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6767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55396.0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高超飞行器斜切喷管推力测量的风洞试验方法。该方法以用于高超飞行器斜切喷管推力测量的风洞试验装置为基础,在“冷喷流”模拟方法指导下测量获得体轴系下的法向力、侧向力、俯仰力矩、偏航力矩和滚装力矩五个分量,计算获得体轴系下的轴向力分量以及推力作用点相对于五分量推力天平校心的距离,最后通过力的分解与平移,获得斜切喷管的推力方向和推力大小。该风洞试验方法采用风洞试验缩比模型解决了斜切喷管推力测量的难题,可为真实火箭发动机推力的反推方法或数值计算方法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057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41477.6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中喷流压力流量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在气源入口螺母的环形限位部处依次连接放置节流孔板和紫铜管套筒;气源出口螺母旋拧入气源入口螺母内且将节流孔板和紫铜管套筒压紧连接在环形限位部上;紫铜管伸入气源出口螺母与紫铜管套筒连接,紫铜管的另一端与喷管系统的尾支杆内的通气管道连接;使用本发明的喷流压力流量控制的装置,提出了详细的节流小孔计算方法,为大流量喷管驻室压力准确控制提供了依据。使用本发明的喷流压力流量控制的方法,给出了一整套大流量喷流的驻室压力调试方法,确保了该类型喷流的地面调试成功。
-
公开(公告)号:CN106918434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298843.8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避障的六自由度捕获轨迹试验方法,在捕获轨迹试验中,分离体模型受气动力作用,从当前位姿点运动到目标位恣点,在该连续运动曲线上取n个离散的位姿点,用碰撞检测方法检测出将发生碰撞的位姿点,然后用专家避障方法重新规划运动曲线,成功完成试验。本发明的在线避障的六自由度捕获轨迹试验方法将碰撞检测与避障方法运用于捕获轨迹试验中,能够实时进行碰撞检测,并在碰撞检测后重新进行路径规划,避免了分离体模型及其测力天平支杆与主体模型相碰的“假碰撞”现象,提高了捕获轨迹试验的安全性,同时降低试验失败的次数,节约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44556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396121.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风洞天平动态特性检验装置。该检验装置通过加载装置产生施加于天平的动态载荷,天平测量模块测量天平的动态载荷响应,解算模块基于天平的动态载荷和动态载荷响应解算天平的动态特性。本发明的高超声速风洞天平动态特性检验装置可以对天平动态特性进行检验,能够获得动态补偿函数的准度、频率特性等数据。本发明的高超声速风洞天平动态特性检验装置中有加载头,通过加载头加载基本不引入扭矩,刚度较高,安装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808864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60579.9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中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包括:模型头部,模型主体,上部盖板,内部供气系统,天平,天平连接螺母,喷管段,尾支杆组成。使用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实现天平和喷管的安装,在较小的模型空间内,布置供气管路的要求,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风洞试验中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进行试验的方法,主要是为小尺寸、小推力喷流提供测量方法,避免供气系统对气动力测量的干扰;测量模型气动力、喷流推力和喷流与来流的干扰力,最后通过技术手段再分辨出喷流与来流干扰力的值。该发明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喷流研究具有很好的基础意义,可以解决很多试验中碰到的数据测量与模型设计的矛盾问题,具有深远地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60554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274449.7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中尾喷流试验一体化模型装置及试验方法,一体化模型装置包括模型外形,喉道段,背支板,天平,天平转接件组成。其中模型外形包括模型头部,模型主体,腹部盖板,背部盖板;该外形采用背部支撑,其背部朝下,腹部朝上,使用尾喷流喷管供气的装置,确定了尾喷流试验模型结构,喉道段和尾喷管段的安装方式,二者之间距离调整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尾喷流试验一体化模型装置进行尾喷流试验,针对尾喷流特点,提供尾喷流的模型安装、试验方法,在保证喉道段与尾喷管段密封的前提下,顺利为尾喷管段供气;同时,保证喉道段和尾喷管不干涉,可以有效地供气和密封,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确保试验有效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93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83684.1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口径高超声速风洞的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的底座上放置管箱,管箱的上部焊接上壳体,管箱的前端与前过渡段的方形接口焊接,管箱的后端与后过渡段的方形接口焊接;管箱左侧为固定水箱,管箱右侧为活动水箱,侧壳体覆盖在活动水箱的外表面并与活动水箱之间留有间隙,侧壳体与上壳体在对接处焊接;管箱由结构相同的管箱模块阵列组合而成,采用自左向右从下到上的积木式叠放方式进行组焊;固定水箱管板和活动水箱管板之间贯穿交错排列的翅片管,翅片管作为换热管增大了换热面积。本发明的冷却器采用高温气流与冷却水横向错流的方式,提高了换热效率,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优点,能够满足大口径高超声速风洞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911062049.9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与高超声速风洞的尾支撑装置连接的分离试验模型及内嵌测量装置Ⅰ,和位于下方的与高超声速风洞的腹支撑装置连接的分离试验模型及内嵌测量装置Ⅱ;测量装置Ⅰ包括上面级模型,上面级模型的下部开槽,槽内安装有LED光源阵列Ⅰ和光学探头阵列Ⅰ,槽上覆盖有光学玻璃窗口Ⅰ;光学探头阵列Ⅰ依次连接导光臂和科学级CCD相机,科学级CCD相机采集的数据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处理。测量装置Ⅱ与测量装置Ⅰ结构相同。测量面上涂覆有压敏漆。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解决了有遮挡情况下并联式两级分离模型的大面积压力测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299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710437737.3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超声速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头体分离喷流干扰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型姿态调节装置、级间距调节装置、喷流连接装置以及可滑移底盖,其中,模型姿态调节装置、级间距调节装置以及喷流连接装置依次顺序连接,并在级间距调整装置上套有可滑移底盖;所述的模型姿态调节装置安装在二级模型内部,并通过模型姿态调节装置实现二级模型上下方向的正负攻角调整以及水平左右的侧滑角调整;所述的级间距调节装置可实现一级模型与二级模型相对位置变化的调整。该装置降低了加工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试验模型状态更换难度,提高了试验效率,避免了加工安装误差导致的角度误差、级间距偏离和重复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8864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10060579.9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中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包括:模型头部,模型主体,上部盖板,内部供气系统,天平,天平连接螺母,喷管段,尾支杆组成。使用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实现天平和喷管的安装,在较小的模型空间内,布置供气管路的要求,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风洞试验中喷管与外形固连的模型装置进行试验的方法,主要是为小尺寸、小推力喷流提供测量方法,避免供气系统对气动力测量的干扰;测量模型气动力、喷流推力和喷流与来流的干扰力,最后通过技术手段再分辨出喷流与来流干扰力的值。该发明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喷流研究具有很好的基础意义,可以解决很多试验中碰到的数据测量与模型设计的矛盾问题,具有深远地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