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载作用下锂渣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6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59388.9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载作用下锂渣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包含不同锂渣含量的多个尾砂胶结充填体试件,并对试件进行试验,得到各个试件的应力、应变参数和峰值应力;定义试件被破坏面积和所述尾砂胶结充填体试件总面积的比值,得到损伤因子;建立直角坐标系,引入卸载弹性模量,得到峰值应力后的应力应变关系式;构建峰值应力后的边界条件,得到损伤本构模型;利用损伤本构模型进行尾砂胶结充填体的损伤分析。本发明通过重新建模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表征锂渣改性尾砂胶结充填体在破坏阶段的损伤演化过程,实现快捷、准确地锂渣改性尾砂胶结充填体分析评估,为矿山充填开采工程的安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一种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条件预测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3551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1076575.8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条件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构建充填弯管模型;然后基于层流模块和流体流动颗粒跟踪模块进行网格划分;最后设置速度初始值和粒子轨迹初始值;步骤2:以浓度、粒径和流速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正交实验;或者,以浓度和粒径两个影响因素建立正交实验;将正交实验中的各个实验条件以及属性参数输入步骤1所建立的模型中,得到各个实验条件对应的模拟沉降速度;步骤3:在步骤2所得的模拟沉降速度中,筛选模拟沉降速度最小值对应的实验条件,即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最优条件。通过软件模拟预测得到的模拟沉降速度与通过简化斯托克斯公式计算所得的计算沉降速度之间相对误差在20%以内,说明本发明建立的充填弯管模型相对可靠。

    充填料浆临界流速与沉降速率检测装置及用其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855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710600699.9

    申请日:2017-07-21

    Abstract: 一种充填料浆临界流速与动态沉降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矿山充填领域。检测装置的供料管固定安装在圆环柱形桶的上部与圆环柱形桶相通,激光测速仪、刻度尺分别固定在圆环柱形桶外部,直角搅拌杆与变频调速转子连接置于圆环柱形桶内,与圆环柱形桶同轴安装;高清摄像仪用液压支架支撑位于圆环柱形桶外;通过充填料浆在圆环柱状桶内的圆周运动,用激光测速仪检测料浆流动速率,用高清摄像仪观察充填料浆的沉降过程,得到充填料浆流动过程中的临界流速、动态沉降速率。根据检测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充填料浆临界流速数学模型、动态沉降速率数学模型和相关关系。该检测装置及方法为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理论与工艺研究提供了确实可靠的科学支撑。

    一种固定式异型聚能爆破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93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42186.7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异型聚能爆破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工程爆破领域。本发明由PVC材料制作而成,包含支脚、聚能凹槽和聚能孔几部分。其优点是:将其放入炮孔中后,可以通过支脚将聚能装置有效的固定于炮孔中间位置,使聚能凹槽两侧的补偿空间均匀分布,这能够使其在不耦合聚能爆破中更好的控制聚能方向,均匀有效的利用补偿空间,提升不耦合聚能爆破效果。同时,设置异型聚能凹槽,起到聚能叠加的效果。并在聚能凹槽上设置聚能孔,进一步增加聚能效果。本发明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提高隧道掌子面和台阶平台的平整度,还可以应用于掏槽爆破,提高掏槽效率。

    深地采场破碎矿石浸出渗透性探测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80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0653036.2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地采场破碎矿石浸出渗透性探测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包括透明密封外罩,所述透明密封外罩内部放置有若干加热片和一个电子温度计,所述透明密封外罩四面放置有数码录像机;所述透明密封外罩内部放置有采场机构;所述采场机构包括一块底板、两块侧板和两块主板以及筛板、脚柱、预留孔、全牙螺栓、螺母、集液口、集液池、蠕动泵、软管、分管、密封胶条和透明防水胶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该系统开展深地温度环境下采场内溶液渗透性测试实验,开展耦合高温环境、喷淋强度、采场尺寸、采场角度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采场渗透演化特征的非接触式研究。

