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填料床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501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47194.0

    申请日:2014-0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混合填料床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所述装置设有进水槽、提升泵、鼓风机、生物滤柱和曝气头;进水槽出水口接提升泵进口,生物滤柱设有柱体、承托板、进出水口,提升泵出口接进水口,进水口设于柱体的底部,承托板设于进水口的上方,在承托板上设有至少1个用于布水的通孔,在柱体内承托板上填入混合填料,出水口设在柱体的顶部,在柱体上设有取样口,鼓风机的出风口接设于柱体底部的曝气头。进水槽中的海水养殖废水在提升泵的作用下,流入生物滤柱的底部,废水经过混合填料后从生物滤柱顶部的出水口流出。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在运行过程中,贝壳生物陶粒可释放出一定的碳酸钙,缓冲pH,保证微生物硝化所需环境。

    一种发泡聚乙烯醇缩甲醛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464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378735.3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洪俊明 李伟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泡聚乙烯醇缩甲醛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将淀粉、聚乙烯醇PVA水溶液置于90℃的水浴中,机械搅拌至溶解,再加入乙二醇、4~5mol/L的硫酸;步骤20、将上述溶液在60-80℃下搅拌均匀,缓慢加入甲醛,以及加入载体弹性增强剂,同时迅速提高搅拌速度至450-700rpm,控制反应时间20min,形成泡沫溶液;将泡沫溶液浇注入模具内,在60-80℃条件下反应18-22h,即得发泡聚乙烯醇缩甲醛微生物载体。本发明载体具有弹性好、亲水性好、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生物结合力强等优点。

    大组件重力流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03040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47879.3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大组件重力流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首先将价格低廉、易得的工业涤纶滤布作为膜基材制成一个膜组件,同时向膜组件内部添加聚丙烯载体,形成缺氧环境;其次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作反应器的外壳,在反应器底部安装曝气管和排泥管,膜组件放入反应器中,反应器出水口开在反应器侧壁,通过曝气泵向曝气管内鼓入空气,使整个反应器中的泥水混合液得到充分的搅拌;最后将原水通过水泵进入反应器,便可实现污水处理。与传统的MBR相比减少了抽吸出水,可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大组件;反冲洗周期长,清洗容易,有效的缓减了MBR运行过程的膜污染问题,工艺简单,占地省,使MBR的广泛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一种高度可再生超薄二维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563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00777.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冯晗 洪俊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度可再生超薄二维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a3VO4溶液慢慢加入到InCl3溶液中,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土棕色溶液;使用硝酸溶液将上述得到的土棕色溶液的pH调整至1‑3,确保溶液最终呈现透明的亮黄色,随后将其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合成反应;反应完毕后将高压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后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依次清洗多次,最后经超声波处理后得到表面带有强负电荷的超薄二维InVO4纳米吸附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吸附反应温和、快速,可实现对ppb级别的超低浓度稀土离子高达近百倍的富集。

    一种臭氧强化石墨氮掺杂石墨烯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8878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333440.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O3)强化石墨氮掺杂石墨烯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石墨氮掺杂石墨烯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臭氧发生器制备O3,维持臭氧浓度在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为5‑25mg/L,40~150℃水热反应0.5~4h,经O3刻蚀后的石墨烯分散液与2.00~10.00wt%氮前驱物混合,在40~200℃低温热退火条件下反应1~8h。本发明利用O3刻蚀前处理、水热合成和低温退火的协同作用,通过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调控O3刻蚀时长、反应温度,提升高电导、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石墨氮比例,提升杂化后石墨烯材料的催化活性;本发明可提升催化材料定向调控的选择性,有助于从微观结构作切入点提升催化材料性能,本材料开发在深化理论研究和杂化石墨烯材料市场化应用推广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从废磷酸铁锂黑粉酸浸渣回收磷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3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05684.5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从废磷酸铁锂黑粉酸浸渣回收磷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磷酸铁锂黑粉酸浸渣与碱性金属化物制成混料;将混料进行盐化转化,获得含磷盐盐化渣;将含磷盐盐化渣水洗过滤,滤液蒸发结晶,获得高纯磷盐;将过滤后的滤渣经湿式磁选分离得到铁渣和石墨。本发明的盐化转化技术可有效实现废磷酸铁锂黑粉酸浸渣中磷、铁的盐化分离,实现磷、铁、石墨资源的回收;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可行,可将工业上难处理的废磷酸铁锂黑粉酸浸渣转化为可资源化的二次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减低废物产量。

