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水头、大容量的立轴串联式混流水轮机的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43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10993.4

    申请日:2021-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水头、大容量的立轴串联式混流水轮机的发电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水流进入一级混流式转轮,消纳1/N水头,通过一级混流式转轮转动,驱动主轴转动;流经一级混流式转轮的水流,经单一共流道内的分水流道分配1/N水头,进入与一级混流式转轮同轴的二级混流式转轮,消纳1/N水头,通过二级混流式转轮转动,驱动主轴转动;以此类推,……至N级;所述N为立轴串联式混流水轮机的级数,且N大于等于2;另外上述各级混流式转轮具有完全相同的规格尺寸,且同轴共速。该方法实现了对高水头、大流量水能按级数等比例分配和消纳,从而提高了混流水轮机在高水头条件下发电的稳定性。

    大型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期量化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320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47374.5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期量化计算方法,涉及水利水电机电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直线工期的工序;步骤2:根据已建参考电站的实际安装工期算出在建电站工序一的工期1;步骤3:根据已建参考电站的实际安装工期算出在建电站工序二的工期;步骤4:根据已建参考电站的实际安装工期算出在建电站工序三的工期;步骤5:得出工序四的工期;步骤6:得出工序五的工期;步骤7:得出工序六的工期;步骤8:工序二和工序三是同时进行的,得出单台水轮发电机组总的直线控制工期;本发明能有效规划整个电站的机组安装及发电进度,实现电站提前发电、有效增加电站产值的目的。

    基于氢冷技术的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绕组内冷却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014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42410.0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氢冷技术的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绕组内冷却循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冷却水实现与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绕组氢气内冷却闭式循环系统内的氢气完成热量交换的水轮发电机组水冷却开式循环系统、以氢气为冷却介质与水轮发电机组中心线进行热量交换的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绕组氢气内冷却闭式循环系统和为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绕组氢气内冷却闭式循环系统提供氢气源的氢气补充系统。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氢气冷却技术的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绕组内冷却系统以氢气为冷却介质,由于氢气的传热系数是空气的5倍,换热和绝缘性能均较好,可有效降低发电机通风损耗和结构尺寸,提高发电机材料有效利用率和发电机运行效率。

    一种水光氢互补微网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0126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44185.4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光氢互补微网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由水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组成的水光互补系统、氢储能系统、AC/DC装置,DC/AC装置和氢燃料电池,所述水光互补系统的电源输出端通过AC/DC装置与氢储能系统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氢储能系统的氢气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氢燃料电池氢气进气口,所述氢燃料电池的电源输出端通过DC/AC装置向负荷供电。将水光互补系统发出的多余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并在供电不足时提供电能,有效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减小运行维护成本,并使供电更稳定。

    水电站电解制氢智能温控冷却供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9951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942421.9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电解制氢智能温控冷却供水系统,包括设置于水轮发电机组的压力钢管上的取水口,取水口通过供水总管与电解制氢装置冷却器的供水支路连通,电解制氢装置冷却器的回水支路通过回水总管与水轮发电机组的尾水管连通,电解制氢装置冷却器的每一条供水支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进口端温度传感器、出口端温度传感器,流量调节阀、进口端温度传感器、出口端温度传感器均与智能温控调节装置电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水电站水资源利用率及发电潜能,减小汛期弃水,同时利用产生的电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增加了水电站的产能和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