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11727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34910.X
申请日:2002-10-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36 , Y02A50/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混配方法。尤其以印楝素与抗生素杀菌剂为主要原料进行混配。本发明的混配杀菌剂可加工成乳油、可湿性粉剂、油悬浮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微胶囊剂。混剂使用方便,提高了防治效果,对人畜和生态环境安全,是一类适于推广使用的混配杀菌剂。
-
公开(公告)号:CN1411723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34906.1
申请日:2002-10-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36 , Y02A50/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混配方法。尤其以印楝素和新烟碱类杀虫剂为主要原料进行混配。混配制剂利用印楝素与某些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来克服害虫的抗药性,并扩大药剂的使用范围,延长药剂的持效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08419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304511.1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63/30 , A01N43/60 , A01N43/70 , A01N37/26 , A01N47/12 , A01N57/20 , A01P21/00 , A01P13/00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杂草对除草剂吸收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丛枝菌根真菌在促进杂草对除草剂吸收或制备促进杂草对除草剂吸收的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与杂草建立共生关系,利用共生结构增加杂草与施用于杂草根部的除草剂的接触面积;丛枝菌根真菌自身也能够吸收除草剂,然后利用其与杂草的共生结构将除草剂转入杂草体内;丛枝菌根真菌也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改变杂草根部的环境,以促进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杂草对除草剂吸收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除草剂的利用、减少除草剂用量和降低除草剂对农田的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122257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97431.6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77/32 , C07D417/12 , A01N43/78 , A01P7/00 , A01P7/02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含砜杂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通式如(I)所示。所述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虫杀螨活性和一定的杀菌活性,对作物安全,能广泛用于害虫、害螨、及某些病害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10841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04511.1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63/30 , A01N43/60 , A01N43/70 , A01N37/26 , A01N47/12 , A01N57/20 , A01P21/00 , A01P13/00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杂草对除草剂吸收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丛枝菌根真菌在促进杂草对除草剂吸收或制备促进杂草对除草剂吸收的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与杂草建立共生关系,利用共生结构增加杂草与施用于杂草根部的除草剂的接触面积;丛枝菌根真菌自身也能够吸收除草剂,然后利用其与杂草的共生结构将除草剂转入杂草体内;丛枝菌根真菌也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改变杂草根部的环境,以促进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杂草对除草剂吸收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除草剂的利用、减少除草剂用量和降低除草剂对农田的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0347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02944.3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63/30 , A01P21/00 , A01G13/00 , A01G17/00 , A01G22/05 , A01G22/20 , A01G22/22 , A01G22/35 , A01G22/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丛枝菌根真菌在促进作物对农药吸收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与作物建立共生结构,增加作物与施用于作物根部的农药的接触面积;丛枝菌根真菌自身也会吸收农药,并将农药转化至作物的体内;丛枝菌根真菌还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改变作物根部的环境,以促进作物对农药的吸收,使得农药在作物中的含量也显著提高,进而增加农药的利用率;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作物对农药吸收的制剂,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的优点;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丛枝菌根真菌在促进作物对农药的吸收、提高农药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减少农药的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488367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510102214.0
申请日:2005-12-05
Applicant: 佛山市南海区绿宝生化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刺桐姬小蜂虫害的农药主剂及其制成的制剂。其主剂是主要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有效成分的混合物:喹硫磷为5.0-40.0%,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0.1-10.0%,用该主剂制成乳油、微乳剂、水乳剂的杀虫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或渗透性及一定的触杀等作用,具有对刺桐姬小蜂高效特效、对人畜低毒的特点,能够防治各个龄期的害虫,杀灭彻底,对环境污染少,生产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0488366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510102211.7
申请日:2005-12-05
Applicant: 佛山市南海区绿宝生化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刺桐姬小蜂的农药主剂及其制成的制剂。其主剂是主要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有效成分的混合物:喹硫磷为5.0-40.0%,灭多威为1.0-30.0%,用该主剂制成乳油、微乳剂、水乳剂的杀虫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及一定的触杀等作用,具有对刺桐姬小蜂高效特效、对人畜低毒的特点,能够防治各个龄期的害虫,杀灭彻底,对环境污染少,生产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1223888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25903.X
申请日:2008-01-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狭叶金粟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狭叶金粟兰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破碎提取法、水蒸汽蒸馏法或萃取法提取得到,同时公开了所述提取物在制备杀虫剂和杀菌剂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将狭叶金粟兰变废为宝,制备成一种具有优良杀虫、杀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防病虫效果显著,且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