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高结合力α-Ta/α-Ta-N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43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78372.5

    申请日:2024-10-22

    Inventor: 张津 丁啸云 连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承载高结合力α‑Ta/α‑Ta‑N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物理气相沉积领域。所述α‑Ta/α‑Ta‑N涂层包括打底层和交替层,交替层通过打底层与基体相连;所述交替层由α‑Ta层和α‑Ta‑N层交替构成,交替层的层数≥6;所述α‑Ta层和α‑Ta‑N层晶体结构均为单一的体心立方结构,α‑Ta‑N层无柱状晶特征且为固溶体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低温、无昂贵气体(仅使用氩气、氮气、氢气)、无需后热处理和异质金属打底的情况下,通过微量的气体掺杂和简单的交替沉积,获得兼具高强度、高结合力和高韧性的α‑Ta/α‑Ta‑N涂层。

    一种高结合力高硬Cr基金属-陶瓷交替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42097.9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一种高结合力高硬Cr基金属‑陶瓷交替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物理气相沉积领域。所述交替膜与基材相连接,交替膜包括金属相和陶瓷相,两种相的原位混合结构,兼具二者的优势,具有较为优异的综合机械性能、抗氧化性能和导电性。交替膜由Cr层、梯度Cr+Cr2N层与固定比例Cr+Cr2N层交替构成;其中,Cr层硬度不超过固定比例Cr+Cr2N层硬度的0.3倍;固定比例Cr+Cr2N层硬度不小于2000HV0.05;交替膜最顶层有50~200nm的应力适配层,其构成含有质量分数超过95%的Cr。本发明交替膜通过成分/结构/物理化学性能梯度、层间性能成分、工艺等优化设计,实现较好的结合力、导电性和强韧性的协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综合性能优异、原材料简明等特点。

    一种降低镍基耐蚀合金氢脆敏感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77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08742.6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镍基耐蚀合金氢脆敏感性的方法,涉及耐蚀合金抗氢脆性能调控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具体如下:镍基耐蚀合金进行980‑1060℃固溶退火处理后,实施整体或表面冷变形处理,然后实施700‑800℃时效热处理。整体冷变形处理的方法为冷拉或冷轧,变形比为5‑30%。表面变形处理的方法为喷丸冲击强化或激光冲击强化,或者喷丸冲击强化和激光冲击强化并用,形成厚度为0.1‑0.5mm的变形影响层。本发明方法相对于其他传统方法,在传统的固溶和时效处理之间创造性地添加了整体冷变形和表面冷变形,通过冷变形和时效复合调控,增加小角度晶界、引入位错陷阱、改变析出行为,从而增加氢陷阱,降低合金氢脆敏感性,提高了合金抗氢性能。

    一种腐蚀-磨损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59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654459.8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部件腐蚀‑磨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待测样品、夹持装置、实验舱加热器、电机、腐蚀溶液箱和超声发生器。试验时首先将腐蚀介质溶液加入腐蚀溶液箱中,然后将待测样品配套安装到夹持装置中,最后通过显示模块设定试验参数,当实验舱中的温度和湿度达到设定的参数时,电机按设定转速与超声发生器协同运行,实现待测样品在盐雾环境下腐蚀磨损试验。本发明适用于待测样品的摩擦腐蚀耦合试验,可以模拟腐蚀环境长周期下的待测样品与配合孔摩擦副的外、内表面的摩擦腐蚀耦合行为。另外,本发明的各舱室互相独立且协同运行,避免了腐蚀气氛对装置内其它部件的侵蚀。

    一种内表面梯度强化钢管制备装置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0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90211.3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表面梯度强化钢管制备装置及应用方法,属于管构件内表面强化领域。本发明装置包含熔盐池、钢管、连接管、高温熔盐泵、回液管。所有构件依次连接,钢管垂直于熔盐池中熔盐水平面。本发明将高温熔盐泵与传统盐浴渗氮热处理炉等设备等进行了有机结合,提出流动熔盐渗氮工艺。可对不同长度、口径、壁厚和内表面结构的钢管进行内表面强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渗氮全流程无需移动和调整钢管位置,同时可以保证钢管除内表面外均不受渗氮介质影响,并实现钢管内表面径轴向梯度强化。

