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53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04085.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行车隧道叠落布置的盾构平移通过车站中板移动式支撑方法,涉及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用于行车隧道叠落布置的盾构平移通过车站中板移动式支撑方法包括一种用于该方法的移动加固台车和该台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外部支撑结构保持密贴支撑顶力,卸载内部支撑结构密贴支撑顶力;S2.向盾构机移动方向内部支撑结构至外部支撑结构端头,并施加内部支撑结构密贴支撑顶力;S3.外部支撑结构卸载支撑顶力,并向前平移外部支撑结构;S4.施加外部支撑密贴支撑顶力,平移盾构机至外部支撑结构上方。通过移动式支撑方法的使用,保证了对盾构机底端的中板进行移动支撑,防止了中板被盾构机压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71234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59855.6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盾构先过站后再建造风道结构的盾构过站方法,其在大直径盾构到达风道前先完成风道两侧导洞的开挖,在导洞内施作钻孔灌注桩,但大直径盾构穿越部位的两侧导洞内围护桩暂不施工,并在大直径盾构穿越风道部位的导洞两侧各增加1根围护桩,施工桩顶冠梁,并将大直径盾构穿越风道部位的桩顶冠梁尺寸加大。然后大直径盾构直接穿越风道,待盾构通过风道后,再进行风道土方开挖与二衬结构浇筑。本发明的大盾构先过站后再建造风道结构的盾构过站方法能较好解决地铁区间隧道和车站施工筹划冲突,盾构可直接穿越车站风道,可以保证地铁区间隧道和车站施工筹划完全相互独立,整个工程筹划以区间隧道为主线,能尽早实现“洞通”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67302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79278.9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 E21D11/003 , E21F16/02 , E21F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综合管廊,其包括隧道本体、底板找平层、下隔墙板、中板、上隔墙板以及以及管线支架;其中,所述隧道本体内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底板找平层浇筑于隧道本体内的底部;所述下隔墙板竖直浇筑于底板找平层上;所述中板水平浇筑于下隔墙板和隧道本体上;所述上隔墙板竖直浇筑于中板和隧道本体之间;所述管线支架分别设置于隧道本体内壁、底板找平层、中板以及上隔墙板上。本发明的盾构隧道综合管廊结构简单,其隧道内可独立布置不同管线,并对管线进行保护,便于后续维修;同时,其施工方便不受地面交通、河道、季节、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占地少,对交通影响小,可缩短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210238802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0694002.3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B1/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诱导防水缝,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内的诱导缝,且所述诱导缝垂直设置在底板中部,所述诱导缝上部设有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诱导缝下部设有弯曲部;所述底板下端设有防水卷材加强层,所述底板与防水卷材加强层之间设有多个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本实用新型通过弯曲部增加漏水通道的长度,进而提高了底板的防水效果,同时通过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与多个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的配合使用来起到双重防水作用,有效提高了防水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诱导缝因漏水通道长度固定而降低了底板防水效果的问题,可以有用于对底板混凝土进行防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5400736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240615.6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RD暗挖隧道综合管廊,其包括隧道初衬、底板二衬、两侧二衬、顶拱二衬、下隔墙板、中板、上隔墙板以及管线支架;其中,所述隧道初衬内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底板二衬浇筑于隧道初衬的底部;所述两侧二衬浇筑于隧道初衬的两侧,并和底板二衬对接;所述顶拱二衬浇筑于两侧二衬的顶部,并连接两侧二衬;所述下隔墙板竖直浇筑于底板二衬上;所述中板水平浇筑于两侧二衬之间以及底板二衬的顶部;所述上隔墙板竖直浇筑于中板以及顶拱二衬之间;所述管线支架分别设置于下隔墙板、中板、上隔墙板上。本实用新型的CRD暗挖隧道综合管廊具有结构简单,可布置不同管线,能对管线进行保护且管线布置和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153531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999041.6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11/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扣式钢管支架矩形梁板支撑结构,包括盘扣式脚手架斜杆、盘扣式脚手架横杆、盘扣式脚手架立杆、结构模板、次龙骨、主龙骨、调节底座、调节托座和连接杆,所述调节底座设于水平的楼板上,所述楼板与调节底座之间设有垫块,通过垫块保护楼板不受损坏;所述盘扣式脚手架立杆固定设于调节底座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搭设、拆除迅速快捷、省力,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通用性强,承载力大,安全高效,不易丢失,便于管理,易于运输等特点,能够节约施工作业工期及施工成本,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对于工人的技能要求不高,搭设后成品质量效果好可以有效的对矩形梁板进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03372229U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20457127.7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翔康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3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轴两转向架蓄电池电机车,其包括框式转向架、回转中心体、独立车体、空气压缩机、蓄电池、变频控制系统及操作装置;其中,所述框式转向架上安装有减速机轮对总成、电机以及制动装置,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减速机轮对总成,所述制动装置连接至减速机轮对总成上;所述框式转向架通过回转中心体枢接于独立车体上;所述操作装置、变频控制系统、蓄电池以及空气压缩机自前向后依次安装于独立车体上;所述蓄电池与电机电联接。本实用新型的四轴两转向架蓄电池电机车具有大功率、四轴驱动、转向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制动效果好和能满足一次出土牵引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640601U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20003462.9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用侧边高稳定钢支撑结构,包括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横板,所上述横板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设置有弧形板,所述横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机箱远离双轴电机的一侧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杆远离双轴电机的一侧壁固定设置有移动板。本实用设置有可以同时对两侧进行支撑的结构,以及可以根据宽度进行调整,使用起来相对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0795423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1874163.7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6B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了一种隧道坑道防护栏杆,属于防护装置领域,其包括竖直延伸的支撑杆、L形连接件,L形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撑杆的顶部相铰接,L形连接件的另一端配装到作为基准的限位单元上,在L形连接件上连接有水平延伸的第一限位板,在第一限位板下方设有水平延伸的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通过多个等距排列的栏杆过渡板相连接,栏杆过渡板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相铰接,栏杆过渡板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相铰接,支撑柱的底部通过配装有铰接的万向球轴和底座,保证支撑柱可以有效被升降平台托起,并且铰接式结构,当限位板升起后围挡可以自动折叠,保证了护栏的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131407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1171215.5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蔡志勇 , 郭玉海 , 王全贤 , 杨祥亮 , 杨冬梅 , 靳立伟 , 赵东华 , 薛彦 , 李洪波 , 白冰 , 高超 , 刘勇强 , 赵新生 , 冀芸 , 冯立 , 王彦钧 , 石文正 , 侯子龙 , 冯勇 , 霍岩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其包括隧道本体、底板、中隔墙、道床板、轨道、疏散平台、线路管线以及接触网;其中,所述底板浇筑于隧道本体内的底部;所述中隔墙竖直浇筑于底板上;所述道床板水平设置在中隔墙上和隧道本体内;所述轨道设置有两条,其铺设在道床板上;所述疏散平台连接至道床板上,并位于两条轨道之间;所述线路管线铺设在隧道本体内的侧壁上;所述接触网安装于隧道本体内的顶部,并位于轨道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大直径单洞双线地铁隧道将上下行列车布置于同一隧道内,可以减小占用约一半的地下空间,且施工方便,节约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