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4943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510864461.8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毒杀植物寄生线虫的产紫青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毒杀植物寄生线虫的产紫青霉的菌株号为MHZ11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11630。活性成分为用乙酸乙酯从产紫青霉MHZ111的培养物中提取得到的溶于乙酸乙酯的物质的植物寄生线虫抑制剂,在活性成分含量为1.5g/L和1.0g/L时,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杀伤力显著高于阿维菌素和噻唑膦;在活性成分含量为1.5g/L时,南方根结线虫几乎不能孵化,在活性成分含量为1.0g/L和1.5g/L时,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孵化的抑制作用与阿维菌素和噻唑膦相当。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364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579816.5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产纳他霉素的重组利迪链霉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构建产纳他霉素的重组利迪链霉菌的方法,包括将纳他霉素合成正调控基因导入作为宿主菌的利迪链霉菌中筛选得到纳他霉素产量高于所述宿主菌的重组利迪链霉菌的步骤;所述纳他霉素合成正调控基因编码如下a)或b)的蛋白质:a)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的蛋白质;b)将SEQ ID No.1中的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纳他霉素合成相关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的重组利迪链霉菌,具有比野生型显著提高的产纳他霉素和抑菌能力,可以应用于食品、生物能源及饲料添加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937689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71177.8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抑制鲜果采后病害的类酵母真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类酵母真菌(Pseudozyma fusiformata)SF6,保藏号为:CGMCC No.8577。所述类酵母真菌(Pseudozyma fusiformata)SF6对桃采后褐腐病菌和西红柿采后灰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桃采后褐腐病、西红柿采后灰霉病具有抑制作用。对所选择的植物病原真菌中,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菌圈直径为15mm以上,具有稳定、高效、广谱的抗菌性能,可以在防治上述病菌或病害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39962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39893.0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杀菌微胶囊悬浮剂及制备方法。该微胶囊的芯材活性成分为那他霉素,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该微胶囊可用于防治农作物土传真菌病害,具有活性成分释放缓慢,持效期长、杀菌谱广、用量低、杀菌效果好、不易获得抗性等特点,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4270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36941.X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极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DPP2,保藏号为:CGMCC No.8178。所述美极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DPP2对桃采后褐腐病菌、苹果采后灰霉病菌、苹果采后青霉病菌和梨采后青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桃采后褐腐病、苹果采后灰霉病、梨采后青霉病、苹果采后青霉病具有抑制作用。对所选择的植物病原真菌中,对桃褐腐病菌和苹果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菌圈直径均为20mm以上,具有稳定、高效、广谱的抗菌性能,可以在防治上述病菌或病害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950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88140.7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农药加工与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抗光解杀菌微胶囊悬浮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该微胶囊的芯材活性成分为那他霉素,以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本发明也公开了该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微胶囊能够有效提高那他霉素的抗光解能力和防治植物地上部组织真菌病害的效果,具有杀菌谱广、用量低、杀菌效果好、不易获得抗性等的特点,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77805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75062.5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防治领域的一种利用拉巴豆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方法。本发明是在中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长有紫茎泽兰的土地上,通过播种拉巴豆、适时除草、靶向施肥、适度刈割等步骤,以拉巴豆替代紫茎泽兰,建立起良性演替的生态群落。拉巴豆生长速度快、盖度高、替代控制紫茎泽兰效果好,并可增加土壤肥力。拉巴豆还是优质牧草,鲜草产量高,有极好的经济利用价值,可为发展贫困地区畜牧业提供充裕的优质饲料,增加农民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138403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598550.X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替代植物领域的一种利用宽叶雀稗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方法。本发明是在中国南方地区长有紫茎泽兰的土地上,通过播种宽叶雀稗、除草和追肥、刈割、浇越冬水的步骤,逐渐以宽叶雀稗替代紫茎泽兰,建立起良性演替的生态群落。采用宽叶雀稗替代控制紫茎泽兰,持续控制时间长,能达到10年以上,还能防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宽叶雀稗还是优质牧草,茎叶柔软,适口性好,有极好的经济利用价值,可为发展贫困地区畜牧业提供充裕的优质饲料,增加农民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11500.9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C12N1/20 , C12N1/18 , C12N1/14 , C05F11/00 , C05F17/20 , C12R1/07 , C12R1/125 , C12R1/01 , C12R1/465 , C12R1/865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物秸秆原位还田腐熟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菌剂,其活性成分由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利迪链霉菌、啤酒酵母和粉红螺旋聚孢霉组成。本发明所提供的腐熟剂适合蔬菜秸秆的原位快速腐熟还田,能快速繁殖出大量有益微生物,分解秸秆,将秸秆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显著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秸秆的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648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610960313.0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对链核盘菌具有抑制活性的重组山冈单胞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重组山冈单胞菌通过赋予受体山冈单胞菌血红蛋白活性来制备,所述受体山冈单胞菌为不具有血红蛋白活性的山冈单胞菌;所述受体山冈单胞菌和所述重组山冈单胞菌对链核盘菌具有抑制活性,在抑制链核盘菌的活性上,所述重组山冈单胞菌高于所述受体山冈单胞菌。该重组山冈单胞菌具有比受体山冈单胞菌更高的抗菌活性,重组山冈单胞菌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菌活性是受体山冈单胞菌的2.3倍。本发明的重组山冈单胞菌抑菌能力显著提高,可以应用于桃褐腐病生防制剂开发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