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44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6560.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细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宏基因组溯源分析方法,其步骤为:步骤一、构建MGEs数据库;步骤二、构建非冗余蛋白质集合;步骤三、使用Reads Mapping的方法对非冗余蛋白质集合进行MGEs信息注释,获取MGEs物种溯源信息;步骤四、通过筛选并去除冗余后构建MGEs物种溯源数据库;步骤五、对MGEs物种溯源数据库封装,搭建分析平台;步骤六、采集环境样品进行DNA抽提建库,用I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获取原始数据;步骤七、原始数据使用FastQC进行质控并去除人类基因组污染,获取质控数据Cleandata;步骤八、质控数据输入分析平台,获取MGEs物种溯源丰度表。本发明大大提高了MGEs分析的速度以及准确性,实现了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MGEs物种溯源的快速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21403.0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追踪土传植物致病菌传播耐药基因的荧光标记方法,通过荧光标记技术、乳糖操纵子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结合,在植物致病菌基因组中glms基因后插入调节基因(lacI)和红色荧光基因;将含有LacI阻遏蛋白结合位点的lacZ启动子区域与绿色荧光基因的多重抗性可转移质粒转入至植物致病菌,植物致病菌仅红色荧光表达。通过植物致病菌跨种属传播ARGs评估方法,供体菌株体内抗性质粒转移至受体菌株,质粒荧光表达抑制解除,通过荧光显微镜和高通量流式细胞仪可进行分选回收。这种方法能追踪区分供受体菌株,有利于评价土传植物致病菌与ARGs的互作机制,为土传病害阻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09960.0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69 , C12Q1/689 , G16B30/00 , G16B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16SrRNA扩增子测序检测土壤致病细菌生物污染的方法,其包括步骤为:步骤一、构建土壤非冗余致病细菌数据库;步骤二、完成对土壤/植物样品DNA的提取;步骤三、完成样品的16S rRNA基因测序,获得测序下机数据;步骤四、采用DADA2分析流程封装土壤非冗余致病细菌库,获得代表性序列;步骤五、将代表性序列与土壤非冗余致病菌数据库比对注释致病细菌,得到最终的ASV物种表,通过R语言对ASV物种表中不同样品的致病细菌组成、多样性特征等进行可视化作图。本发明能快速、精准检测致病菌,且不易受到样品污染的影响,可而可实现快速、全面、准确检测致病菌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74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810385573.9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P1/04 , C05F17/20 , C05G3/00 , A01G24/20 , A01G24/15 , A01G24/22 , A01G31/0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复合微生物育苗基质,该功能性复合微生物育苗基质是在以酒槽、牛粪堆肥、蛭石为原料组成的育苗基质中接种微生物NJHR92和NJQL‑A6后经发酵制成;菌株NJHR92,分类命名为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6629;菌株NJQL‑A6,分类命名为皮氏罗尔斯通氏菌,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6628。本发明还公开了功能性复合微生物育苗基质在培育瓜果蔬菜类作物幼苗中的应用。本发明功能性复合微生物育苗基质不仅为植物提供生长的介质和养分,促进植物生长,还具有防控病害的作用,增加种子出苗率,培育出优质的种苗,增强幼苗的适应性,增强其移栽至大田后生长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0379431.1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罐装堆肥腐熟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t时刻图像数据;S2、预处理;S3、基于S2获得的数据,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堆肥图像特征提取得到255维的特征向量;S4、将S1中热成像图颜色直方图数据同S3中图像特征提取卷积神经网络输出的特征向量组合在一起形成堆肥实时特征,并归一化处理;S5、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进行预测;S6、输出判断结果。采用本方法基于温度、外观的实时检测堆肥状态的方法结果准确、操作难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39648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433174.X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温秸秆降解细菌B‑8,分类命名为土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于2019年3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17301。本发明细菌B‑8能在CMC‑刚果红培养基上产生降解圈,能在以农作物秸秆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细菌B‑8能产生有关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类,将农作物秸秆中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实现高温条件下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验表明,水稻秸秆接种B‑8菌剂后,75℃、170 r/m液体发酵培养7d,水稻秸秆的降解率为17.67%。本发明还公开了细菌B‑8在降解农作物秸秆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53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03070.7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丝氨酸与有益菌配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应用,采用灌根法将环丝氨酸与有益菌施入土壤;其中,有益菌为菌株NJQL-A6,分类命名为皮氏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pickettii),2012年9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6628。本发明通过资源调控的方式可以增强有益菌抑制土传青枯病的能力,同时施用有益菌和环丝氨酸,以环丝氨酸作为资源物质,不仅能够促进有益菌生长,还能显著提高有益菌对青枯菌的抑制能力,从而减少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防控番茄土传病害。
-
公开(公告)号:CN10529636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510713680.6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草酸青霉菌NJDL‑03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NJDL‑03属于草酸青霉菌,于2015年7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1061。草酸青霉菌株NJDL‑03能显著提高羟基磷灰石的溶解度,释放出的大量磷酸根离子(PO43‑),沉淀环境中Pb2+,生成极易沉淀及十分稳定的羟基磷灰石铅[Pb10(PO4)6(OH)2],降低铅在环境中的有效性,从而修复铅污染的环境。由该菌株NJDL‑03进行固体发酵制得的草酸青霉菌肥在提高羟基磷灰石的溶解度,修复土壤铅污染及提高石灰性土壤磷素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的应用上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88351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330756.0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菌液按照质量体积比1:10~1:20g/mL混合,置于摇床振荡器中振荡使生防菌吸附在生物质炭上,将上述混合悬液以灌根方式接种到移栽1~2周后的番茄苗根际。生防菌为菌株T-5,其分类名称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生防菌菌液的浓度为1×108~1×1010cfu/mL。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并提高生防菌在根际定殖的能力;生物质炭能够吸附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效营养成分,抑制青枯菌的生长;吸附青枯菌,显著降低青枯菌的浓度,并有效限制青枯菌的趋化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77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62276.2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91 , A01N63/00 , C12N7/00 , C12N2795/00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防治土传青枯病的噬菌体及其应用,该株茄科劳尔氏菌专性噬菌体NN‑P42,于2018年3月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102,分类命名为Podoviridae phage。利用该病原菌特异性噬菌体进行生物防治,能够高效裂解细菌使其死亡,且对环境没有毒性;特异性强,不会破坏其他正常菌群,可保持土壤微生物平衡。本发明的噬菌体能够特异性裂解青枯病病原菌,可用于番茄土传青枯病的防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