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藻水分离港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0293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33694.7

    申请日:201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水分离港,依次设置有蓝藻诱导区(1)、藻水分离区(2)、藻泥浓缩区(3)和转化存储区(4);所述蓝藻诱导区(1)设置有呈喇叭状开口的两根引导栏(5)和收集通道(6)连通,所述引导栏(5)与收集通道(6)通过闸门(7)连通;藻水分离区(2)内设置有凝藻材料给料管(8)和曝气管(9)。本发明藻水分离港就地围控、就地分离、就地转化、就地利用,藻水分离快、转化快、成本低、效率高、无臭、储存方便简捷,转化物作为有机肥直接应用于养殖、种植等完成消解循环。

    一种生态凝藻材料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09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810020707.3

    申请日:2008-02-22

    Abstract: 一种生态凝藻材料,由5~70%的天然纤维材料和30~95%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所组成。天然纤维材料选自植物纤维和/或动物纤维,天然高分子材料选自蟹壳衍生物和/或虾壳衍生物以及植物粘汁,植物粘汁在天然高分子材料组分中不少于5%。本凝藻材料均为天然物质、对人、畜、环境和水生动植物均无毒无害,且对藻类具有凝聚、吸附、缠结和网捕作用,本凝藻材料用量为0.1~10mg/L时,藻去除率达95%以上。而且絮凝得到的藻凝体抱合力强、漂浮性和滤水性好,藻泥少,后处理十分方便,可以用于暴发的海水赤潮、淡水水华的应急处理。

    一种热塑性树脂涂覆布膜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8800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116625.3

    申请日:2009-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U、TPU、PA、PC、PE、EVA、PVF、PVDF等热塑性树脂涂覆布膜材料,包括基材及其基材表面的涂层,热塑性树脂层与基材之间有底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是由PU、TPU、PA、PC、PE、EVA、PVF、PVDF等不黄变热塑性树脂一次或多次涂覆在基材表面并烘干后形成的涂层薄膜。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由含下述重量含量的原料配制而成,由60~90%热塑性树脂溶剂溶液或水分散液,10~40%功能添加剂混合物组成。该热塑性树脂涂覆布膜材料:面密度≤280g/m2,耐臭氧耐紫外(户外使用5~10年)、耐低温(-70℃)、经纬向断裂强度≥750N/cm,经纬向切口撕裂强度≥600N,剥离强度≥2400N/m,断裂伸长率≤5%,可超声波热合。

    一种生态凝藻材料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09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20707.3

    申请日:2008-02-22

    Abstract: 一种生态凝藻材料,由5~70%的天然纤维材料和30~95%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所组成。天然纤维材料选自植物纤维和/或动物纤维,天然高分子材料选自蟹壳衍生物和/或虾壳衍生物以及植物粘汁,植物粘汁在天然高分子材料组分中不少于5%。本凝藻材料均为天然物质、对人、畜、环境和水生动植物均无毒无害,且对藻类具有凝聚、吸附、缠结和网捕作用,本凝藻材料用量为0.1~10mg/L时,藻去除率达95%以上。而且絮凝得到的藻凝体抱合力强、漂浮性和滤水性好,藻泥少,后处理十分方便,可以用于暴发的海水赤潮、淡水水华的应急处理。

    一种水面油污清除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3860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6441.2

    申请日:2014-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04

    Abstract: 一种水面油污清除回收装置,包括一端连接喇叭口的矩形钢结构框架限定的油污收集处理区,在矩形通道两边的钢框上固定浮桶;一根可调节侧向排风的高压风管横跨在喇叭口两侧的挡板上;在富集区(Ⅱ)内设有浮式围栏,在浮式围栏的外侧水面下30-40cm处设有曝气管,在抽吸区(Ⅲ)设置负压抽吸管;一根横跨的喷料管向曝气区(Ⅳ)喷撒的油污吸附材料漂浮在水面上,在该水面下30-40cm处设有蛇形曝气管,回收区(Ⅴ)置放筐式提篮。本装置适用于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大规模突发性油污染的应急处理。

    一种蓝藻藻泥温堆转化有机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3596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333629.4

    申请日:2011-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藻藻泥温堆转化有机肥的方法,是将打捞的蓝藻藻泥沥水浓缩至含水量90-95wt%得到浓缩藻泥,然后向浓缩藻泥中加入浓缩藻泥质量0.1-1.5wt%的环境诱导材料,搅拌均匀后避光温堆3-5天,即转化得到有机肥。本发明方法克服了单纯堆肥发酵时间长,有效养分大量损失,存在病菌、病毒、微生物毒素积累、重金属浓缩、二次污染的问题,减少运输储存成本,节省了占地和设备投资,无害化彻底,同时解决了具有广泛资源的有机污染物规模化转化有机肥的难题。

    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10692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76357.0

    申请日:2017-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2/00 B63B2022/006 G01S1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包括中间浮筒部分和周边仿生吸附翼部分;所述浮筒部分包括浮筒外壳、以及位于浮筒外壳内的浮标终端;所述浮筒外壳由浮筒、浮筒盖形成中空壳体筒状物;所述仿生吸附翼部分包含中间浮筒转轴、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固定组件;所述吸附材料固定组件由内浮圈、外浮圈及内外圈之间不锈钢双层环状网组成;所述不锈钢双层环状网内衬吸附材料;所述中间浮筒转轴将所述浮筒转动设置在所述内浮圈上。本发明极大提高了油污跟踪准确性,确定油污团漂移轨迹,为后续油污准确应急处理提供决策;通过浮标终端的设置,从而实现远程监控浮标终端及其水下半潜油漂移轨迹跟踪探测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