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稳定的宽带双频带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0847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05864.9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度稳定的宽带双频带通结构,包括介质层、FSS层和匹配层,介质层数量为六层,FSS层数量为三层,匹配层数量为两层,各层介质层、FSS层和匹配层相互间隔式交叉叠加,介质层与匹配层表面光滑,FSS层上刻蚀有若干组缝隙单元,本发明具有可以满足双波段天线的宽角域宽频带通信需求,同时将两个通带外的电磁波反射至非威胁方向,可有效降低FCS的优点。

    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09212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73412.X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其上表面呈具有两个侧面的棱锥结构,前端点分别与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连接形成两条侧棱,前端点与上表面端点连接形成中心棱;中心棱长于所述侧棱;尾端点分别与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连接形成两条侧边棱线,每条侧边棱线与上表面的相应位置底边分别通过一号过渡弧形面连接形成上侧表面;每条侧边棱线与下表面的相应位置底边分别通过二号过渡弧形面连接形成下侧表面;所述下表面为平面。本发明兼顾了对载体前向和侧向的低散射设计,用于隐身目标部件测试评估中可获得部件不同关注方向的隐身性能。

    一种基于双层超表面的超宽带高性能吸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9443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12389.4

    申请日:2025-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层超表面的超宽带高性能吸波结构。所述基于双层超表面的超宽带高性能吸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金属层、胶膜层、第一介质层、胶膜层、下超表面层、胶膜层、第二介质层、胶膜层和上超表面层;所述下超表面层包括多个周期性排列的下超表面基本单元,所述下超表面基本单元为环形正八边形,所述上超表面层包括多个周期性排列的上超表面基本单元,所述上超表面基本单元由两个尺寸不同的内外环形正八边形构成。本发明设计的吸波结构相比同样只有两层超表面的吸波结构表现出了更优异的吸波性能、更大的吸波带宽,且本发明中的吸波结构表现为产品层数少,更易于加工成型,产品装配明显简化,产品稳定性和良率高等特点。

    一种高聚焦效率的平面金属超表面透镜

    公开(公告)号:CN119560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25523.2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聚焦效率的平面金属超表面透镜,涉及微波透镜领域,包括介质层、金属层和开口环,两层金属层覆盖在介质层两端面,金属层上间隔分布若干个开口环,开口环为两组内外分布且设有对称双开口的同心分段圆环,内环的开口部分沿圆心偏转大于0°的角度使开口环内分段圆环非对称分布,以实现大于60%的聚焦效率和16倍的放大倍数,本发明具有通过采用超薄的双层金属扭曲型双开口谐振环超表面单元和单一介质夹层的结构,实现高聚焦率和高放大倍数的优点。

    一种基于柱面共形超表面结构的回波增强器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6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02898.7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柱面共形超表面结构的回波增强器及其设计方法,该回波增强器包括:包括金属圆柱体和若干个超表面单元;其中,超表面单元在所述金属圆柱体侧面呈周期性排列,所述超表面单元用于调控所述金属圆柱体的电磁散射特性。本方案,在进行回波增强器结构设计时,结合几何分区法和相位梯度理论对金属圆柱体侧面的超表面单元进行柱面共形阵列设计,同时利用优化算法对超表面单元中金属贴片的尺寸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不同尺寸金属贴片组成阵列排布在金属圆柱体侧面以满足电磁调控。如此,可有效在柱体曲面载体上实现后向回波增强,并给一定角域内曲面结构的回波增强提供了解决方法。

    一种红外/雷达兼容功能的吸波超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9401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27802.2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雷达兼容功能的吸波超材料,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吸波超材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红外反射层、第一承载层、宽带阻抗匹配层、吸波层和第二承载层;所述红外反射层用于反射红外辐射,实现红外低发射率;所述第一承载层用于承载所述红外反射层;所述宽带阻抗匹配层用于提升雷达波段的宽带阻抗匹配性能;所述吸波层用于吸收雷达波段的电磁能量;所述第二承载层用于承载所述吸波层。本发明提供的红外/雷达兼容功能的吸波超材料兼具红外低发射性能与雷达宽带吸收性能。

    一种吸波单元及吸波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49278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0509304.5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波单元及吸波超表面。本申请吸波单元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其中,第一层所在的一侧为电磁波入射的一侧,第一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用于吸收部分入射的电磁波;第二层靠近第一层的一面设置有带有缝隙的图案层,图案层用于使入射的电磁波产生谐振;第三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用于吸收部分入射的电磁波;第四层远离第三层的一面设置有连续的地板层,地板层用于将剩余的电磁波反射出吸波单元。由于图案层中的缝隙可以使入射的电磁波产生谐振,因此可以扩宽带宽,使本申请提出的吸波单元在较宽的带宽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吸波效果。

    一种灰度图像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12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13668.0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相似度判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灰度图像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首先基于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分别得到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的灰度值直方图和灰度值矩阵;并基于灰度值直方图,计算第一灰度图像与第二灰度图像的灰度相似度;然后基于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的最大相关系数;最后基于灰度相似度和最大相关系数,判断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的相似度。本发明提供的灰度图像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可以综合判断第一灰度图像与第二灰度图像的整体与局部的相似度,克服了现有计算方法无法兼顾整体与局部,从而可能导致与人工判断的“相似”结果有着较大差异的问题,更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一种用于薄翼状目标RCS测试的低散射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17849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61531.5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薄翼状目标RCS测试的低散射载体,涉及电磁散射特性测量技术领域,该低散射载体包括共形无阶差连接的载体前部和载体后部;载体前部的表面和载体后部的表面的曲率连续;载体前部呈鹰爪状;载体后部呈薄翼状;载体后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部件,用于连接和固定薄翼状目标。本发明的低散射载体既可以消除薄翼状目标边缘散射,又可以遮挡其外表面结构,能更好地模拟薄翼状目标实际安装时的状态,并在较大角域范围内具有较低的后向散射,可以更加精确地对薄翼状目标的RCS进行测量评估。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吸波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036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92545.3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吸波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多个不同类型的吸波材料,随机编码得到若干个遗传个体,形成初始种群;计算种群中每一个遗传个体的反射率;评估每一个遗传个体的适应度;根据编码对应数据变量的位数和当前种群进化代数,计算每一个遗传个体的变异率;保留适应度最小的遗传个体,利用变异率对其他遗传个体进行交叉和变异,得到新一代种群,并对新一代种群跳转执行计算种群中每一个遗传个体的反射率,直至满足遗传算法的终止条件,以得到的新一代的种群中的遗传个体形成吸波复合材料。本方案,能够在保证前期快速收敛的前提下,逐渐增大变异率以加快优化速度,实现遗传算法的快速收敛和快速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