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线自然灾害内生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85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68898.1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自然灾害内生安全系统,用以解决基于管线功能安全、自然灾备安全以及系统信息安全相互交织且难于单独处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安全监测模块,采集地下管线的安全监测数据;管线状态判别模块,判别管线状态情况并获取管线状态数据;重构拟态仿真模块,根据管线状态数据和安全监测数据进行拟态得到n个可重构的拟态仿真模型;多模裁决模块,基于n个可重构的拟态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出灾害值;管网灾害逆向重构模块,接收灾害值,并对可重构拟态仿真模块和多模裁决模块进行数据修正;联动防御模块,进行联动防御。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防护方式中存在的静态性和确定性局限的问题。

    一种用于特殊作业现场的智能佩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63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68895.8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硬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特殊作业现场的智能佩戴设备,用以解决的便携性和实时性较差,无法满足高风险作业环境中的需求问题。本发明包括腕表,腕表包括外壳和与外壳固定的显示屏,外壳内安装有定位模块、处理单元、通信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定位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上传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判断位置信息是否处于危险区域,若处于危险区域,则将声光报警信号发送至声光报警模块中进行声光报警提醒;通信模块用于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云端及管理人员网络,报警信息至少包括作业人员信息和位置信息。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控,能够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减少管理成本,满足高风险作业环境的需求。

    一种辐射环境下的自主寻源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77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55141.8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辐射环境下的自主寻源机器人系统,包括:寻源机器人和与寻源机器人无线通信连接的机器人管理平台;寻源机器人包括:辐射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寻源任务中的辐射信息;主控模块、用于接收寻源信息,并根据寻源信息中的寻源指令执行寻源任务,并判断机器人与机器人管理平台是否保持无线通信连接;数据传输模块,在机器人与机器人管理平台保持无线通信连接时,主控模块执行在线寻源模式,用于将寻源任务中的数据传输至机器人管理平台;存储模块,在机器人与机器人管理平台断开无线通信连接时,主控模块执行离线寻源模式,并将离线寻源模式中采集的数据保存在存储模块。能够实现在辐射环境下进行自主寻源的目的。

    一种楼宇智能调控终端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5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53247.4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楼宇智能调控终端和使用方法,解决了楼宇内多个系统间无法联动或联动效果差的问题。一种楼宇智能调控终端,与监控传感器和楼宇内各系统近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讯模块和计算模块,通讯模块与计算模块连接,用于采集传感器的数据,发送至计算模块,计算模块接收数据并将楼宇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采集数据在区域内的权重计算出该区域的人体舒适度是否在设定阈值或安全阈值范围内,对超出阈值区域内涉及的数据检查并发送指令,人体舒适度的数值通过计算五种环境要素得出,其舒适环境值为设定范围内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环境声音和光照度。本申请实时监测楼宇内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增强用户体验,确保楼宇环境的安全。

    一种TDLAS气体遥测误报过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76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855179.4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DLAS气体遥测误报过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中,通过对检测到的激光回波信号的高次谐波进行标定和分析,首先,选择特定的高于二次谐波光强的高次谐波光强,作为过滤误报的有用信号;再通过标定,确定有目标气体吸收时高次谐波光强与二次谐波光强的比值范围,作为区分误报的特征区间;在进行目标气体遥测时,气体浓度与光程积的测量值不为零时,判断高次谐波光强与二次谐波光强的比值是否在所标定的特征区间内,不在该特征区间内,则判定为误报,进行过滤,有效解决了气体遥测场景中因噪声干扰下而引起的误报问题。

    一种开挖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149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855183.0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开挖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开挖监测系统包括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用于感应环境振动,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与振动传感器同时布设于土壤中的相同位置,用于测量振动传感器布设位置土壤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将土壤温湿度数据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以实现根据土壤温湿度确定振动传感器布设位置的振动信号传播速度;多个振动传感器与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布设于土壤中的多个位置,以实现根据不同布设位置的振动信号传播速度确定各个振动传感器间接收振动信号的时延,并根据时延确定开挖位置。本申请可根据土壤温湿度对振动信号的传播速度进行实时校正,以实现对开挖位置的准确定位。

    一种基于TDLAS的气体检测自校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8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70437.3

    申请日:2023-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DLAS的气体检测自校准系统及方法,气体检测自校准系统由分光镜、标准气室、第一会聚镜、光强探测器组成,分光镜用于接收通过激光器经准直镜后生成的测量光束;标准气室用于吸收测量光束;第一会聚镜用于会聚标准气室吸收的测量光束;光强探测器用于根据会聚的测量光束,生成光电信号,传输至检测控制系统,检测控制系统根据光电信号,对测量光束进行调制,其中,检测控制系统分别与激光器、光强探测器电性连接;本发明用校准光路中探测器获得的接收信号的数据特征,通过对激光器的温度进行反馈控制,使得激光波长在不同的工况下始终能与气体吸收峰的中心位置严格对准,进而实现在复杂环境中的激光器中心波长校准。

    一种地下管线的防开挖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7183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1406166.5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管线的防开挖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埋设于地下管线上方土壤中的振动传感器、用于实时控制振动传感器的主控制器以及设有防开挖监测平台的服务器,主控制器与服务器无线连接,主控制器上连接有GPS模块、ADC模块和报警电路模块,振动传感器通过信号调理模块分别与ADC模块和报警电路模块。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地下管线的防开挖监测系统对一定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实时监测,一旦监测到开挖动作后会立即将报警信息传送到后台,以便管理部门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置,防止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线的破坏,对于保证天然气管道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身份核查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7672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811573066.4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身份核查方法和装置,包括:采集使用者身份信息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有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采集使用者虹膜信息,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匹配,若虹膜信息多次匹配失败则进行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若虹膜信息匹配成功正常显示该使用者的身份信息。本发明将身份介质与虹膜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配合使用,准确甄别出各类人员的真实身份,避免了单一核查方式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彻底杜绝身份证件伪造、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等违法问题,成功解决现有虹膜识别技术在无大规模数据库的情况下,无法应用于大规模人群身份核查的痛点,提升了系统的安全等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