    一种充填料浆管道输送过程中触变总量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8204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629542.7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填料浆管道输送过程中触变总量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运用旋转流变仪,使用桨叶转子,采用控制剪切速率的方法,对待测充填料浆进行连续多次触变环测试,每次的测试程序完全一致;利用积分法计算每个触变环的面积;将相邻的两个的触变环面积进行比较,当第一次出现Athixn与Athix(n+1)极为接近时,判定此时充填料浆内部微观絮团结构的破坏与重建达到平衡;对前n个触变环的面积进行求和,该和即为待测充填料浆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发生的触变总量。本发明提供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过程中触变总量的测试方法,基于多次触变环测试计算触变总量,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料浆管道流动过程中真实触变水平。

    一种高破碎比立式破碎机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8628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68857.5

    申请日:2019-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破碎比立式破碎机,包括离心冲击破碎腔室、撞击破碎腔室、碾压腔室、甩料转子、撞击机构、碾压机构、第一中心转轴、第二中心转轴、输入驱动轴和减速器;本发明的破碎机采用三级破碎机制,自上而下依次经过离心冲击破碎、撞击破碎以及碾压破碎,与现有的破碎机构相比,具有更高的破碎比;整个装置只采用一根输入驱动轴就实现了三级破碎机构的同步运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发明最后要经过碾压破,当碾压轮运行时,能够将不能通过漏料通道的不符合要求的大颗粒物碾压破碎,并排出漏料通道。

    嗣后充填采矿采场充填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8823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539539.7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嗣后充填采矿采场充填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方法,其系统包括超声波测位计、压力盒传感器及去往充填采场充填管路,去往充填采场充填管路通过水管和料浆管控制阀分别与来自地表的主充填管路、来自地表的水管相连通,水管和料浆管控制阀设有料浆控制阀、水管控制阀,采场充填主控机分别通过数据线与超声波测位计、压力盒传感器、料浆控制阀、水管控制阀连接。其控制方法是对不同的充填采场分别进行充填及充填管路的清洗。本发明提高采场充填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弥补单一依据充填采场体积控制充填量的不足,实现充填采场无人值守、减少主观失误、提高充填工作效率。

    深地采场破碎矿石浸出渗透性探测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8072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53036.2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地采场破碎矿石浸出渗透性探测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包括透明密封外罩,所述透明密封外罩内部放置有若干加热片和一个电子温度计,所述透明密封外罩四面放置有数码录像机;所述透明密封外罩内部放置有采场机构;所述采场机构包括一块底板、两块侧板和两块主板以及筛板、脚柱、预留孔、全牙螺栓、螺母、集液口、集液池、蠕动泵、软管、分管、密封胶条和透明防水胶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该系统开展深地温度环境下采场内溶液渗透性测试实验,开展耦合高温环境、喷淋强度、采场尺寸、采场角度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采场渗透演化特征的非接触式研究。

    充填体圆柱形标准试件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382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87651.7

    申请日:2017-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6 G01N2001/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填体圆柱形标准试件制备装置及方法,属于矿山充填理论与技术领域。包括底模,侧模,浮模,底模的中心设置有圆形结构凹槽,该圆形结构凹槽内装有筒状侧模的底部,侧模由三个相同的弧形分体结构构成,侧模的上端设置有凸沿结构,该凸沿结构上套装有筒状浮模,凸沿结构与浮模上的凹沿结构相嵌合。将料浆一次性浇筑满组装的制备装置;6小时后,拆除浮模,刮去超出侧模高度的多余充填体,使试件与侧模处于同一高度;24小时后,拆除侧模与底模,取出试件进行编号,并按要求进行养护,完成试件的制备。由三个相同的弧形分体结构构成的侧模,既不损坏试件又便于试件脱模;与侧模上端相连接的浮模,能够保证所制试件一次浇筑完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