    一种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063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732065.5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棒坯的穿孔工艺参数、抛磨机的磨头、荒管冷轧工艺、冷轧管机的管坯固定装置、芯棒基体和表面的硬度、半成品管的热处理工艺、半成品管的自动校直工艺以及穿孔机的顶头和顶杆等作出改进,再将生产无缝钢管的各个工序进行有效集成,形成了一种厚壁小孔无缝钢管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生产厚壁小孔无缝钢管,能够大大缩短生产流程和生产周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及原料成本;生产过程中杜绝了传统的酸洗流程,从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且通过该制备方法生产得到的厚壁小孔无缝钢管,内外壁尺寸精度高、粗糙度低、平直度好。

    一种基于接触力反馈控制的电火花自动沉积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538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271342.2

    申请日:2020-04-08

    Inventor: 连勇 张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触力反馈控制的电火花自动沉积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工程领域。通过接触力反馈控制机构监测电极与工件表面的作用力,反馈调节电极位置调整电极与工件表面接触状态。接触力反馈控制机构由带有反馈输出信号功能压力控制器、压力传感器、Z1运动轴、驱动器构成,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固定夹具与Z1运动轴滑块之间的作用力,并与压力控制器相连,根据预先设置的作用力目标值和探测到实时作用力,示波器向Z1运动轴的驱动器发出驱动信号,驱动Z1运动轴产生补偿位移。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和方法,可解决电火花沉积过程中的电极消耗自动补偿问题,接触力反馈控制机构装配在三维运动平台的Z轴上可实现涂层数控自动化连续沉积。

    一种测试镁合金燃烧风险性的试验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400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807371.6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试镁合金燃烧风险性的试验系统与方法。试验系统包括火焰燃烧测试单元、气流调节装置和图像和数据采集单元。火焰燃烧测试单元以可燃气体为燃料,燃烧器喷嘴端口安装的热流密度计可检测火焰热流密度,提供气流冲刷和火焰加热环境条件;图像和数据采集单元实现对燃烧行为全过程的图像采集;通过气流调节装置提供模拟环境的气流;热电偶、温度数据记录仪和称重传感器组成的数据采集装置能够完成对样品温度和质量的实时测量。本发明可以模拟真实工况下镁合金燃烧发生、扩展和熄灭的全过程,实现对镁合金及带涂层样件燃烧风险性的快速评估,有助于揭示镁合金燃烧行为及制定防火措施。

    一种使用浮动伸缩电极的电火花自动沉积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538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271350.7

    申请日:2020-04-08

    Inventor: 连勇 张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浮动伸缩电极的电火花自动沉积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工程领域。使用浮动伸缩电极的电火花自动沉积装置中电火沉积电源与沉积枪相连接,沉积枪装配在三维运动平台的Z轴上,沉积枪通过电极浮动伸缩机构连接电极材料。电极浮动伸缩机构由滑套、弹簧或其他弹性材料、电极转接杆、滑套端头等部分构成,电极转接杆端头直接安装棒状电极材料。当沉积过程中电极材料消耗或工件表面出现轮廓起伏,电极移动的电极在浮动伸缩机构中的弹簧或其他弹性材料的作用下可自行浮动伸缩,从而实现在工件待沉积表面进行三维运动平台运动程序控制下的自动沉积。

    一种测试镁合金燃烧风险性的试验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400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07371.6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试镁合金燃烧风险性的试验系统与方法。试验系统包括火焰燃烧测试单元、气流调节装置和图像和数据采集单元。火焰燃烧测试单元以可燃气体为燃料,燃烧器喷嘴端口安装的热流密度计可检测火焰热流密度,提供气流冲刷和火焰加热环境条件;图像和数据采集单元实现对燃烧行为全过程的图像采集;通过气流调节装置提供模拟环境的气流;热电偶、温度数据记录仪和称重传感器组成的数据采集装置能够完成对样品温度和质量的实时测量。本发明可以模拟真实工况下镁合金燃烧发生、扩展和熄灭的全过程,实现对镁合金及带涂层样件燃烧风险性的快速评估,有助于揭示镁合金燃烧行为及制定防火措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