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3781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11645.1

    申请日:2009-05-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固体催化剂。提供一种适用于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活性、较高选择性和成本较低的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一种活性组分及至少一种添加组分组成,所述活性组分是镍的氧化物,所述添加组分选自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的氧化物;添加组分和活性组分的原子比是0.2∶1~0.03∶1。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溶解后,加入无机金属盐和沉淀剂,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水热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将烘干后的固体升温到300~500℃,焙烧,造粒。丙烯收率可达15%以上。

    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0612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10141757.8

    申请日:2006-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长链烷烃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大孔径高活性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为杂多酸、加氢组分和载体,载体为多孔性耐热无机材料,杂多酸为H3PW12O40·nH2O,H3PMo12O40·nH2O,H4SiW12O40·nH2O或H4SiMo12O40·nH2O,加氢组分为过渡金属元素,按质量百分比杂多酸20%~70%,加氢组分1%~20%,余量为载体。制备时按配比选择无机耐热材料颗粒载体作为催化剂载体,配制加氢组分的金属盐水溶液,浸渍载体;将液-固分离后的固体物烘干,焙烧;配制杂多酸水溶液,浸渍制得的固体物,静置,烘干,焙烧。

    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开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5950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141934.2

    申请日:2006-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开工方法,涉及含硫有机物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开工方法。在配制的Mo-Ni-P-O水溶液中加入有机添加剂,制得无机-有机混合溶液,以混合溶液浸泡γ-Al2O3载体颗粒;干燥后即成最终催化剂。催化剂的开工方法为:导入氢气后直接升温至180℃时,再导入含硫反应原料,随后系统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制备的催化剂无需进行预硫化,在开工升温过程中反应物-氢气和含硫有机物可使催化剂自动还原硫化。省去催化剂焙烧步骤,既可节省热能和设备,又可缩短制备周期。且催化剂制备过程无污染环境的排放物。而开工程序则省去催化剂预硫化,既可缩短开工周期,又可避免贮存和使用易燃有毒的有机硫化剂。

    一种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固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9389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144121.3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固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固体催化剂。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性能较好的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固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料和添加剂,主料为磷钼杂多酸碱金属盐-氧化镍复合材料或磷钼杂多酸碱土金属盐-氧化镍复合材料。将柠檬酸配成水溶液,加入碱金属碳酸盐溶液或碱土金属碳酸盐溶液,加入六水合硝酸镍,加H3PMo12O40溶液至胶状,烘干得泡沫状固体,研磨,焙烧,造粒。或将柠檬酸配成水溶液,加入六水合硝酸镍搅拌至胶状,烘干得泡沫状固体,研磨,焙烧得纳米氧化镍,加到H3PMo12O40溶液中,搅拌下加入碱金属碳酸盐溶液或碱土金属碳酸盐溶液,蒸干,研磨,焙烧,造粒。

    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08359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009272.8

    申请日:2007-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长链烷烃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大孔径、高活性的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杂多酸、加氢组分和载体,载体为多孔性耐热无机材料,加氢组分为双金属混合物,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催化剂各组分的含量中杂多酸为20%~70%,加氢组分镍与钴总含量以单质计为5%~20%,其中钴与镍的含量比为1/10~3/5,余量为载体。选择催化剂载体;配制加氢组分的金属盐水溶液;用金属盐水溶液浸渍载体,将液-固分离后的固体物烘干,焙烧;配制杂多酸水溶液;用杂多酸水溶液浸渍含镍和钴的固体物,静置,烘干,焙烧。

    一种氧化态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开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03749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610135432.9

    申请日:2006-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氧化态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开工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炼油工艺中有关氧化态加氢裂化催化剂。提供一种在采用现有的加氢裂化催化剂条件下,无需进行催化剂的预硫化的氧化态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开工方法。将氧化态加氢裂化催化剂装入反应器;通氮气置换反应器中及反应器管线中的空气,反应系统提升压力至加氢裂化反应所需压力;气流稳定后切换氢气,氢气流量稳定后再提升催化剂床层的温度至所需催化剂还原温度,恒温,将床层温度调整至加氢裂化反应所需温度,将氢气调至加氢裂化反应所需流量;切入反应烃原料。无需再外加硫化剂对氧化态的催化剂进行预硫化,避免由预硫化带来的问题,且部分还原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加氢裂化活性。

    一种小晶粒Y型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18C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01135685.5

    申请日:2001-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先按1Al2O3∶(10-20)SiO2∶(12-18)Na2O∶(150-450)H2O的摩尔配比,在0-40℃下制备硅铝溶胶,陈化后得到晶化导向剂;然后按1Al2O3∶(5-20)SiO2∶(2-5)Na2O∶(200-600)H2O的摩尔配比,在0-40℃下制备反应硅铝胶;反应硅铝胶中导向剂的添加量以Al2O3计,占合成体系中总Al2O3量的10mol%。将反应硅铝胶转入压力釜中,密封后在90-110℃下静态晶化15-60小时。由于原料的混合过程均在低温下进行,且先混合硅源和碱,所以可形成更多更小的晶核,分子筛平均晶粒尺寸小于300nm。

    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35309C

    公开(公告)日:1997-07-02

    申请号:CN94117229.5

    申请日:1994-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催化剂,所说的催化剂含有一种碱土金属氧化物,还含有一种由一体以上(含一种)稀土金属组成的氟氧化物,所说的碱土金属为Mg、Ca、Sr、Ba,所说的稀土金属为La、Sm、Y,氟氧化物在催化剂中的含量是5%~95%。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乙烷氧化脱氢性能,特别是生成乙烯的选择性高,能在高空速下反应,不使用稀释气,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性能稳定,寿命长。

    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30377C

    公开(公告)日:1995-11-29

    申请号:CN92110008.6

    申请日:1992-08-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氟化物为主的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催化剂。所说的催化剂由一种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氟化物和一种稀土金属的氧化物或氟化物组成。碱土金属是钡,稀土金属是镧,氟化物在催化剂中的含量是50%~96%,本发明的催化剂有优良的乙烷氧化脱氢催化性能,特别是生成乙烯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并能在高空速下反应,反应条件较温和。

    甲烷氧化偶联制碳二烃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100669A

    公开(公告)日:1995-03-29

    申请号:CN94107757.8

    申请日:1994-06-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甲烷氧化偶联制碳二烃催化剂,含碱土金属化合物及稀土金属氟氧化物,稀土金属氟氧化物的含量为95%~5%。将稀土金属的氟化物和氧化物按氟氧摩尔比1∶1的比例混合研磨均匀,用去离子水调成糊状,经烘干,压制及焙烧后制成氟氧化物。将计量的稀土金属氟氧化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混合研磨均匀,压制成型并焙烧后制成40~80目的催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用于甲烷氧化偶联制碳二烃,反应产物中乙烯的选择性高于乙烷,性能稳定,寿命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