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连接器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123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1455445.3

    申请日:2018-11-30

    Inventor: 王炎 李冉 谢亚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领域,提供了一种插头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板状绝缘体,板状绝缘体的两侧板面上分别安装有信号接触件和接地接触件,板状绝缘体上设有屏蔽板安装槽,屏蔽板安装槽中安装有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安装槽的槽长在板状绝缘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槽深在板状绝缘体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屏蔽板包括沿槽长方向延伸的主板体以及设置在主板体宽度方向两侧的分别用于与板状绝缘体两侧面上的接地接触件电性接触的接触结构。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通过屏蔽板将板状绝缘体同侧的各个接地接触件以及不同侧的各个接地接触件电性导通,达到了对信号接触件的全屏蔽,大大降低了串扰,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

    一种高速连接器及插孔接触件

    公开(公告)号:CN11021234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1451892.1

    申请日:2018-11-30

    Inventor: 王炎 王芹 谢亚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连接器及插孔接触件。该插孔接触件包括基体,基体上设有用于与印制板连接的引脚,基体上还连接有用于与适配的插针接触件插合的插孔接触段,所述插孔接触段包括四个周向均匀布置的可在径向发生弹性变形的接触悬臂,接触悬臂在靠近一端位置具有用于与适配插针接触件接触的导电接触部位,相对设置的两个接触悬臂构成悬臂对,悬臂对在背向导电接触部位的一侧位置一体连接而形成叉形结构,两个悬臂对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体连接位置具有在插合方向延伸的插槽,两个悬臂对通过插槽插装并实现导电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冲压、折弯成型的插孔接触件,本发明的插孔接触件精度高,且生产模具制作成本低,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接触件组件及具有该接触件组件的接触单元、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97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10163213.4

    申请日:2018-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组件及具有该接触件组件的接触单元、连接器,接触件组件包括绝缘体和固定在绝缘体内的接触件,所述绝缘体上设有用于与相邻的适配绝缘体可拆连接以实现二者之间相对定位的连接结构,将各个接触件组件通过绝缘体上的可拆连接结构形成为一个装配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各个接触件组件的相对位置的相对固定,而且能够保证接触件组件的整体装配强度,保证接触件的可靠性,同时,这种接触件组件不需要额外的定位结构来定位各个接触件的位置,使得连接器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

    一种导电接触件及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5428939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86627.3

    申请日:2015-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00 H01R13/055 H01R13/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接触件及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导电接触件包括公端接触件本体,公端接触件本体包括沿前后方向平直延伸的、用于在上下方向与适配的母端接触段相互顶推并与母端接触段发生相同幅度的弹性变形的公端接触段,公端接触段的前端设有向下凸出的用于与母端接触件的母端后接触面在上下方向顶推配合的公端前接触部,公端接触段的下侧面上具有位于公端前接触部的后侧的、用于与母端接触件的母端前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顶推配合的公端后接触面。本发明的导电接触件配合在使用时,能够减小短桩辐射效应,保证了电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一种直式连接器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128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41786.2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式连接器,属于连接装置领域。该直式连接器包括壳体、信号接触部件、绝缘体及屏蔽件,屏蔽件为筒状,屏蔽件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一端的连接部,绝缘体与壳体分体且固定设置在屏蔽件的主体部内,绝缘体内贯通设置有用于容纳信号接触部件的插接端的腔体,绝缘体用于在信号接触部件与屏蔽件之间绝缘,屏蔽件的连接部沿连接器插拔方向贯穿壳体并与壳体固定连接。本发明将屏蔽件设置成全面屏蔽的筒状结构,同时将绝缘体与壳体分离,并将绝缘体固定在屏蔽件内,从而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好的屏蔽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方便通过一模多穴的方式加工壳体,提高壳体的生产效率。

    公端连接模块
    46.
    发明公开
    公端连接模块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133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4339.7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专门适用于高频的导电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公端连接模块。本发明的公端连接模块对现有的公端连接模块进行改进,通过改变绝缘套筒的结构以及其与屏蔽筒之间的固定方式,使其与端子模块的绝缘部件为两个在插接方向上独立的、并列设置的绝缘结构,这样能够更容易的使得绝缘部件以及绝缘套筒具有规则的外形,大大降低信号回路在端子模块的外侧以及绝缘套筒的外侧的介质环境,进而避免谐振的产生,提高信号传输速率。

    一种线缆组件及线缆连接器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67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65899.7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组件及线缆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线缆组件与线缆连接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线缆组件包括线缆与可轴向弹性压缩的导电接触件;所述可轴向弹性压缩的导电接触件一端固定连接于线缆的末端,另一端用于抵紧连接在外接件的对应接触点位上以使线缆与外接件稳定地导电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避免在线缆组件成型、安装时引入额外的结构或零件,进而使得线缆组件的结构简单化。

    一种叠层印制板模块及无线光传输连接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5087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14584.3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一种叠层印制板模块及无线光传输连接器组件,其中,一种叠层印制板模块,包括背面相互贴合的第一印制板、第二印制板,第一印制板正面布置多个元器件,第二印制板上正面布置多个元器件且设置用于插接接触件的孔,第一印制板、第二印制板通过焊盘连接;一种无线光传输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插座,所述插头壳体内嵌套固定有第一收发模块;所述插座壳体内嵌套固定有第二收发模块;第一收发模块、第二收发模块为所述的一种叠层印制板模块。该模块通过印制板叠板的方式,将两个印制板背面贴合,实现模块小型化设计;该连接器组件弥补了连接器插合与分离时,无线光传输连接器的空白,同时实现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一种接触件及高速连接器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90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1451834.9

    申请日:2018-11-30

    Inventor: 王炎 王芹 谢亚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及高速连接器。该接触件包括基体,基体上设有用于与印制板连接的引脚,基体上还设有插孔接触段,插孔接触段包括三个以上接触悬臂,各个接触悬臂均匀布置在同一圆周上且围成供适配的插针接触件插入的插孔。本发明的接触件的插孔接触段上具有三个以上接触悬臂,三个以上的接触悬臂在同一圆周上均布,与适配插针接触件配合使用时,位于同一圆周上的接触悬臂可在周向上对插针接触件进行限位。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的接触悬臂可与插针接触件在多个方向上弹性抵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接触件增强了与适配插针接触件的接触可靠性,解决了高速连接器在高振动、强冲击环境中使用时接触可靠性差的问题。

    一种接触件模块固定件及差分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5576429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510986540.6

    申请日:2015-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接触件模块固定件及差分连接器,该接触件模块固定件包括用于设置于绝缘体后端的本体,本体上沿上下方向并列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供各个接触件模块前后穿过的贯穿通道,本体上在各个贯穿通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接触件模块的后端在向后的方向上挡止限位的内弹爪。内弹爪在径向向内涨开时,能够对接触件模块的后端在向后的方向上挡止限位,内弹爪在径向向外收起时,能够让开贯穿通道并供接触件模块前后穿过,这样在接触件模块损坏而需要更换时,将对应于该接触件模块的贯穿通道两侧的内弹爪径向向外挤压使其向外收起让开贯穿通道即可将接触件模块取出,不需要将整个接触件模块固定件取下,降低了工作量,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