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8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96230.X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 ,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理空间到高精度数字空间的设备管控系统和方法,包括:构建与生产现场结构特征相同的工业生产场景和机电设备模型以及管控方法,形成数字孪生系统;构建视频流系统,实时连续输出基于正射投影、几何校正和全景拼接图像和音频融合的生产场景视频流数据。基于数字孪生和视频流系统,构建集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监测监控和生产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管控平台,实现对生产信息的相互补充及映证的管控模式;实现对工业生产现场的远程沉浸式数字巡检和灾害预警;实现对工业现场机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平台将提高数字孪生的表达范围和精度,实现对智能矿山、智能工厂等场所远程精准控制和沉浸式巡检及少人或无人化生产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3038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252710.2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地理信息系统,涉及工业生产智能化管控领域,其包括设备采集控制端、时空大数据处理端和工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统一管理和分析架构,采集工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传感器、监控设备、移动设备类感知实时数据,对实时数据清洗、去噪、缓存、分发、持久化存储处理,导入和录入各类静态空间数据,采用复合时空对象模型,对工业生产场景和过程的宏观微观可视化、协同处理更新、时空分析和联动分析,并基于设备采集控制端对工业生产过程和设备协同联控。本发明实现工业生产场景和过程的宏观微观空间对象的一体化拓扑表达、存储、分析和协同控制,为智能化工业生产提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管控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329295.8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测量机器人系统棱镜点号识别系统和方法,涉及矿井智能开采技术领域。利用无线定位技术实现测量机器人和标识卡之间斜距测量,结合测量机器人观测棱镜得到的精确斜距,识别棱镜点号。具有测距基站功能的测量机器人安装在矿井相对固定位置;棱镜和标识卡组合构成若干个测点标识,安装在巷道或者工作面中;测量机器人测距基站采集各个测点标识斜距D1、D2、D3……Dn;测量机器人全站仪搜索到目标测点标识棱镜,并测量得到精确斜距L;L与D1、D2、D3……Dn对比,斜距差值最小且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的测点标识即为目标测点标识,从而得到点号。如果预先测量测点标识的棱镜大地坐标并关联存储,则根据目标测点的标识卡号可获取相应大地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25704.0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煤矿掘进机的控制方法和煤矿掘进机的控制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煤矿模型,煤矿模型的结构与现场的煤矿的结构相同;构建UI控制界面,UI控制界面与掘进机之间进行通信;通过操纵UI控制界面,以对煤矿模型进行截割,以控制掘进机对现场的煤矿进行截割工作。通过操纵UI控制界面,以对煤矿模型进行截割,以控制掘进机对现场的煤矿进行截割工作,以达到远程作业的目的,减少人员现场作业风险和劳动强度,同时防止现场各种粉尘影响,提高截割的精度,进而解决了现有方案中煤矿远程截割精确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29295.8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测量机器人系统棱镜点号识别系统和方法,涉及矿井智能开采技术领域。利用无线定位技术实现测量机器人和标识卡之间斜距测量,结合测量机器人观测棱镜得到的精确斜距,识别棱镜点号。具有测距基站功能的测量机器人安装在矿井相对固定位置;棱镜和标识卡组合构成若干个测点标识,安装在巷道或者工作面中;测量机器人测距基站采集各个测点标识斜距D1、D2、D3......Dn;测量机器人全站仪搜索到目标测点标识棱镜,并测量得到精确斜距L;L与D1、D2、D3......Dn对比,斜距差值最小且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的测点标识即为目标测点标识,从而得到点号。如果预先测量测点标识的棱镜大地坐标并关联存储,则根据目标测点的标识卡号可获取相应大地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06581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99659.0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全景视频技术的真实地理空间场景实时构建方法,包括在场景内安装配有姿态传感器、棱镜、麦克风和远程连接接口的若干720°全景摄像机以及5G等高性能传输和计算处理设备。利用测量机器人和姿态传感器对摄像机进行精确地理坐标和姿态标定;摄像机的安装可选择固定或架线式,固定式将同一时刻若干相邻视频进行正射校正和拼接;架线式将摄像机安装到引导装置上并可局部独立快速运动摄影,并对相邻摄像机视频实时拼接;将满足延迟时间的视频、地理坐标和环境音融合,形成场景视频流,使操作人员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对设备远程实时操控。为高危场景空间内,如矿井工作面、危化工厂、核电站等的少人或无人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12078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91594.2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掘进设备与地质模型、巷道设计模型的耦合系统,通过在掘进设备上安装惯导装置、反射棱镜和测距传感器,利用全自动全站仪传导大地坐标实时标定反射棱镜,获取掘进设备精确的大地坐标定位数据、姿态数据和巷道截割数据;同时,构建基于统一大地坐标系的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和巷道设计综合模型,建立掘进设备和地质模型、巷道设计模型高度耦合的空间关系,通过数字孪生系统还原井下掘进现场环境;利用数据传输处理模块生成掘进设备的自适应规划截割模板,航向角、俯仰角纠偏模板,通过智能掘进远程管控系统指导掘进设备完成自适应规划截割和自动纠偏,为实现矿井的智能化掘进,提供了高度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化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08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1249027.6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技术的综采工作面直线度基线交互调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顶部安装多个摄像头,保证线缆槽挡杆在摄像范围内,且清晰可见;在线缆槽挡杆上贴反光标识物,并通过摄像头视频采集标识物图像样本,训练智能识别模型;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将所有摄像头图像拼接形成一张无缝拼接的图片并矫正为俯视图;同时将所有识别到的反光标识物用直线连接并绘制出来形成线缆槽档杆矢量线图形;将矢量线图形和拼接后的大图一并发送到地表控制中心;地表控制中心操作员查看线缆槽档杆各段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发送推溜指令;重复操作直到满足图像中线缆槽档杆各段在一条直线的要求。为井下少人、无人开采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53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63620.6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综采工作面装置空间位置动态标定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智能开采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矿井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巡检装置液压支架的架号以及液压支架架间距,初步得到每个液压支架的三维大地坐标和局部对应线段;再得到每个液压支架在线缆槽上沿工作面走向垂直对应的三维大地坐标和局部对应线段;最后得到每个液压支架沿工作面走向在线缆槽上对应的精确三维大地坐标和局部对应线段;形成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在GIS图形中可视化展示。本发明动态实现矿井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线缆槽空间位置的实时标定并形成可视化GIS图形以代替人工进行工作面推溜拉架巡检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92755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72367.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矿井综采工作面测量机器人自动测量方法和网络系统。首先,以任意两个已知大地坐标的控制点为基点,确定主控全站仪的大地坐标;然后,通过主控全站仪确定其通视范围内至少两个目标点的大地坐标,并将已知大地坐标的目标点作为新的控制点;最后,通过任意两个已测量大地坐标的固定目标点作为全站仪群测控网络中除主控全站仪之外的其它至少一个全站仪对应的控制点,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获取完所有全站仪的大地坐标形成具有大地坐标的全站仪网络,并通过全站仪和导线测量获取固定目标点和移动目标点的大地坐标。本发明通过全站仪群形成测控网络协同自动测量实现了综采工作面内大地坐标的传导和覆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