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作用流量控制阀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7101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201823.6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作用流量控制阀,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上阀体2和下阀体11,其中上阀体2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安装有上阀芯1、上推力杆3和上内阀体4;下阀体11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同轴安装有下推力杆12和下内阀体10,以及嵌套安装的线圈6和隔磁套筒7;在隔磁套筒7内部、上推力杆3和下推力杆1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上极板16、磁流变弹性体8和下极板15;并设有两套进出油口。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控制磁场的强度来实现流量连续控制和开阀压力控制的双向作用流量控制阀,它不仅能够根据外部使用条件改变开阀压力的大小,而且共用一套线圈实现两个作用方向的压力控制,也可作为两个单向流量控制阀,其响应快,压力调节范围广。

    一种基于双锥形离合器的三挡电驱动装置和纯电动物流车

    公开(公告)号:CN207916546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339488.4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锥形离合器的三挡电驱动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电机设置在壳体内,并具有输出动力的驱动电机轴;输入轴常啮合齿轮与驱动电机轴固定连接;中间轴可旋转的支撑在壳体中;第一换挡花键毂固定在输出轴上;第一换挡接合套与第一换挡花键毂滑动配合;第二换挡花键毂固定在输出轴上;第二换挡接合套与第二换挡花键毂滑动配合;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啮合齿轮啮合传动;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啮合传动;一挡锥形离合器设置在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换挡接合套之间;二挡锥形离合器设置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换挡接合套之间;三挡锥形离合器设置在输入轴常啮合齿轮和第二换挡接合套之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安全防爆金属化极板内熔丝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731447U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22445985.6

    申请日:2023-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安全防爆金属化极板内熔丝保护装置,包括:底座、导电柱和固定腔;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熔丝本体,熔丝本体的表面两侧套设有套筒,且套筒与底座连接;导电柱连接在熔丝本体的两端,导电柱的一侧连接有导线本体;本实用新型利用绝缘压板底部的卡块带着导线本体进入至卡槽的内部,从而让卡块对导线本体进行固定,在熔丝本体与导线本体出现短路时,避免让导线本体掉落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增强了安全性能;通过气囊利用外界的气体,让气囊恢复至初始的状态,而气囊的推力推动移动板和固定块进行移动,从而让固定块插入至插板的内部,对盖板进行固定,对熔丝本体进行保护。

    传感探头及抑制偏振衰落的光纤干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346898U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21790447.8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探头及抑制偏振衰落的光纤干涉装置。其中,一种传感探头,包括密封腔,密封腔内设置有传感膜片、第一环形器和第一法拉第旋镜;传感膜片用于感知外界声波振动信号;传感膜片上还设有凸台以增加传感探头的灵敏度;传感膜片上设有传感光纤环,传感光纤环一端与输入光纤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环形器的第一端口相连,第一环形器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法拉第旋镜相连;第一环形器的第三端口输出感知外界声波振动信号变化的探测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智能化张力调节机构及聚丙烯薄膜金属化真空镀膜机

    公开(公告)号:CN220827457U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22446046.3

    申请日:2023-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张力调节机构及聚丙烯薄膜金属化真空镀膜机,包括侧板、支架、电缸,侧板表面安装有两组收放辊,支架表面转动连接有导向辊和支臂,支臂表面转动连接有张紧辊,张紧辊位于导向辊侧面,电缸与支架转动连接,电缸上端设有管壳,管壳内部滑接有滑块,滑块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杆,缓冲杆与支臂转动连接,管壳内部设有两根弹簧,且两根弹簧分别抵在滑块上下表面,通过导向辊和张紧辊可以对聚丙烯薄膜进行限位,电缸通过管壳和缓冲杆带动支臂转动,支臂带动张紧辊围绕导向辊转动,张紧辊撑住聚丙烯薄膜,直到聚丙烯薄膜处于绷紧状态,通过电缸实现聚丙烯薄膜张力的调整,实现自动化调节。

    混合动力汽车空调系统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30855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758990.5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合动力汽车空调系统,为克服目前存在无法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空调工作和发动机不工作时空调无法工作的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空调系统包括驱动回路、制冷回路和制热回路;制热回路的第六电磁阀(20)的A口与驱动回路的第一电磁阀(5)的P口连接,第六电磁阀(20)的P口与制冷回路的空调(11)输入端即112口连接;制热回路的第五电磁阀(19)的A口与制冷回路的第一泵(12)进液口即122口连接,第五电磁阀(19)的P口与驱动回路的第四泵(21)输出口即212口连接;第一电磁阀(5)的A口与制冷回路中的发生器(6)的605口连接,第四电磁阀(18)的A口与制冷回路中的发生器(6)的604口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