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造纸及综合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02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03092.1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造纸及综合利用的方法,属于生物质能源化工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植物秸秆粉碎,脱髓,筛分除杂,制备净化秸秆颗粒;(2)碱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离粗纤维;(3)用硫酸沉淀木质素和低聚木糖;用稀酸水解低聚木糖为木糖溶液并沉淀木质素;(4)固定床催化木糖脱水制备糠醛;(5)以苯酚为酚化试剂,碱为催化剂对木质素进行酚化改性;改性木质素以不同比例取代苯酚,以糠醛为交联剂,木质素、糠醛、苯酚、甲醛四元协同共聚制备木质素-苯酚-糠醛-甲醛树脂胶黏剂;(6)粗纤维素经疏解、漂白造纸。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生物质的三大组分,没有废渣和废水产生,彻底消除了造纸黑液污染环境的历史,实现了生物质秸秆的综合利用。

    提高稻壳基电容炭体积比电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265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807326.3

    申请日:2018-07-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稻壳基电容炭体积比电容的方法,属于生物质能源化工领域,采用三种方法提高振实密度,提高体积比电容;具体涉及:(1)采用脱水固炭催化剂浸渍处理,控温热解增加固定炭含量;(2)热解炭水热脱硅后,模板炭利用浸渍沥青处理,填充气化带来的微孔隙,提高振实密度;(3)用电极沥青修饰改性电容炭表面,提高导电性和振实密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不同改性处理方法制备稻壳基电容炭,提高了电容炭的振实密度、体积比电容、循环稳定性及电容炭收率。

    一种人参茎叶蛋白的提取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195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238528.0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人参茎叶蛋白的提取分离方法,属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技术领域。以人参茎叶为原料提取人参蛋白,经有机溶剂除杂过程,两次近中性缓冲液浸提过程,合并两次浸提的上清液,再经冷丙酮静置及蒸馏水重溶,冷冻干燥得到人参蛋白粉。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方法简便,提取率高;人参茎叶价格低廉,利用人参茎叶提取人参蛋白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产品可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

    改性稻壳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486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600505.5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改性稻壳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稻壳热解、脱硅、炭化、活化制备稻壳基活性炭;将沥青粉碎并制备成沥青悬浊液;将稻壳基活性炭加入到沥青悬浊液中,超声分散,加热回收溶剂,制备沥青/稻壳基活性炭混合粉末;将沥青/稻壳基活性炭混合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先低温热处理,将沥青熔融为流动态均匀扩散在稻壳基活性炭表面并渗透到孔道内部表面,再经中温固化处理制备出改性活性炭。本发明采用软炭改性硬炭、粘结细小碎屑并弥补表面缺陷的方法,为电解质构筑无障碍通道,提高体能密度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稻壳基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且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

    一种原位增强环氧树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54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1041030.2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增强环氧树脂的方法,属于生物质能源化工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木质素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对环氧树脂增强性能不稳定,增强后的环氧树脂性能还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先以稻壳为原料,制备碱木质素/硅酸钠混合溶液、纳米二氧化硅/木质素复合颗粒,脱出硅酸钠的碱木质素溶液,及原位碱催化降解液相木质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然后将它们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合成反应中的增强料,部分替代价格昂贵且有毒的双酚A,直接用于环氧树脂原位聚合。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节约资源,制备的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在环氧树脂改性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三自由度动态加载可靠性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3323247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10275396.6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三自由度动态加载可靠性试验台,旨在克服列车实际运行中轴箱轴承可靠性试验不可行的问题。其包括扭矩检测试验装置与轴箱轴承可靠性试验装置,扭矩检测试验装置与轴箱轴承可靠性试验装置采用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连接。轴箱轴承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模拟构架侧梁试验装置、三自由度振动模拟试验装置和轴箱轴承试验用轴总成。三自由度振动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振动T型横梁与横向作动器。轴箱轴承试验用轴总成螺栓固定在振动T型横梁上,模拟构架侧梁试验装置和三自由度振动模拟试验装置并列放置,三自由度振动模拟试验装置中的振动T型横梁与模拟构架侧梁试验装置中的模拟构架侧梁支撑平台的平行距离为20~40mm。

    动车组传动系轴箱轴承六自由度动态模拟加载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3323246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275311.4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传动系轴箱轴承六自由度动态模拟加载试验台,旨在克服不能在实际运行中做动车组传动系轴箱轴承可靠性试验的问题。其包括动力传动扭矩检测试验装置、T型横梁装配体与试验件装配体。T型横梁装配体安装在地基的中间,动力传动扭矩检测试验装置安装在T型横梁装配体左侧,动力传动扭矩检测试验装置与T型横梁装配体通过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连接,试验件装配体安装在T型横梁装配体的上方的地基上,试验件装配体中的模拟构架侧梁支撑平台与动力传动扭矩检测试验装置中的矩形承载平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并比T型横梁装配体中的振动T型横梁的上表面要低了50mm,振动T型横梁的上端与模拟构架侧梁支撑平台相互平行。

    动车组传动系轴箱轴承径向与轴向静态加载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333584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275157.0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传动系轴箱轴承径向与轴向静态加载试验台,旨在克服高速动车组传动系轴箱台架试验比较复杂的问题。试验台由并列设置的测试件装配体(1)和动力传动扭矩检测试验装置(2)组成。动力传动扭矩检测试验装置(2)与测试件装配体(1)采用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连接,动力传动扭矩检测试验装置(2)中的矩形承载扭矩检测装置平台(43)为铸铁结构件,它的上表面处于水平面内,底端采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地基上,测试件装配体(1)中的矩形承载测试件平台(3)的上表面处于水平面内并比矩形承载扭矩检测装置平台(43)的上表面高50mm,矩形承载测试件平台(3)与矩形承载扭矩检测装置平台(43)平行距离为20m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