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60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13287.1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液冷领域,提供一种增加液冷系统可靠性的设备及服务器配套设施,该增加液冷系统可靠性的设备包括分集水器、防喷溅装置和辅助安装装置。分集水器设有第一流体连接器,第一流体连接器用于连接服务器的第二流体连接器,防喷溅装置安装于分集水器,第一流体连接器穿设于防喷溅装置。辅助安装装置防喷溅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增加液冷系统可靠性的设备,在防喷溅装置和服务器之间设置辅助安装装置,辅助安装装置可以将第一流体连接器和第二流体连接器进行固定定位,简化插接操作过程,减少插接头的多次对准和反复插合操作,提升分集水器和服务器液冷管路之间拆装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8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842719.9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机柜分水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机柜分水器,包括:管路主体、出液接头以及进液接头,管路主体的管壁设有若干分支管路接头,用于外接换热单元;出液接头与进液接头的其中一端分别与管路主体的两端连接,出液接头的另一端与进液接头的另一端可相互插接;出液接头和进液接头插接时,液体可经出液接头和进液接头的内部流动;出液接头和进液接头为自封堵接头。本发明中,在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未插接时,处于自封堵的状态,内部的液体无法流出;当二者插接后,可实现液体的流动连通,因此,在搭建分水器结构时,无需其它部件即可完成搭建,安装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7419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42548.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模块以及分别设置在至少一个发热设备上的至少一个吸热模块;吸热模块分别通过进液支管及出液支管与进液总管及出液总管连通;进液总管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制冷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进液总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液阀门;出液总管的第一端与制冷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出液总管的第二端与制冷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出液总管上设置至少一个出液阀门。冷液通过进液总管的第一端和/或进液总管的第二端流经进液支管进入吸热模块,流经发热设备的冷液通过出液支管、出液总管的第一端和/或出液总管的第二端,流入制冷模块。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液冷制冷系统的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84484.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涂层的产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产电器件包括:基底层、第一导电电极组、第二导电电极组、第一纳米涂层和第二纳米涂层;在基底层的第一侧表面的部分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组,在基底层的第二侧表面的部分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组;在基底层的第一侧表面的其他部分表面上以及第一导电电极组不与基底层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纳米涂层;在基底层的第二侧表面的其他部分表面上以及第二导电电极组不与基底层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纳米涂层;当任一导电电极组置放于极性溶液中时产生电信号。本发明在产电器件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结构优化提升产电量,提升材料利用率,从整体上提升产电能耗比。
-
公开(公告)号:CN117978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6901.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湿气产电的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器件包括电器件壳体、蓄水槽和若干个产电单元,产电单元设置在电器件壳体内壁上和/或蓄水槽内,产电单元包括基底、两个电极和氧化物纳米层,两个电极间隔设置在基底上,氧化物纳米层敷设在两个电极和基底上。上述方案能够利用氧化物纳米层、电极和基底组成的产电单元在湿气刺激下产电,无需其他能源驱动,且对电器件的整体改进小,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利用环境中的低品位能源,提升能源综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991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011408026.1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尹朝辉 , 李震 , 刘洪 , 李海滨 , 张耀华 , 赵昱 , 张彦遒 , 张学斌 , 孟陶 , 黎学超 , 赵黎明 , 董聪聪 , 娄小军 , 程磊 , 王学军 , 陈旭 , 朱丽 , 韩冠军 , 吴志昂 , 陈鸣飞 , 黄兆祖 , 刘栋 , 孙立峰 , 刘春国 , 景传刚 , 王思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模块结构,包括:主框架系统、机柜系统和通风系统,主框架系统形成上层密封结构和下层密封结构,上层密封结构和下层密封结构内分别设置有机柜系统,机柜系统包括多列机柜,任意两列机柜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包括交替设置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主框架系统上的送风口和回风口,送风口连通冷风通道,回风口连通热风通道,送风口和回风口用于连接外接的冷却机组。本发明提供的微模块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平面和空间,大幅提高装机效率,能够满足间接蒸发蒸发冷却方式的气流组织方式,不需要设置水管,安全隐患大大减小,其平面布置充分考虑机柜等设备的维护空间,方便设备的日常维护,可方便进行设备替换。
-
公开(公告)号:CN116744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00626.5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盲插机构和服务器机柜,属于通信设备领域,所述盲插机构包括主体框架、至少一夹持件、弹性件和第一快接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框架的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所述夹持件从所述主体框架的前端延伸至后端,所述第一快接件设在所述夹持件的后端,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夹持件用于配合夹持插入盲插机构的不同尺寸的服务器,所述第一快接件用于所述服务器上的第二快接件插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持件和弹性件,夹持件可活动,适配不同尺寸的服务器的宽度,提高服务器兼容性,设置第一快接件,实现服务器和机柜的解耦,无需捆绑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5165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1196544.1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74 , F24F11/84 , F24F11/85 , F24F11/86 , F24F11/88 ,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供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液泵、连续供冷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连续供冷模块包括冷凝器、释冷介质储罐、释冷介质入口管路、释冷介质出口管路、排气管路以及控制阀组件。冷凝器中设有制冷剂通道和释冷介质通道,释冷介质储罐通过释冷介质入口管路与释冷介质通道的入口连接,释冷介质通道的出口与释冷介质出口管路连接,释冷介质储罐通过排气管路与释冷介质入口管路连接。控制阀组件响应于控制模块控制排气管路、释冷介质入口管路以及释冷介质出口管路的通断。该供冷系统实现了制冷与连续供冷方式一体化结构设计;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布局和节能性强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57674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79829.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空调系统包括氟泵、压缩机、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室外蒸发冷却系统,室外蒸发冷却系统包括蒸发冷却装置、换热器和冷凝器,换热器采用蒸发冷却装置产生的冷水进行换热,氟泵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一蒸发器、换热器连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冷凝器采用蒸发冷却装置产生的冷风进行冷却,压缩机通过管路依次与冷凝器、节流装置和第二蒸发器连接构成第二循环回路,通过利用蒸发冷却装置产生的冷风和冷水进行换热,降低了压缩机回路的冷凝温度,从而降低压缩机功率,同时由于水冷换热器的小传热温差,提高了氟泵完全自然冷却对应的室外温度,进一步降低了压缩机系统和空调整机系统的功耗,实现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729796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663327.6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228 , G06K9/00288 , G06K9/62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图片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cascade分类器,判断待检测图片是否为人脸图片,若根据cascade分类器确定待检测图片为人脸图片,则根据CNN分类器,判断待检测图片是否为人脸图片,若根据CNN分类器确定待检测图片为人脸图片,则确定待检测图片为人脸图片。本发明实施例首先通过cascade分类器过滤掉非人脸图片,因此降低了CNN分类器检测的图片数量,可以有效提高CNN分类器的整体速度;并且在CNN分类器检测之前由cascade分类器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