存在影响系统运行的问题。包括:根据SVPWM策略的电压源逆变器中每个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功率与开关频率和电流幅值的正比关系,确定开关频率和电流幅值负相关关系;由三相电流幅值之和的变化趋势得到期望开关频率函数的变化趋势;设置二分之一变化周期对应的开关频率最大值和开关频率最小值;再结合期望开关频率函数在时域的扩散系数计算得到期望开关频率函数的表达式,进行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调制。本发明用于实现传导EMI的降低。

    退磁环境模拟装置及预计永磁电机时效性退磁风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74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066226.8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磁环境模拟装置及预计永磁电机时效性退磁风险的方法,涉及电机性能评估技术领域,包括铁芯、直流退磁线圈、交流退磁线圈、振动机构、加热机构,被测试样设置在铁芯的凹槽中,直流退磁线圈和交流退磁线圈均缠绕在铁芯上,直流退磁线圈和交流退磁线圈用于对被测试样施加直流退磁磁场和交流退磁磁场,振动机构用于对被测试样提供机械振动,加热机构用于对被测试样进行加热。本发明考虑了温度、机械振动、直流退磁磁场及交变退磁磁场对被测试样退磁的影响,能够模拟永磁电机的实际工作状态,能够准确的预计永磁电机的退磁风险及可靠性。此外,涉及一种预计永磁电机时效性退磁风险的方法,基于上述的退磁环境模拟装置实施。

    基于独立线圈结构的多动子最小间距供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1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65689.8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一种基于独立线圈结构的多动子最小间距供电方法,涉及一种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多动子协同控制策略,无法满足动子任意间距均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本发明的供电方法作用于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定子和m个动子;定子包括初级铁轭以及独立线圈;动子包括次级铁轭以及永磁体;所述独立线圈设置在初级铁轭的正上方;永磁体设置在次级铁轭的正下方;每个动子下方的永磁体中相邻永磁体间距相同,当m个动子相邻间距小于一个齿距时,对于p极h槽的直线电机,向与每个动子相耦合的独立线圈均通入对称或非对称h相电流。有益效果为解决了动子任意间距均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一种动磁式独立绕组直线电机推力波动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13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7996.8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一种动磁式独立绕组直线电机推力波动补偿方法,涉及一种独立绕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为了解决现有的谐波注入法无法解决靠近端部的绕组反电势发生畸变,导致动态性能和定位精度变差的问题。本发明选取初级与电机次级完全耦合且不与次级端部相对应区域的绕组作为补偿绕组;并通入补偿电流;补偿电流的求解公式为:其中,ic表示补偿绕组通入的补偿电流,Esum表示所有补偿绕组空载反电势的和,Fend表示电机次级端部效应力,FH表示电机的纹波推力,FT表示电机的齿槽力。有益效果为极大的改善了电机的动态性能和定位精度。

    模型前馈与观测器结合的直线电机摩擦力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82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18864.5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一种模型前馈与观测器结合的直线电机摩擦力补偿方法,属于直线电机摩擦力补偿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在速度正穿越和速度负穿越时存在摩擦力的跳变,采用Stribeck摩擦模型进行补偿会造成摩擦力过补偿的问题。包括:根据当前动子速度v计算获得当前静态摩擦力Ff,取当前静态摩擦力Ff的0.5倍作为摩擦力前馈补偿量;同时采用观测器根据q轴电流指令和动子当前实际位置估算出作为当前静态摩擦力的辅助补偿量的粘性摩擦力补偿量;将摩擦力前馈补偿量和粘性摩擦力补偿量转化为补偿电流后与位置环控制器输出的电流控制指令叠加,获得补偿后电流控制指令输入至电流环。本发明用于直线电机摩擦力补偿。

    一种高速电机转子磁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950993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371644.4

    申请日:2019-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电机转子磁极结构,包括圆筒状磁体,在圆筒状磁体表面均匀开有若干个纵向切缝,每个纵向切缝均沿圆筒状磁体周向开设形成圆弧形切缝,圆弧形切缝的弧长占其所在圆的周长的80%‑95%,若干圆弧形切缝同轴设置,若干圆弧形切缝在圆筒状磁体上错位排布,若干圆弧形切缝将圆筒状磁体沿轴向分割成彼此连接的多段磁体结构,且相邻两磁体段内的涡流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磁场相反,相互抵消。本发明解决了高速大功率电机转子损耗大、温升高的问题,减小电机转子涡流损耗,从而减小转子温升,使得磁极结构可以用于高速大功率电机中,提高电机的运行稳定性。

    一种新型振荡电机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4989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1168012.X

    申请日:2018-10-08

    Abstract: 一种新型振荡电机,涉及振荡电机,为了解决采用现有驱动舵面的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差的问题。转轴上套有转子,转子外套有定子;定子铁芯的内壁沿周向均匀、交替分布励磁齿和限位齿,励磁齿上缠绕线圈,限位齿的两侧设置限位永磁体;转子铁芯的外壁沿周向均匀分布P个转子齿,转子齿为V形齿,V形齿中还设有凸齿,凸齿与励磁齿相对,其中,至少一个凸齿与励磁齿正对,至少一个凸齿与励磁齿相错开设定角度θ1,V形齿的两侧外壁随形设置振荡永磁体;P对振荡永磁体和P对的限位永磁体沿圆周方向交替排布,且每相邻两块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本发明适用于振荡系统。

    热管与铁芯集成一体化的电机定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1145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76119.1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热管与铁芯集成一体化的电机定子结构,包括绕组组件、铁芯组件和热管散热器组件构成,其中,铁芯组件由硅钢片或其他软磁材料堆叠而成,热管散热器的吸热端截面形状与铁芯叠片形状一致,吸热端均匀嵌入在铁芯组件内部和轴向上下两端,绕组组件绕制在电机定子齿和热管组件的吸热端上。热管散热器的吸热端与铁芯组件和绕组组件直接接触,吸取电机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热管散热器组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L形导热管道,L形导热管道与热管散热器多个吸热端一一对应,且每个L形导热管道向轴向弯折,肋片安装在吸热端每个L形导热管道的末端。本发明可以提高电机本体的散热能力,降低绕组温升,进而提高电机系统的效率和长期运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