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778152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20318482.6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B02C1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噪声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隔声套,该隔声套包括隔声套内层(1),内层吸声抹面料层(2),敷设在隔声套内层(1)之上;金属泡沫铝板层(3),敷设在内层吸声抹面料(2)之上;外层吸声抹面料层(4),敷设在金属泡沫铝板层(3)之上;隔声套外层(5),敷设在外层吸声抹面料之上(4),该用于降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噪声的隔声套是一种结构紧凑、实施方便、费用较低、降噪效果良好的低噪声隔声套,采用一种质量轻、耐高温、降低空腔噪声、可回收利用的金属泡沫铝板层构成该球磨机隔声套的填充材料,可使球磨机噪声降低12dB~20dB(A),有利于运行人员安全保护和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201852083U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20611119.X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 Y02P20/134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与太阳能辅助的燃煤电厂加热器系统,用于降低发电耗煤量,减少环境污染。其技术方案是:加热器系统构成中包括加热器和并联辅助系统,所述并联辅助系统由生物质气化装置与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场并联组成,其工质出口经并联辅助系统蒸汽出口阀接加热器的蒸汽入口,其工质入口经并联辅助系统疏水入口阀接加热器的疏水出口。本实用新型利用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加热给水,减少了加热器汽轮机侧抽汽量,在维持机组发电量不变的情况下,使煤耗量明显减少,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单一燃煤电厂的高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622062U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21807391.9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3D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学的带襟翼风力机叶片结构,属于风力机叶片结构优化技术领域。该结构基于NACA0018翼型和长耳鸮翼型,包括仿生翼型主体(1)和格尼襟翼(4),仿生翼型主体包括吸力面(2)和压力面(3)。吸力面(2)位于仿生翼型主体的顶部,吸力面(2)的型线由NACA0018翼型上型线构成。压力面(3)位于仿生翼型主体的底部,压力面(3)的型线由长耳鸮翼型下型线构成。格尼襟翼(4)设置于所述仿生翼型主体的尾端。所述的格尼襟翼位于仿生翼型尾缘处,起始宽度d为翼型弦长的0.2%,襟翼高度h为翼型弦长的2%,襟翼与所述仿生翼型主体尾端上型线切线之间的夹角为100°。该仿生叶片可以提升叶片升力并降低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219412778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20225443.5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雄安创新研究院
IPC: F03D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学的风力机叶片结构,属于风力机叶片结构优化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NACA0018翼型主体(1)和仿灰鲭鲨尾鳍型线襟翼(4),NACA0018翼型主体包括吸力面(2)和压力面(3)。吸力面(2)位于NACA0018翼型主体的顶部,压力面(3)位于NACA0018翼型主体的底部。仿灰鲭鲨尾鳍型线襟翼(4)设置于所述NACA0018翼型主体的尾端。所述的仿灰鲭鲨尾鳍型线襟翼,起始宽度d为翼型弦长的0.2%,襟翼高度h为翼型弦长的2%,襟翼起始段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该仿生叶片可以增大吸力面和压力面之间的压力差,能够在阻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提升叶片升力,改善风力机气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6975328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23042709.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学的轴流风机叶片结构,所述的基于仿生学的轴流风机叶片结构包括典型的轴流风机Clark Y叶型叶片主体1和鲸鱼尾鳍状尾缘4。所述的鲸鱼尾鳍状尾缘结构位于基础翼型87%~95%弦长之间。所述的鲸鱼尾鳍状尾缘结构高度为叶片翼型弦长的7.17%~9.84%,所述鲸鱼尾鳍锯齿形状采用正弦曲线结构,所述的正弦曲线锯齿的高度为翼型弦长的0.90%~1.10%。本发明可实现增大叶片吸力面2与压力面3的压差,因此可提高轴流风机叶片的做功能力并改善风机性能。此外,还可有效降低传统垂直尾缘襟翼导致的较大声压级。
-
公开(公告)号:CN214604121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22316216.2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B25B2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嵌式轴承拆卸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嵌式安装的轴承损坏后,轴承难以拆卸的问题。拆卸装置包括拆卸轴承的拆卸结构,所述的拆卸结构至少包括两片与轴承直接接触的拆卸板及两片连接可移动拆卸板的连接板,所述的拆卸板的横向间距根据所拆卸的轴承直径进行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型号轴承的拆卸;所述径向可调拆卸板的末端卡针可通过调整夹角和轴承保持架内凹部位配合;所述的连接可移动拆卸板的连接板可根据工装高度进行调节,最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板实现轴承拆卸。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内嵌式轴承的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207247318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1310397.X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24C1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人造龙卷风原理的厨房油烟处理装置,包括旋流罩和烟道;所述旋流罩包括旋流罩本体,所述旋流罩本体周侧切向设置有多个导风管,多个所述导风管用于通过送风机给所述旋流罩本体内送风使其内部至下方外侧形成旋转的屏蔽射流;所述烟道呈斜Z型,其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上设置有烟气过孔;所述旋流罩上端的烟气出口通过离心风机连接所述烟道下端的烟气进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人造龙卷风原理的厨房油烟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有效、成本低,抽吸能力强,且有效拦截油、水及可沉降颗粒物。
-
公开(公告)号:CN203114542U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20071665.2
申请日:2013-02-0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 Y02E20/14 , Y02P20/129 , Y02P20/13 , Y02P20/134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互补有机朗肯循环热电联产系统,包括:有机工质蒸发器、循环泵、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汽轮机、发电机、余热换热器、冷凝器,所述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与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采取并联的耦合方式,该系统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从有机工质蒸发器中流出的低温换热流体经循环泵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到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中吸热,另一部分经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当被加热的换热流体达到生物质气化炉出口的设定参数后进入有机工质蒸发器,在其中对有机工质进行放热,被加热的有机工质达到额定参数后到汽轮机做功,从而驱动发电机发电,汽轮机的排气经余热换热器放热,再经冷凝器冷凝后返回有机工质蒸发器,完成整个热力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201738958U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20263158.5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可再生能源辅助燃煤的混合发电系统,它包括燃煤锅炉发电系统和并联辅助系统,其中,燃煤锅炉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和依次串联的凝汽器、凝结水泵、多级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多级高压加热器、燃煤锅炉和汽轮机,其中,凝汽器的入汽口接汽轮机排汽,多级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多级高压加热器均与汽轮机抽汽连接,汽轮机驱动发电机;所述并联辅助系统由生物质气化装置与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场组成,二者并联后接于给水泵出口与多级高压加热器之一的抽汽入口之间。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传统燃煤电厂的煤耗,优化了能源利用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燃煤发电系统高污染的问题,有利于生态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217300761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23151886.4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3D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仿生气动弹片的风力机翼型结构,所述的带仿生气动弹片的风力机翼型结构包括基本翼型NACA0018主体1和仿生气动弹片4。所述的仿生气动弹片位于翼型的吸力面2,所述的仿生气动弹片布置在基础翼型50%~70%翼型弦长之间。所述的仿生气动弹片与翼型轮廓线之间的夹角为22°~45°,所述的仿生气动弹片可随安装角度的增大顺势延伸,所述的仿生气动弹片在弦线方向的投影长度为叶片当地弦长的10%~13%。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控制翼型表面的流动分离,能够显著改善普通直线型气动弹片在小攻角范围内对翼型吸力面流体附壁的破坏;此外,该结构可控制在大攻角时发生的严重边界层分离,从而提升翼型升力系数,降低阻力系数,提高翼型的气动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