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1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16333.0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聚合物接枝工艺简单、附着性良好的带有图案化金属层的硅基材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硅基材,用硅烷化处理剂对硅基材的表面进行硅烷化处理;用包含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光敏催化剂的聚合物刷单体溶液涂覆在硅基材的表面上,然后照射图案化紫外光使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光敏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硅基材的表面上存在的硅烷发生接枝聚合反应,在硅基材表面上形成图案化的聚合物刷;将硅基材浸入钯催化剂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处理,使钯催化剂结合到聚合物刷上;将所得的硅基材浸入无电金属沉积溶液中,在硅基材的表面形成图案化金属层。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适用于在硅或二氧化硅基材的表面形成图案化电路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87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00466.5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优良密封性、安全性高的液氧环境疲劳试验系统及使用该试验系统的方法。上述试验系统包括疲劳试验装置、液氧环境控制单元、液氧环境密封单元和液氧供给单元,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机架、电液伺服控制器等,其中机架包括底座、多根支承杆、活塞、上横梁和下横梁,液氧环境控制单元包括液氧环境箱、升降机、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供液电磁阀和泄放阀,液氧密封单元包括波纹管。在进行液氧环境疲劳试验时,由液氧环境箱、下横梁、活塞和波纹管共同形成密闭的液氧环境,液位传感器监控液氧液位,确保在稳定的液氧环境下进行试验,压力传感器监控液氧环境箱内的气压并将其压力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通过波纹管实现液氧环境的动态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73066.8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一种采用固支C型环小试样测量材料蠕变力学性能的方法,属测量领域。其包括设计制造固支C型环小试样及夹具;建立固支C型环小试样小变形阶段与单轴蠕变之间的转换关系式;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参考应力法得到转换公式系数;进行固支C型环小试样多组温度相同但载荷不同的蠕变试验;导出蠕变试验获得的多组加载点—时间曲线;对加载点—时间曲线进行微分处理,得到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稳态位移速率;将其置于双对数坐标中进行线性拟合,即可得到固支C型环反演得到的单轴蠕变参数。该方法试样受力简单、试验设备简易、能够获得断裂数据,与单轴之间的转换公式与材料无关,试样变形量大,测量精度高。可广泛用于材料蠕变力学性能的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35779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04858.9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L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效率高、成本低、微结构尺寸可控且灵敏度可以调制的可穿戴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该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第一电极部包括具有微结构的第一PDMS薄膜、第一导电层和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部包括具有平坦表面的第二PDMS薄膜、第二导电层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以第一PDMS薄膜的微结构与第二PDMS薄膜的平坦表面相向的方式层叠;上述微结构包括多组突起,每组突起包含至少一个突起且在第一PDMS薄膜的表面上沿第一方向分布,各组突起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本发明的传感器可以通过接触电阻的变化实时监测压力的变化,在智能假肢、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8460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34483.4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蠕变-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装置及相应的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加载系统、控温系统和测量采集系统,测量采集系统包括载荷线位移量测系统和裂纹长度量测系统,试样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夹具和下夹具固定连接,高温炉与控温系统和测量采集系统连接,试样通过交流伺服电机及控制器进行加载;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测试方法。本发明中的试验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试验装置采用了绝缘夹头,绝缘头确保通入试样恒流电流稳定性;针对蠕变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的试样,进行了夹具的设计和加工,由于炉内温度较高,采用高温夹式引伸计将载荷线位移引出加热炉外测量;该测试方法操作简便,用电位法测量裂纹长度,可长时间无间断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42503.0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7/10 , G06F119/0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材料损伤分析的寿命预测方法、程序产品、存储介质及设备,涉及寿命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待检测材料的仿真模型;所述仿真模型通过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写入同时考虑蠕变‑疲劳‑氧化损伤因素的本构模型和损伤模型求得;采用有限元求解器求解仿真模型,得到仿真结果;所述仿真结果包括损伤累积分布云图及蠕变‑疲劳‑氧化损伤值;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待检测材料的损伤分析及寿命预测。本申请基于材料损伤分析的寿命预测方法、程序产品、存储介质及设备可有效提高材料损伤分析及寿命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99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390351.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铅铋环境蠕变疲劳试验装置,包括蠕变疲劳装置、供气装置、数据分析装置和控制装置,蠕变疲劳装置为待测试样提供高温铅铋环境,并对待测试样进行蠕变疲劳试验;供气装置与疲劳装置连通,并向高温铅铋环境中通入氧气、氢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数据分析装置分别与所述疲劳蠕变装置和供气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疲劳蠕变装置、供气装置和数据分析装置电连接。本发明的高温铅铋环境蠕变疲劳试验装置,通过环境箱内的加热装置直接对铅铋进行加热,得到高温铅铋环境,通过作动器和左右夹具对待测试样施加拉压的疲劳载荷,从而完成高温铅铋环境的蠕变疲劳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90176.1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长时蠕变寿命预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寿命预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材料在多个目标温度下的抗拉强度和蠕变门槛应力;目标材料为待预测构件对应的材料;在多个目标温度下,对目标材料进行CT试样蠕变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得到对应目标温度下的材料参数,并基于材料参数,建立裂纹长度变化与蠕变寿命的关系式;基于抗拉强度和蠕变门槛应力,建立裂纹长度变化与材料应力参数的关系式;基于裂纹长度变化与蠕变寿命的关系式和裂纹长度变化与材料应力参数的关系式,建立蠕变寿命预测方程;利用蠕变寿命预测方程对待预测构件进行蠕变寿命预测。本发明实现了对构件的长时蠕变寿命的精准快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37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553853.8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纹扩展变形测量装置及高温试验装置,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与试样固定相连且具有通孔;上引帽,其帽舌插入试样的裂纹中并与裂纹的上端面相连;下引帽,其帽舌插入试样的裂纹中并与裂纹的下端面相连;支撑筒,与下引帽的帽体相连并向下延伸穿过支撑架的通孔;引出杆,与上引帽的帽体相连并竖直向下延伸而套设在支撑筒中;第一下推环和第二下推环,位于支撑架下方;第一支撑弹簧,位于两下推环之间;位移计支架,套设在支撑筒下方,其内设有位移计,位移计与引出杆之间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本发明的裂纹扩展变形测量装置,采用较为简单的机械结构,将试样的变形引导至位移计,从而实现精确测量,测量影响因素少、误差小且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2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081052.7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铅铋环境下的环境损伤系数确定与疲劳寿命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构件分别在室温空气环境及不同铅铋环境下进行疲劳试验,获取不同环境下的疲劳试验数据;根据室温空气环境下的疲劳试验数据建立室温空气环境寿命预测模型;根据不同铅铋环境下的疲劳试验数据,确定铅铋环境损伤系数;将铅铋环境损伤系数带入空气环境寿命预测模型,建立考虑铅铋环境影响的寿命预测模型;根据考虑铅铋环境影响的寿命预测模型确定考虑铅铋环境影响的疲劳曲线;所述考虑铅铋环境影响的疲劳曲线用于评估铅铋环境下所述构件的环境损伤。本发明能够实现铅铋环境下构件环境损伤的精准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