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6647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02503.7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6 , Y02P10/218
Abstract: 一种再生铝合金除铁的方法,先将精炼剂、硼砂分别研磨,按待处理铝合金的质量百分比称取0.15?0.25%的精炼剂和0.2%?0.8%的硼砂,分别用铝箔纸包住放入烘箱,升温到200℃?250℃,保温2?3h;待铝合金熔化扒渣,在铝合金熔液温度720℃?740℃时,用钟罩压入精炼剂,保温5?10min后扒渣;在铝合金熔液温度680℃?760℃时,压入硼砂待反应完成后扒渣;保温静置30?90min,待其空冷。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于控制,熔剂化学稳定性好,有害气体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52173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477856.3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22D17/00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四工位洁净取注浆机,其特征是包括一个机架(1)、一个回转动力组件(2)、一个回转支架(3)、四组结构相同的升降取料机构,回转动力组件(2)固定在机架(1)顶端,回转支架(3)设置在回转动力组件(2)的输出轴(26)上,四组升降取料机构分别安装在回转支架(3)的四个固定安装块(32)上。本发明能够连续、高效、洁净的进行半固态浆料的取注,有效的提高了半固态金属加工的工作效率和保证浆料在取注过程中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3502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334834.1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续合成碳纳材料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加料器、喷嘴、合成炉反应室、收集仓、第一沉积器、第二沉积器、第一水封、第二水封等,合成炉反应室的顶部安装加料器和喷嘴,合成炉反应室和收集仓相连,收集仓通过第一阀门经管道连通到第一沉积器,再经管道连通到第一水封;收集仓通过第二阀门经管道连通到第二沉积器,再经管道连通到第二水封。本发明采用两套出料系统,可实现碳纳米管产品的连续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对比于普通方法生产的相互缠绕严重的碳纳米管,本发明合成的碳纳米管的可分散性大幅提高,因此有利于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2174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7904.9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熔体取注装置,属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一罐体组件(1)、一活塞杆组件(2)、一外套管组件(3),其中外套管组件(3)固定在罐体组件(1)的罐体端盖(113)上,活塞杆组件(2)设置在外套管及罐体(11)的中心线上。本发明能够高效、洁净的进行金属熔体的取注,有效的提高了半固态金属加工的工作效率和保证金属熔体在取注过程中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52173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7856.3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22D17/00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四工位洁净取注浆机,其特征是包括一个机架(1)、一个回转动力组件(2)、一个回转支架(3)、四组结构相同的升降取料机构,回转动力组件(2)固定在机架(1)顶端,回转支架(3)设置在回转动力组件(2)的输出轴(26)上,四组升降取料机构分别安装在回转支架(3)的四个固定安装块(32)上。本发明能够连续、高效、洁净的进行半固态浆料的取注,有效的提高了半固态金属加工的工作效率和保证浆料在取注过程中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52173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7774.9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22D17/00
Abstract: 一种半固态加工生产线,其特征是依次由熔炼炉、金属熔体取注机、半固态浆料制备装置、挤压成形设备构成。本发明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连续、高效地进行半固态加工作业,批量生产能力获得提高,实现金属半固态成形制件的大批量生产,同时避免了操作者劳动强度大、人为干预致使工艺不稳定等不利因素,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工艺设计以及流程布局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整个生产线上的各设备能协调一致地工作,能连续、稳定、安全、准确地完成金属半固态加工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343502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34834.1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续合成碳纳材料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加料器、喷嘴、合成炉反应室、收集仓、第一沉积器、第二沉积器、第一水封、第二水封等,合成炉反应室的顶部安装加料器和喷嘴,合成炉反应室和收集仓相连,收集仓通过第一阀门经管道连通到第一沉积器,再经管道连通到第一水封;收集仓通过第二阀门经管道连通到第二沉积器,再经管道连通到第二水封。本发明采用两套出料系统,可实现碳纳米管产品的连续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对比于普通方法生产的相互缠绕严重的碳纳米管,本发明合成的碳纳米管的可分散性大幅提高,因此有利于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1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04345.7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全自动连续生产晶须状碳纳米管的合成装置,其特征是由雾化器(1)、刮料环(2)、炉体(3)、加热装置(4)、上密封阀(5)、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下密封阀(8)、第三阀门(9)、第四阀门(10)、料车(11)、第五阀门(12)、连接仓(13)、真空仓(14)、第六阀门(15)、盖板(16)、气流输送系统(17)、真空包装系统(18)、真空泵(19)、排气管(20)组成。本发明的碳纳米管合成装置可生产非常直的晶须状碳纳米管,这使得碳纳米管的分散易于进行,从而为工业化应用碳纳米管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880896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28566.8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6K19/067 , H02J17/00
Abstract: 一种无线充电超薄有源电子标签,由射频识别器、无线能量接收天线、绝缘隔膜、能量转换电路、超薄锂离子电池、封装材料组成;能量转换电路、无线能量接收天线、射频识别器依次分别放置在超薄锂离子电池面板上,无线能量接收天线和超薄锂离子电池之间还放置有绝缘隔膜;无线能量接收天线与能量转换电路连接,能量转换电路与超薄锂离子电池连接,超薄锂离子电池连接到射频识别器;射频识别器、无线能量接收天线、绝缘隔膜、能量转换电路、超薄锂离子电池整体封装在封装材料中。本发明厚度不超过1.2mm,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可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可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
公开(公告)号:CN10286917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31050.9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5B4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功率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光强全自动无级调节系统,该系统包括测量模块,电源模块,补偿模块和控制模块,采用了可调节光强的电源模块,利用测量模块、补偿模块和控制模块构成反馈系统,对光强的调节实现自动控制,整个系统对光强的控制精度不受系统中配件(比如灯)的更换而受影响,系统可自动实现准确光强的控制。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大功率高压气体放电灯的输出光强可调,且对光强值和光强稳定性有精确要求的场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