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2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60016.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5D1/43 , G05D1/65 , G05D1/633 , G05D1/692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群体的货车编队决策方法,包括:1、基本场景的构建;2、仿生编队车数与排序的确定;3、计算高速公路状况相关参数;4、定义不同车辆编队跟驰模型;5、对仿生车辆编队的跟驰模型进行实时控制;6、对仿生车辆编队进行换道决策控制;7、遍历所有货车编队。本发明能够通过实时收集相应的数据,计算相应的高速公路路况参数以及相关安全风险参数,从而更新货车仿生编队的跟驰模型,并根据风险场理论进行换道决策,以减少道路拥堵状况,保证货车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提高高速公路整体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2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577751.6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总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计算方法包括建立高速离心机机舱舱内流场仿真CFD模型、设置相关参数、迭代修改换热器内侧壁与机舱舱内空气接触的壁面温度、计算载冷剂换热量、判断载冷剂平均温度是否合适以及计算机舱舱内换热器基于内侧壁摩擦产热和其与空气对流换热与载冷剂的总换热系数。该方法实现了快速计算载冷剂温度和校核换热器选型的目的;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空气摩擦产热、空气对流换热、换热器内载冷剂对流换热的耦合关联性,实现了对总换热系数的准确求解,最终为换热器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373457.1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航道施工便道的综合防渗体系,采用排桩由钻孔灌注桩和高压旋喷桩组合构成的排桩,综合防渗体系包括:靠近临航道侧的前排桩,靠近基坑侧的后排桩,在前排桩和后排桩中沿排桩延伸方向布置的主防渗墙;前排桩和后排桩的端部通过侧排桩封闭连接;主防渗墙在基坑边缘拐点处朝侧排桩方向延伸至侧排桩处;主防渗墙在基坑边缘拐点处沿垂直于主防渗墙方向向后排桩延伸,构成辅防渗墙;辅防渗墙从后排桩中穿过与基坑外侧的下游全围堰防渗墙平行搭接,且搭接区域采用高压旋喷注浆进行土体固结;主防渗墙的顶部高程低于上部结构物的底部高程,且二者之间柔性连接。本发明提升了临航道施工便道的综合防渗体系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76878.X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16/9535 , G06F16/33 , G06F16/335 , G06F16/35 , G06F16/36 , G06N5/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企业推荐方法及推荐装置、电子设备。其中,该推荐方法包括:采集与企业对象关联的至少一条新闻信息,其中,每条新闻信息至少包括:新闻导语和评论信息,基于评论信息,分析与新闻信息对应的情感标签,基于新闻导语,构建与新闻信息所指示的目标事件对应的舆情知识图谱,建立目标事件的舆情知识图谱与目标企业对象的企业知识图谱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图谱关联关系,若情感标签为正向标签,则基于图谱关联关系输出企业推荐名单。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没有根据舆情考虑对其他关联企业产生的影响,导致推荐的企业名单不符合招商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6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492603.8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大理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洱源分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屠劲林 , 李国庆 , 王森 , 张晓朝 , 刘宇 , 杜雨晨 , 向念文 , 蒋贲 , 张时 , 杨英 , 刘吉辰 , 高跃 , 张伟 , 陈文吉 , 陈志才 , 冯标 , 王超群 , 王寿福 , 李科杰 , 魏定生 , 张永纯 , 杨翠玲 , 袁晨晨 , 聂家谊
IPC: G06F30/10 , G06Q50/06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力发电机屏蔽作用的集电线路绕击闪络率计算方法,属于风电场集电线路雷电防护领域。所述方法首先获取风电场集电线路的相关地形参数和线路参数以及风力发电机的结构数据,然后计算风力发电机的雷击保护半径,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集电线路是否处于风力发电机的屏蔽范围内,对未被风力发电机屏蔽的集电线路部分采用三维电气几何模型计算绕击闪络率,最后分析高海拔山区风电场集电线路雷电绕击的闪络率。本发明在计算集电线路直击雷的绕击闪络率时,考虑了集电线路所处海拔高度以及风力发电机屏蔽作用的影响,使得风电场集电线路绕击闪络率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52939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19812.1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国庆 , 屠劲林 , 刘庭 , 王森 , 张晓朝 , 杨英 , 叶林 , 王超群 , 蒋贲 , 向念文 , 刘吉辰 , 杨劲 , 谢伟 , 张伟 , 王启江 , 王寿福 , 陈志才 , 杜雨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山区风电场集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估算方法,属于风电场集电线路雷电防护领域。所述方法首先获取风电场集电线路区域内部沿线的地形高度数据,然后采用三维电气几何模型建立风电场集电线路的绕击跳闸率计算模型和的规程法建立集电线路的反击跳闸率计算模型,最后分析高海拔山区风电场集电线路直击雷的跳闸率。本发明在计算集电线路直击雷的绕击跳闸率时,考虑了山区高海拔地形因素以及高海拔环境对绝缘子闪络的影响;此外,通过考虑地形因素下导地线高度差异建立地形对集电线路的反击跳闸率关系,更加准确的计算高风电场集电线路直击雷跳闸率的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52853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843159.2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异地层非等径双圆弧基坑的组合支护结构。在非等径双圆弧段基坑内设有双圆弧支护机构,双圆弧支护机构包括双圆弧连续墙和三层以上环形支撑机构,环形支撑机构的层内之间采用内环连接梁和一对相互垂直的直撑梁机构连接,使内圆弧支撑梁、外圆支撑梁之间构成应力传递通道,一方面对双圆弧段基坑侧壁的应力起到合理分配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控制环形支撑机构的变形,环形支撑机构之间采用立柱机构轴向贯穿连接,增强了双圆弧支护机构的整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22079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352887.3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M7/4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型三电平变流器直流侧电容容值的设计方法,根据最大中点电压的波动情况,确定直流侧电容容值。考虑到开关器件发生开路故障,首先应辨别T型三电平变流器发生开路故障的桥臂,然后将发生开路故障桥臂上所有开关器件的驱动信号关闭,在此基础上确定最大中点电压波动系数,最后得到直流侧电容容值。该设计方法使得大量容值较大的直流侧电解电容可以用容值较小的薄膜电容代替,减低成本,减轻体积和增强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3917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43067.6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M7/4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调制实现五相三电平中点钳位型变流器中点电压平衡的方法,所述混合调制基于CBPWM调制和VSVPWM调制,所述方法包括,首先采集五相三电平变流器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并重新排列输出电压的大小,然后提出可能的CBPWM调制策略,确定各相电平序列,在此基础上,结合伏秒平衡原则、中点电压平衡的条件和各相三个电平的占空比之和等于1,求得CBPWM调制策略下的占空比模型和所有平衡区域,同时,为了实现在CBPWM调制策略下不平衡区域的中点电压平衡,引入VSVPWM调制策略,并求得占空比模型,最后,根据占空比模型,计算出双调制波,将其与载波比较,以生成特定的PWM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0469380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133194.7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它是由以下配比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聚苯硫醚树脂40~70份,接枝改性聚苯硫醚10~30份,碳纤维15~30份,成核剂0.5~1份,抗氧化剂0.5~1份。将聚苯硫醚树脂,接枝改性聚苯硫醚,成核剂,抗氧化剂用高速混合机混合后,所得物料和碳纤维一起加入密炼机进行混炼制得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耐冲击性能好,以及良好的耐溶剂性、耐高温性能和阻燃性能好,可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船舶、汽车、电子电气等领域,作为零部件的原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