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682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88874.8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昆山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用以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进行总体安全状态的评价与分级,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安全状态评价的评价结构及对应的评价指标;2)分别获取待评价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各个部件下的各个构件对应子项目的技术状况评分;3)获取待评价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对应各个部件的安全状态评分;4)获取待评价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总体安全状况评分;5)最终得到待评价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安全状态等级,并根据安全等级设计维护措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全面,评价完整、分级合理、适用性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6261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88679.5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昆山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E01D2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的纠偏结构及方法,用以对软土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进行横向纠偏,该结构包括横向依次分布的偏移区域、高架结构区域和非偏移区域,所述的高架结构区域上设有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承台和桥梁桩基设置在高架结构区域的土体中,所述的非偏移区域的土体内沿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延伸方向设有至少一条应力释放孔带,所述的偏移区域的土体内沿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延伸方向设有多排旋喷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易于控制、安全可靠、灵活可控、操作安全、应用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547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44571.0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21D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凹式盾构机刀盘,包括边缘区、正面区、过渡区、内凹区,所述内凹区通过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正面区连接,所述正面区的四周是边缘区。所述内凹式盾构机刀盘的结构形式为内凹结构、辐条与小面板复合式布置,在辐条上布置滚刀刀箱,小面板设置在正面区和过渡区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科学合理的适用于砂卵石地层的内凹式盾构机刀盘,有效的解决了盾顶超挖而造成的地面塌陷问题,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减小了刀盘扭矩,提高了掘进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42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18382.9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土含油率的测定装置,包括土样分离器、土样上盖和土样下盒,所述土样分离器的一端伸出土样上盖的顶部与土样上盖滑动连接,另一端位于土样下盒内,所述土样上盖盖于所述土样下盒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测定装置测定透明土含油率的方法:称量测定装置的重量为G1;取透明土5~10g,置于土样下盒内,称量测定装置和透明土的总重量为G2;点燃透明土,盖上土样上盖,上下拉动并旋转拉杆,待透明土燃烧完全后,称量测定装置与燃烧后剩余透明土的总重量为G3;计算土样含油率ω;重复上述步骤至少三次,并计算几次测得的含油率的平均值。本发明的测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测定快速、准确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6415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59236.6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整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对高速铁路路基基础进行加固补强,然后在高速铁路路基边坡上或地面进行加固补强。所述对高速铁路路基基础进行加固补强是在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坡脚位置原有桩基间施工多排旋喷桩进行加固补强。所述在高速铁路路基边坡上或地面进行加固补强是指在既有高速铁路路基边坡上或地面开设注浆孔,设置注浆花管,通过注浆花管注入浆液以完成加固补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科学合理、成本较低的软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整治方法,有效的控制了路基沉降,减少了路基沉降对既有路基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52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19431.9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11/00
Abstract: 一种双圆盾构土仓渣土流动特性可视化观测试验系统,包括模型土箱、缩尺双圆盾构机掘削系统模拟试验装置、均布荷载加载装置和PIV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所述模型土箱内装有透明土,上盖拆除后连接均布荷载加载装置,模型土箱附有分隔板的一端连接缩尺双圆盾构机掘削系统模拟试验装置,在模型土箱上方及侧面分别布置激光器,采用CCD照相机采集图像并通过连接计算机以控制图像采集并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所述系统进行观测试验的方法。通过本发明能有效观测土仓室渣土流场和开挖面前方土体位移场,为土体改良效果和土仓压力设定控制提供良好的试验平台,且安全和拆卸便捷、测试精度极高、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72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2425.1
申请日:2015-02-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21D1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38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密封结构,包括一侧面插接在管片上对应的防水密封垫槽中、另一侧面与和管片相邻的相邻管片的防水密封垫本体对接的防水密封垫本体;还包括加强管片与防水密封垫本体之间防水能力的第一自密封体以及加强防水密封垫本体与相邻管片的防水密封垫本体之间防水能力的第二自密封体。第一自密封体的一端与防水密封垫本体连接,以使得在受压时第一自密封体贴靠在管片上;第二自密封体的一端与防水密封垫本体连接,且连接处位于防水密封垫本体靠近相邻管片的一端。本发明加工简单、自密封效果好且成本较低;同时,在管片接头张开量较大时,不至于发生防水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1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5940.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务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轴试验通用制样与高频振动加载一体化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主体加载架、制样套件、加载套件和加载器,加载器包括音圈电机;主体加载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杆和加载顶杆,支撑板和支撑杆之间形成工作空间,加载顶杆一端连接加载器,另一端伸至工作空间内;制样套件内放置土样,加载顶杆向制样套件加载静力或表面振动;制样套件内制备完成的试样放置在加载套件内,加载顶杆向加载套件加载静力或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通过制样套件和加载套件实现了三轴试验用试样的制样与加载,操作便捷;加载器采用电动加载,可解决试样制作时压实度和质量稳定等问题,在节省人力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试验误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1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68649.8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8 , G06Q1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元体试验的有砟轨道精捣参数优化方法;本方法中,通过构建基于真三轴和高频振动的应力边界条件,模拟轨枕下方道砟单元在大机捣固、动力稳定及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试验参数范围根据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实际情况设计;考虑密实度、颗粒级配和道砟材质等道床初始质量状态,施加列车荷载和捣‑稳作业模拟荷载,分析大机维修作业中列车荷载长期作用下道砟单元的变形特性及其演化趋势,从而比选有砟轨道精捣维修的优化作业参数;本方案可针对不同起道量目标值和道床质量初始状态实现轨道几何形位恢复和道床质量状态提升的双目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2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00838.6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8/2131 , G06F18/25 , G06F30/20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1H9/00 , G01H17/00 , G01D21/02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地铁隧道车致振动数据集构建方法。首先基于现场监测设备与巡检,获得运营地铁隧道振动数据与相应的结构状态,构建实际工况‑实测振动数据集;利用数值仿真计算方法获得地铁隧道仿真振动响应数据,构建虚拟工况‑仿真振动数据集。之后,采用信号分解方法,获得实测与仿真振动子信号,并基于各子信号与影响参数的杰拉德相似系数,确定数据敏感子信号,形成敏感子信号集合。然后,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将不同工况作为条件,搭建振动数据敏感子信号生成模型,将仿真敏感子信号变为更接近实测数据的敏感子信号。最后,通过信号重构,将类真敏感子信号变为类真振动数据,并与实测振动数据融合,构建地铁隧道车致振动数据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