    一种磁性氧缺位纳米笼状铁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5810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0202967.8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洪俊明 李立 张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氧缺位纳米笼状铁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边搅拌,边向去离子水中加入PVP和MnCl2·4H2O,获得第一溶液;将K3[Fe(CN)6]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获得第二溶液;(2)将步骤(1)所得的第一溶液缓慢滴加至第二溶液中,在常温下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进行陈化;(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洗涤后再进行真空干燥,接着研磨过筛后,得到Mn‑Fe PBA;中,在氢气氛围下,于300‑350℃煅烧1‑2h,得到所述磁性氧缺位纳米笼状铁锰复合催化剂。本发(4)将步骤(3)所得的Mn‑Fe PBA置于管式炉当(56)对比文件Gui-Xiang Huang et al《.Degradation ofBisphenol A by PeroxymonosulfateCatalytically Activated with Mn1.8Fe1.2O4Nanospheres: Synergism between Mn andFe》《.Environ. Sci. Technol.》.2017,第51卷第12612页左栏第2-3段.Liying Wu et al《.Deciphering highlyresistant characteristics to differentpHs of oxygen vacancy-rich Fe2Co1-LDH/PSsystem for bisphenol A degrada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9,第385卷摘要1-9行.

    一种臭氧强化石墨氮掺杂石墨烯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88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33440.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O3)强化石墨氮掺杂石墨烯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石墨氮掺杂石墨烯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臭氧发生器制备O3,维持臭氧浓度在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为5‑25mg/L,40~150℃水热反应0.5~4h,经O3刻蚀后的石墨烯分散液与2.00~10.00wt%氮前驱物混合,在40~200℃低温热退火条件下反应1~8h。本发明利用O3刻蚀前处理、水热合成和低温退火的协同作用,通过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调控O3刻蚀时长、反应温度,提升高电导、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石墨氮比例,提升杂化后石墨烯材料的催化活性;本发明可提升催化材料定向调控的选择性,有助于从微观结构作切入点提升催化材料性能,本材料开发在深化理论研究和杂化石墨烯材料市场化应用推广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磁性氧缺位纳米笼状铁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581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02967.8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洪俊明 李立 张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氧缺位纳米笼状铁锰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边搅拌,边向去离子水中加入PVP和MnCl2·4H2O,获得第一溶液;将K3[Fe(CN)6]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获得第二溶液;(2)将步骤(1)所得的第一溶液缓慢滴加至第二溶液中,在常温下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进行陈化;(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洗涤后再进行真空干燥,接着研磨过筛后,得到Mn‑Fe PBA;(4)将步骤(3)所得的Mn‑Fe PBA置于管式炉当中,在氢气氛围下,于300‑350℃煅烧1‑2h,得到所述磁性氧缺位纳米笼状铁锰复合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能够更高效的催化过硫酸盐,促进催化剂电子的转移能力,增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一体化喷淋-内循环颗粒活性炭/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09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39634.X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洪俊明 李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喷淋‑内循环颗粒活性炭/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有机废气净化领域,该装置包括喷淋塔和反应室;喷淋塔的塔身顶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下方设有喷头、分流板和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底部连通有机废气进气口;所述反应室位于填料层下方,反应室内安装有膜生物反应器、曝气器和搅拌器;反应室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喷头连通,经过提升泵实现喷淋液回流;所述的反应室内均布有颗粒活性炭。本发明实现了对喷淋液的循环利用,且工艺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喷淋液无需更换、对有机废气的净化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