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噪声整形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00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57414.9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水线‑噪声整形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模数转换器包括:一阶噪声整形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电路、级间积分电路和二阶噪声整形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电路,一阶噪声整形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电路,用于采样量化输入信号得到残差电压,并将残差电压发送到级间积分电路进行放大积分,以及根据残差电压和放大积分结果得到一级处理结果;二阶噪声整形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电路,用于采样量化处理放大积分结果得到的二级处理结果,并对一级处理结果和二级处理结果进行处理得到目标数字信号。该模数转换器能够有效降低信号带宽内的量化噪声,提高模数转换器的带内信噪比的同时,保持较高的能量效率。

    可控硅器件、可控硅器件制作方法、芯片及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697890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62020.1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硅器件、可控硅器件制作方法、芯片及电路,属于半导体器件领域,该可控硅器件包括:衬底;第一阱区;第一注入区~第六注入区,沿衬底长度方向依次形成于第一阱区内;第一多晶硅区和第二多晶硅区;第二阱区和第三阱区沿衬底宽度方向形成于第一阱区内,且位于第三注入区与第四注入区之间;第七注入区,形成于第二阱区内;第八注入区,形成于第三阱区内;隔离结构,形成于衬底内;第三注入区和第八注入区接入第一电极;第四注入区和第七注入区接入第二电极;第一注入区、第二注入区、第一多晶硅区、第二多晶硅区、第五注入区和第六注入区相连。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可控硅器件,能够削弱SCR路径的正反馈效应,提高维持电压。

    电流放大器、传感器读出电路和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69151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21590.6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流放大器、传感器读出电路和传感器,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所述电流放大器包括输入斩波器、输入级电路、压控电流放大单元和输出斩波单元,其中:所述输入级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输入斩波器接入差分电压信号VIN,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压控电流放大单元,用于将所述差分电压信号转换成差分电流信号;所述压控电流放大单元被配置为提供针对所述差分电流信号的增益,且所述压控电流放大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输出斩波单元来输出最终的电流信号IOUT。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能够利用输入输出端的斩波器来优化噪声和失调,另一方面还能够利用压控电流放大单元调节放大增益,可以适应于低功耗、低失调、低噪声的场景。

    无线传感器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和无线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568554.6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和无线传感器,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该无线传感器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储能模块的电压;当储能模块的电压低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对储能模块进行充电;当储能模块的电压达到最大允许充电电压时,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停止对储能模块充电;当储能模块的电压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备用供电模块对储能模块进行充电,预设的第一阈值小于储能模块的最大允许充电电压,预设的第一阈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预设的第二阈值大于储能模块的最小允许电压。当太阳能电池板不能正常充电时,可以控制备用供电模块对储能模块进行充电,以增强无线传感器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芯片的短路保护电路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03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27221.0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芯片的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电荷泵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可编程时钟产生模块和短路保护控制模块;电荷泵模块用于通过电荷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输出正电荷泵电压信号,且通过电荷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输出负电荷泵电压信号;短路保护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数字检测信号和第二数字检测信号中至少一项的逻辑值为1的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通过短路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可编程时钟产生模块将时钟信号的信号频率设置为第一目标频率。当芯片的输出端发生短路时,为电荷泵提供较低的工作频率使得电荷泵的输出电流减小,如此减小了芯片短路时热效应,提高了芯片可靠性。

    连接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246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41141.3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一检测端分别与第一设备相连,第二检测单元的第二检测端与第二设备相连,其中,在第一控制端的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检测端的第一检测信号识别第二设备是否接入第一设备;在第一控制端的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第二设备根据第二检测端的第二检测信号识别第一设备是否在线或第一设备的类型。由此,该电路基于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可对第二设备的接入情况,以及第一设备的在线情况和第一设备的类型进行识别,实现了对接入检测、在线识别以及类型识别功能的兼容,且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芯片的温度场分布检测方法及装置、介质、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5078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58202.X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芯片的温度场分布检测方法及装置、介质、芯片,该方法首先获取多个关键节点各自的工作温度目标值,然后控制所有的功耗模拟单元依次按对应的关键节点的工作温度目标值进行功耗模拟,以使测温单元感测功耗模拟单元传导过来的温度,然后依据感测到的温度以及每个功耗模拟单元与测温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生成各功耗模拟单元的位置‑温度关系曲线,最后依据位置‑温度关系曲线生成芯片待测区域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由此能够基于芯片的工作特点来动态定位封装后芯片的温度场分布,通过内置的测温电路和功耗模拟电路作为温度场分布检测的硬件实现,实现芯片整体温度场分布的检测,还降低了检测成本和检测难度。

    无除法器的除三电路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511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1120525.8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除法器的除三电路,电路中的Esum加法器用于对二进制数据中位于偶数位的各个二进制数进行相加从而得到加数Esum。Osum加法器用于对二进制数据中位于奇数位的各个二进制数进行相加从而得到加数Osum。第一多路选择器用于比较加数Esum和加数Osum,若加数Esum大于等于加数Osum,则计算加数Esum和加数Osum的差,并将加数Esum和加数Osum的差进行输出,若加数Esum小于加数Osum,则计算加数Osum和加数Esum的差,并将该差值左移1位,从而得到加数Osum和加数Esum的差的两倍,并将其进行输出。该无除法器的除三电路能够节约硬件资源、降低功耗以及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