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73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33118.4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长安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28B1/087 , E01D19/12 , B28B23/02 , B28B13/02 , E01D101/2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钢壳‑混凝土复合正交异性桥面板结构的浇筑装置及方法。包括下料斗、整形下料段、过渡段和振动器,所述振动器沿横桥和纵桥方向布置多个,横桥方向多振动器同步、纵桥方向分区变频率振动协同,由底部向顶部逐渐减小振动器频率,使得振动器频率与流态混凝土拌合物共振,以激发流态混凝土的触变性能,使混凝土拌合物在钢壳混凝土复合正交异性桥面板结构的各个区段的流速相等,实现振动频率与流速协同,混凝土拌合物可以持续均匀稳定地向下流动。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激振器布置,与内填混凝土形成共振,充分发挥其触变性能,显著增强了混凝土的流动性,解决了狭小空间混凝土浇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6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49429.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河南省黄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7/1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组合索塔中钢壳屈服后失稳外拔力计算方法,属于桥梁工程领域;解决现有技术在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中,钢壳在延性状态下的屈曲可能导致剪力连接件被拔出,结构无法达到理想中的强度指标而提前破坏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获取薄板大挠度理论获取钢壳的薄板大挠度方程,然后获取变形函数的基本表达式及应力函数的表达式;并建立伽辽金方程求解处挠度的具体表达式;再基于挠度的具体表达式获取最终变形函的表达式;最后将最终变形函数的表达式代入薄板大挠度方程面外力平衡方程中,获得拔出力的分布函数;本发明中,能根据不同剪力连接件和不同板厚情况得到板壳屈曲时所能产生的拔出力大小,进而明确剪力连接件的布置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74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271453.3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性旋转地震动模拟方法,包括:S1.将实际地震动分解为第一水平加速度、第二水平加速度和竖向加速度;S2.分别对第二水平加速度和竖向加速度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S3.根据线弹性理论和步骤S2中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结果得到摇摆分量的傅里叶谱和扭转分量的傅里叶谱;S4.将摇摆分量的傅里叶谱和扭转分量的傅里叶谱转换为未考虑空间性的旋转功率谱;S5.根据随机振动理论利用未考虑空间性的旋转功率谱得到考虑空间性的旋转功率谱;S6.将考虑空间性的旋转功率谱经LDLT分解及强度包络函数得到非平稳性旋转地震动和平动地震动。本发明基于线弹性理论和多维空间性理论提出了一种能够考虑旋转地震动空间性的非平稳旋转地震动模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38782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671403.1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段预制拼装桥墩钢构件,包括短型钢构件、长型钢构件和锚固定位钢筋,短型钢构件上设置有若干加劲肋一,短型钢构件两端设置有竖向螺栓孔一,且下端钢板上设置有若干水平螺栓孔一;长型钢构件上设置有若干加劲肋二,长型钢构件两端设置有竖向螺栓孔二,且下端钢板上设置有若干水平螺栓孔二;锚固定位钢筋呈均匀分散装设置在钢筋笼中,锚固定位钢筋外端均设置有螺牙,且内侧设置有若干相匹配的加固钢筋。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钢构件的施工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用型钢构件既充当模板和支撑上部结构,临时锚固并增加施工安全性,还可以在施工完成后拆除重复使用,最终实现桥墩的工厂化预制和现场快速拼装的施工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68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547474.2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4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蚀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节段拼装桥墩的建造方法,属于桥梁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桥墩建造方法中采用的套管既是墩柱节段预制的侧模又起到箍筋及防磨蚀保护套的作用,减少了箍筋用量和模板成本。通过底模制作的墩柱节段,一端为实心,另一端形成连接腔体,在向连接腔体中浇筑连接材料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连接材料的密实性,提高各墩柱节段之间、墩柱节段与盖梁之间、墩柱节段与承台之间的连接质量。各墩柱节段之间的连接处、墩柱节段与盖梁之间的连接处以及墩柱节段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处均用连接钢筋和浇筑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连接材料进行连接,各连接位置的连接简单,连接程度可靠,施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66119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506734.5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4B1/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包括若干预制混凝土板;每个预制混凝土板的两个边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埋设一上钢板和下钢板;位于上钢板下表面和下钢板上表面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螺栓孔;每个螺栓孔内均固定一螺纹套筒;预制混凝土板的一端设置凸榫,其另一端设置与凸榫形状配合的凹槽;通过凸榫嵌入凹槽的配合实现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并在相邻两块所述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均开设有对应若干螺栓孔的若干通孔;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与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板的上钢板和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插入通孔、穿过上钢板或下钢板、并位于螺纹套筒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79029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25176.1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D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41 , E01D19/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橡胶环限位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包括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其结构是:在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的顶板的两非活动侧固定连接顶板延长板,顶板延长板的底面悬挂挡块;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的底盆的两非活动侧固定连接底盆延长板,底盆延长板的上表面焊接两个适配支撑,适配支撑相对的两个面上均固定有高阻尼橡胶环;挡块位于两个高阻尼橡胶环之间,且挡块与两个高阻尼橡胶环之间的间隔均为50-300mm。该支座可地震作用下,约束支座在活动向的过大位移、实现桥梁各桥墩共同受力,充分发挥各桥墩的抗震性能,耗散地震能量,并且可以沿用现有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的生产技术和安装技术,便于工程应用和地震后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204676414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286145.2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阻尼限位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包括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其结构特点是:在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的顶板的两非活动侧固定连接顶板延长板,顶板延长板的底面悬挂X形钢板阻尼器;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的底盆的两非活动侧固定连接底盆延长板,底盆延长板的上表面焊接两个挡块;X形钢板阻尼器位于两个挡块之间,且挡块与X形钢板阻尼器之间的间隔为50-300mm。该支座在地震作用下它能够实现桥梁各桥墩共同受力,充分发挥各桥墩的抗震性能,耗散地震能量,并且可以沿用现有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的生产技术和安装技术,便于工程应用,便于地震后支座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204676413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286132.5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阻尼橡胶环限位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包括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其结构是: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的顶板的两非活动侧固定连接顶板延长板,顶板延长板的底面悬挂挡块;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的底盆的两非活动侧固定连接底盆延长板,底盆延长板的上表面焊接两个适配支撑,适配支撑相对的两个面上均固定有高阻尼橡胶环;挡块位于两个高阻尼橡胶环之间,且挡块与两个高阻尼橡胶环之间的间隔均为50-300mm。该支座可地震作用下,约束支座在活动向的过大位移、实现桥梁各桥墩共同受力,充分发挥各桥墩的抗震性能,耗散地震能量,并且可以沿用现有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的生产技术和安装技术,便于工程应用和地震后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217419290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21170578.8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佛山市建盈发展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佛山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动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接触面间的滑动副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滑动上副和滑动下副,所述滑动上副包括第一钢结构,所述第一钢结构上固定连接有镜面级不锈钢板,所述镜面级不锈钢板上涂覆有润滑剂,所述滑动下副包括第二钢结构,所述第二钢结构上固定连接有高力黄铜板,所述镜面级不锈钢板与高力黄铜板相接触。本实用新型在镜面级不锈钢板、高力黄铜板和润滑剂的配合作用下使此类滑动副间不会因面压过大而产生过大压缩变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滑动副受压变形量过大及滑动副耐久性不足而导致结构实际受力状态与设计受力状态不一致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