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36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5761.0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32B27/30 , B32B27/20 , B32B9/00 , B32B9/04 , B32B7/12 , C08J5/18 , C08L29/04 , C08K9/02 , C08K3/22 , C08K3/08 , D06M11/155 , A41G1/00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热红外特性仿生叶片及其制备方法。该仿生叶片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为近红外高反层、复合吸附层、纤毛对流层。近红外高反层由元素掺杂铬绿与亲水高分子聚乙烯醇(PVA)复合而成,模拟天然植物叶片光谱;复合吸附层选用活性炭纤维布为基体,并通过浸渍法吸附金属氯化盐;利用磁场诱导磁性粒子运动,促使表面纤毛定向生长,以此制备纤毛对流层。采用有机胶黏剂将近红外高反层、复合吸附层、纤毛对流层组装得到该仿生叶片,其具有优异的低热红外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64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24014.0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紫外屏蔽壳层结构的乏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乏氧微球壳层由SiO2和紫外屏蔽功能物质共同组成,其比例为1:(0.05~0.1),壳层厚度为10~30nm,具有可见光透明和隔氧双重功能。乏氧微球内核由树脂基体、乏氧功能填料和染料分子共同组成,内核直径为200~500μm,其中乏氧功能填料由阻氧剂、耗氧剂和单线态氧捕获剂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乏氧功能填料总含量为树脂基体质量的0.1~1%,染料分子为树脂基体质量的0.1~0.5%。这种具有紫外线屏蔽壳层结构的乏氧微球能够为有机染料提供滤紫外线辐射的乏氧环境,能够有效提高有机染料在太阳光辐照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25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64204.X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编码与LFNN模型的教学资源动态分配系统,该系统基于控制论模型,包括专业教师与智能控制模块形成的控制者模型,以及知识编码系统、学情管理系统和教学计划系统三个子系统形成的被控制对象模型。本发明通过将知识编码引入教学,将教学内容转变为可量化的数据,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建立基于控制论模型的线上线下智慧教学系统,可精准分析学生整体与个体的过程性学情,实时调整基于科学记忆法的教学计划和个性化自主学习计划,以数据智能驱动教学,推动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310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694452.7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H01L31/048 , H01L31/049 , H01L31/052 , H01L31/054 , B29B7/28 , B29D7/01 , B32B7/12 , B32B27/08 , B32B27/20 , B32B27/30 , B32B27/32 , B32B27/36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自降温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辐射自降温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由底面的绝缘阻隔层、中间粘结层和上表面的8~14μm红外选择性辐射功能层构成;其中其中含氟功能组合物由8~14μm红外选择性辐射纳米功能组合物和含氟聚合物组成,含氟聚合物质量为含氟功能组合物总质量的20%~80%;8~14μm红外选择性辐射纳米功能组合物由纳米二氧化硅、稀土硅酸盐化合物和钼酸盐化合物按照质量比例1:(0.5~2):(0.5~2)组合而成。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背板膜具有优异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太阳光反射性能、导热性能和红外选择性辐射自降温功能,在降低电池背板温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整体光电转换效率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75052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3229.9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K5/56 , C08L23/08 , C08L33/12 , C08F220/14 , C08F222/14 , C07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近红外光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采用稀土有机配合物作为选择性光热填料,采用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聚合物基体材料;所述稀土有机配合物的通式为RMmNn,其中:R表示镱或钕;M表示羧酸类有机配体,m=0‑4;N表示共轭类有机配体,n=0‑4。本发明还公开了选择性近红外光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也即通过物理方法和/或化学方法将选择性光热填料和聚合物基体材料混合制备得到。其中,聚合物基体材料为100份,物理方法混合时光热填料为0.1‑50份,化学方法混合时光热填料为0.1‑20份。本发明有效降低了选择性光热填料的成本,有利于选择性光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12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98530.3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7/12 , C08G59/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63/00 , C08G59/5033 , C08G59/504 , C08K3/04 , C08K3/22 , C08K2003/2275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响应自修复涂层,由环氧树脂、第一胺类固化剂、第二胺类固化剂和光热填料组成;其中,环氧树脂为100份,第一胺类固化剂和第二胺类固化剂的胺基摩尔比为1:0-1:4,光热填料为0.01-2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该近红外光响应自修复涂层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调节不同胺类固化剂的配比实现对环氧树脂交联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控制;通过掺杂光热填料,使制得的自修复涂层具有近红外照射下良好的生热效果,在近红外光光强密度低于1.5W/cm2的条件下即可实现涂层低功率下的快速修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