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双波段雷达搜索与跟踪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25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06767.5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星载双波段雷达搜索与跟踪系统,包括:L波段雷达,包括L波段天线、L波段雷达主机和L波段雷达回波处理器,所述L波段雷达用于搜索目标获取所述目标的位置信息与RCS值;C波段雷达,包括C波段天线、C波段雷达主机和C波段雷达回波处理器,所述C波段雷达用于跟踪所述目标获取所述目标的运动轨迹;模式重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L波段雷达的输出信息在轨重构所述C波段雷达的跟踪模式;其中,所述目标的数量为多个。采用L波段雷达实现大范围区域内大型目标搜索探测,并在轨重构C波段雷达工作模式,引导C波段雷达对大范围区域内批量大型目标进行跟踪,有利于降低系统复杂度和卫星在轨处理压力,且搜索范围大、目标跟踪能力强。

    星载天波雷达系统与上电离层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5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96665.X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载天波雷达系统与上电离层探测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天基天波雷达系统和地面数据反演系统,所述天基天波雷达系统包括:星载杆状偶极子天线(10),用于采用正侧视探测方式对电离层进行探测,并接收雷达回波信号;雷达信号收发控制模块(20),用于对所述星载杆状偶极子天线(10)连续发射雷达信号、接收雷达回波信号以及各自的时序进行控制;以及雷达数据处理模块(30),用于在轨处理所述雷达回波信号,得到BP图像数据;所述地面数据反演系统包括:电离层参数反演模块(40),用于对所述BP图像数据进行反演,重建电离层的位置和等离子体密度分布。本发明可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上电离层散射位置及等离子体密度分布的特征探测。

    星载GNSS-S雷达舰船多维散射特性提取与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8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19273.X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载GNSS‑S雷达舰船多维散射特性提取与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星载GNSS‑S雷达(10)接收多颗导航卫星信号的舰船目标散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双站SAR成像,获得舰船目标的多维SAR图像;b、对多维SAR图像进行非相参融合处理,并对融合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舰船目标检测,获得舰船目标的位置信息;c、提取舰船目标的长度方向和舰艏方向,并计算舰船目标的多维散射系数;d、构建矢量化多维电磁散射集,利用目标分类网络对舰船目标的类型进行分类。本发明充分利用舰船目标的多维电磁散射信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舰船目标高可靠智能分类,具有更高的分类正确率,能解决中高海况下的舰船目标分类难题。

    基于双星多波段雷达系统的电离层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1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93867.3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星多波段雷达系统的电离层测量方法,双星多波段雷达系统包括卫星A和卫星B,卫星A和卫星B分别搭载不同多波段雷达系统,卫星A和卫星B以相同的方向、速度和高度飞行,且连线方向与飞行方向垂直,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卫星A以入射角θ向电离层交替发射短波扫频信号和超短波扫频信号;利用卫星A接收超短波扫频信号被电离层不均匀体散射的第一回波信号,利用卫星B接收短波扫频信号被电离层反射的第二回波信号;基于第一回波信号反演得到电离层不均匀体信息,基于第二回波信号反演得到反射区的反射点位置、电离层临频信息,完成电离层测量。本发明,具有测量信息维度高、测量信息时空一致性好,空间覆盖广等优势。

    用于卫星自身旋转的雷达天线波束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5689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430936.9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卫星自身旋转的雷达天线波束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天线扫描角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卫星的自身参数信息以及探测目标信息计算波束指向;波束在轨赋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波束指向生成所述卫星的雷达天线的多个TR组件的幅相控制字;波束参数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幅相控制字按预定时序写入对应的TR组件并实时调整所述雷达天线的波束指向。本发明具有系统复杂度低、指向精度高、波束自主调整速度快等优势,且具备在轨自主控制能力,无需地面测控站频繁上注控制指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