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2523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16106.4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随机信号读取的压缩感知实现方法及装置,涉及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随机信号读取的压缩感知实现方法及装置,属于光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在FPGA模块中产生M个随机矩阵;CMOS成像模块进行光电成像;将本次输出的特定位置的像素值进行累加,并将累加像素值存储;重复步骤二、三,控制输出读取CMOS成像模块内的特定位置的像素值,并进行累加、存储,直至在存储器模块内获得M个累加像素值;基于M个累加像素值及其对应的M个随机矩阵,利用压缩感知重建算法实现图像的重建,进而得到所需的成像图像。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随机信号读取的压缩感知实现装置。本发明具有微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易实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2819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210567940.X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非相干光的反馈式AMI能量注入装置,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包括非相干光源、滤光片、可变光阑、会聚透镜、光电转换器、温度传感器、测控模块;非相干光源依次通过滤光片、可变光阑、会聚透镜后,经由皮肤层传给光电转换模块;测控模块与光电转换器和可变光阑相连;滤光片、可变光阑、会聚透镜之间连接的距离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温度传感器位于可变光阑外围遮盖物的下方,以防止非相干光源直接照射,它与会聚透镜不接触,以保证准确感知皮肤温度。本发明采用通过穿戴式LED光源、日光等照明光源实现人体内的AMI能量注入,使AMI植入者可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独立完成能量注入,可极大地提高AMI能量注入的便利性。也提高了AMI能量注入的安全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353263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67705.X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植入式电子装置的低衰减信号耦合与传输方法,属于人体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建立面向植入式电子装置的电容耦合型人体通信电极,包括:微型信号电极,金属柱状地电极,绝缘材料。然后通过植入式电子装置的发射器信号电极、人体组织、接收器信号电极,建立信号的输出通道;通过植入式电子装置的接收器地电极和绝缘材料、人体组织、发射器的绝缘材料和地电极建立信号返回通道。最终,形成植入式电子装置发射器、接收器之间的信号回路,实现以人体为介质的低衰减信号传输;具有低功耗、安全性高、便利性好、信号衰减与通信距离无关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9173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552055.4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曲面透镜阵列的宽视场对数极坐标映射成像方法,属于光电图像传感器技术领域。一种基于曲面透镜阵列的宽视场对数极坐标映射成像方法,按由上至下的顺序由前置光学系统、曲面非均匀透镜阵列及光电探测阵列构成。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曲面透镜阵列的宽视场对数极坐标映射成像方法,由于采用曲面光学透镜阵列结构,扩大了成像系统的视场,从而可实现大视场成像。增加了对数极坐标映射传感器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3851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0750336.X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信息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层旋转记忆模型的光电信息处理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本发明建立一种多层旋转记忆模型,并将其用于相关滤波跟踪框架中,使得所公开方法在跟踪过程中具有记忆先前出现的场景的功能,从而可以在当前目标发生姿态突变、短暂消失后重现以或发生遮挡等问题时依然能持续稳定的跟踪,有效提升了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4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0627.2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融合RGB/EVENT双模态样本的目标跟踪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SiamEFT目标跟踪融合网络架构,分别采用ANN和SNN提取RGB模态和EVENT模态的特征信息,避免单一网络对双模态样本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提取不充分;使用跨模态融合模块将双模态特征信息依据处理的信息特点进行有效融合,在各种复杂场景下充分利用网络处理出的特征信息,提高跟踪器的跟踪精度。本发明使用RGB和EVENT双模态数据进行目标跟踪,RGB数据提供目标丰富的低频和高频纹理信息,EVENT数据提供目标不受运动模糊和不良照明影响的目标边缘信息。采用自适应时间注意力模块将事件数据聚合成帧,按照自适应权重输入后续网络,避免事件数据稀疏不均匀造成的运算量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736880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710574285.3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CF和人脑记忆机制的一种运动目标跟踪方法。将基于人脑记忆机制的视觉信息处理认知模型引入到KCF算法的目标模板更新过程,基于记忆的模板更新(Memory‑based Template Updating,MTU)的方法形成一种全新的模型更新策略,使得每个模板都要经过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空间的传输和处理。目标跟踪过程中,根据当前帧目标模板与记忆空间中目标模板的匹配程度按照不同的更新策略对目标模板进行更新。通过有效记忆先前出现的场景,使得该方法在当前目标发生姿态突变、短暂消失后重现以或发生遮挡等问题时依然能持续鲁棒的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028627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54185.3
申请日:2019-06-25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量子相干效应的体内电场测量装置,属于人体通信与电场测量的交叉领域。本发明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及其控制单元、激光调控光路、光纤耦合原子气室电场探头和光电探测单元;所述激光器及其控制单元根据实际需求分别发射弱探测光和强耦合光;光纤耦合原子气室电场探头用于实现探测光和耦合光于光纤耦合原子气室同一端入射,即实现探测光和耦合光同向输入;激光调控光路分别对弱探测光和强耦合光的功率、频率和偏振态调整;光电探测单元实现对于EIT光谱的探测和显示。本发明通过光纤耦合原子气室电场探头使光纤穿透体内实现体内电场测量,从而促进植入式生物医疗系统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96454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10231819.2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方形小孔阵列与微透镜阵列的光学图像耦合方法,属于光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微透镜阵列对近距离物面成像,利用两级小孔阵列实现对非对应成像区域光的遮挡和吸收,再通过一层微透镜阵列得到完整的正立像,并经光电探测器阵列进行光电转换,获得模拟/数字图像信号。最终,实现大面阵、低失真的微距光学图像耦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