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640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464504.2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8/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47 , H01M8/0254 , H01M8/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单电池,通过设置节流部来抑制压缩力向层叠有多个的燃料电池单电池的相邻的两个隔板的接触部的过度集中。燃料电池单电池在多条阴极气体流路和多条阳极气体流路中的至少一条气体流路设置有使燃料电池单电池的层叠方向上的流路的高度减小并且使流路截面积减小的节流部,在沿着层叠方向投影观察时,多条阴极气体流路和多条阳极气体流路具有互不相同的二维形状,存在有阴极气体流路与阳极气体流路交叉的交叉位置,并且节流部设置在交叉位置以外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447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989635.2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14 , H01M8/04701 , H01M8/04082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燃料电池的异常电位的产生的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是空冷式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向燃料电池供给氢的氢系统、向燃料电池供给反应空气的反应空气系统、以及向燃料电池供给冷却空气的冷却空气系统,燃料电池具有反应空气与冷却空气独立的流路构造的反应空气流路和冷却空气流路,燃料电池系统在系统停止时将燃料电池的阴极及阳极与燃料电池系统的外部切断,燃料电池系统在系统启动时停止反应空气向燃料电池的供给,并且开始氢向燃料电池的供给和冷却空气向燃料电池的供给,在从系统启动时起经过规定时间后,开始反应空气向燃料电池的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40689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0474609.2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26 , H01M8/0221 , H01M8/0213 , H01M8/0258 , B29C70/4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用隔板及其制造方法,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纤维片材和被应用于上述纤维片材的碳粒子以及树脂的原料片材;和以具备形成气体流通用的流路的凹凸形状的方式冲压原料片材来获得顶部以及过渡部,在原料片材的冲压中,以顶部的下压率高于过渡部的下压率的方式冲压原料片材。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30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1187116.2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其在使冷却液在燃料电池与热交换器之间循环的循环流路连接有从该循环流路接收冷却液的一部分的第一容器,在该第一容器经由调压阀连接有第二容器,在该第二容器设置有气体扩散部。在第一容器的内部的压力达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调压阀打开,第一容器的内部的气体向第二容器的内部放出。气体扩散部将放出到第二容器的内部的气体逐渐排出到系统外。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01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586005.1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野野山顺朗
IPC: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9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热失控的空冷式燃料电池系统。该空冷式燃料电池系统的特征在于,反应用空气供给流路在反应用空气供给部的下游并且燃料电池的反应用空气入口的上游的区域具有第1阀,反应用空气排出流路在上述燃料电池的反应用空气出口的下游具有第2阀,燃料气体供给流路在上述燃料电池的燃料气体入口的上游具有第3阀,燃料废气排出流路在上述燃料电池的燃料气体出口的下游具有第4阀,控制部监视由温度取得部测定出的温度,在由上述温度取得部测定出的上述温度超过了规定的温度阈值时,或者在上述温度的上升速度超过了规定的升温速度阈值时,上述控制部减小上述第1阀、上述第2阀、上述第3阀以及上述第4阀的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2034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1354536.X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减小电池厚度来实现低压损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框架部件,配置于所述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的周围;及一对隔板,以夹持所述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和所述框架部件的方式层叠于所述框架部件,所述隔板具有多个隔板侧歧管,所述框架部件具有:骨架部,与所述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连接;开口部,收纳所述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多个框架部件侧歧管,以与各所述隔板侧歧管连通的方式对位配置;及流体导入导出部,位于所述框架部件侧歧管与所述开口部之间,所述流体导入导出部具有用于构成使流体在所述框架部件的水平方向上流动的流路的多个凸部,所述凸部的厚度大于所述骨架部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4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192919.8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包含:电解质膜;分别形成在所述电解质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第一催化剂层和第二催化剂层;以及隔板,所述第一催化剂层被布置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电解质膜之间,其中所述隔板包含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反应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催化剂层与所述隔板之间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69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0174561.6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84 , H01M8/2483 , H01M8/2475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组,燃料电池组包括堆叠体及端部构件,其中堆叠体包括第一排出孔,端部构件包括:第二排出孔,第二排出孔在堆叠方向上穿过堆叠体,第二排出孔与第一排出孔连通,并且将从第一排出孔排出的冷却水排到端部构件的外部;循环流路部,循环流路部包括在第二排出孔的内壁表面上开口的入口和出口,并且循环流路部使流过第二排出孔的冷却水的一部分在端部构件中循环;收缩部,收缩部从第二排出孔的内壁表面的面向入口的一侧朝向入口突出,并且收缩部使第二排出孔的横截面积减小;以及遮蔽部,遮蔽部被形成在第二排出孔的内壁表面的开口有出口的一侧上,遮蔽部相对于出口形成在第二排出孔的上游侧上,并且遮蔽部部分地覆盖第二排出孔。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965007.2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野野山顺朗
IPC: H01M8/0297 , H01M8/0273 , H01M8/1004 , H01M4/86
Abstract: 本公开的燃料电池单位电池在第1部分中具有粘接层,由此,在第1分隔件与第1气体扩散层的外周缘部分之间,粘接层将第1分隔件与第1气体扩散层的外周缘部分互相粘接,在第1分隔件与膜电极接合体的外周缘部分之间,粘接层粘接于膜电极接合体的外周缘部分,并且,在第1分隔件与支承框架之间、和/或第2分隔件与支承框架之间,粘接层将第1分隔件与支承框架、和/或第2分隔件与支承框架互相粘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935767.9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野野山顺朗
IPC: H01M4/86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单位电池,在第1部分中具有粘接层,由此,在第1气体扩散层的外周缘部分与膜电极接合体的比外周缘部分靠内侧的部分之间,粘接层将它们相互粘接,在第1分隔件与膜电极接合体的外周缘部分之间,粘接层至少粘接于膜电极接合体的外周缘部分,并且,在第1分隔件与支架之间和/或第2分隔件与支架之间,粘接层将它们相互粘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