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53421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610592044.7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波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不锈钢领域,提供了一种同时兼备高强韧性和良好耐蚀性的新型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其强度达到2000MPa以上,具体化学成分为(wt.%):C:≤0.03%,Cr:13.0-14.0%,Ni:5.5-7.0%,Co:5.5-7.5%,Mo:3.0-5.0%,Ti:1.9-2.5%,Si≤0.1%,Mn≤0.1%,P≤0.01%,S≤0.01%,Fe:余量。本发明所述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点蚀电位Epit≥0.15V,且具有高的强韧性配合,σb≥2000MPa,σ0.2≥1700MPa,δ≥8%,ψ≥40%,适用于在海水等含氯离子的苛刻腐蚀环境中使用的高强、高韧结构件的制造,且钢中贵金属Co的含量较低,有效降低了材料生产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7779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610136976.0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16 , C21D8/0247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耐硫酸盐还原菌腐蚀性能的管线钢,以实现从材料自身角度显著降低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可能性。按重量百分比计,该钢的化学成分如下:C≤0.10%;Si≤0.50%;Mn≤2.0%;1.5%≤Cu≤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化学成分还可包括:Ni≤0.6%;Mo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44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51099.2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聚变堆的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钢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低活化钢的合金元素所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基体为Fe,0.08%≤C≤0.15%,8.0%≤Cr≤10.0%,1.1%≤W≤1.55%,0.1%≤V≤0.3%,0.03%≤Ta≤0.2%,0.1≤Mn≤0.6%,0.05%≤Y2O3≤0.5%,以及少量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混入的杂质,严格控制经中子辐照后能产生放射性核素的易活化元素含量和杂质元素含量:N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41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89995.0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用耐液态金属腐蚀马氏体结构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高温用马氏体结构材料领域。该材料的成分(wt.%):C:0.10~0.35%,Cr:10.0~12.0%,W:1.0~2.0%,Mn:≤1.0%,Si:1.0~2.0%,Ta+Nb:≤0.45%,V:≤0.3%,余量为铁。本发明通过添加较高含量的硅和铬,在基体表面形成与基体结合紧密的富含铬和硅的致密氧化层,提高抗氧化能力和基体合金对液态金属的耐蚀性,同时通过控制碳、锰等元素的含量,保证δ铁素体含量低于5%,获得高温下具有良好蠕变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耐液态金属腐蚀性能的马氏体结构材料,主要是应用于核能领域的新型结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141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03010.4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耐热钢的主要合金成分(重量百分比)为Mn:0.8~1.5%;Cr:8.0~10.0%;W:≤1.5%;Mo:≤1.5%;且W+Mo:1.5~2.0%;Nb:≤0.06%;Ta:≤0.15%;且Nb+Ta:0.05~0.15%;V:0.1~0.3%;N:0.03~0.05%;Fe:余量;其通过增加Mn元素含量,在几乎不降低材料AC1相变点的前提下,获得由热稳定性高的氮化物析出强化的耐热钢原始马氏体组织,且通过控制钢中Co、W、Mo、N等元素的含量,减缓钢在长期高温服役过程中的Laves相和Z相析出,因此可获得较高的组织稳定性,具有较好的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165195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10048049.X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细化船用曲轴用S34MnV钢显微组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曲轴进行如下热处理:以0.03℃/s以上升温速度使曲轴通过两相区,加热到略高于材料的AC3温度10~30℃的温度;温度均匀后奥氏体化较短的时间1-2小时;然后再以0.03~0.07℃/S的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极为细小均匀的珠光体铁素体组织。该方法可以用在许多工厂生产中挽救大型热处理件因热处理不当致使组织粗大而导致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不合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10094.9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车电缆槽道用屈服强度500MPa级低成本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钢的化学成分为:C:0.05~0.35%,Mn:0.5~2.0%,Si:0.20~0.60%,Nb:0.01~0.20%,P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23020.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钢铁结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晶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为C:0.02~0.06%;Si:2.0~3.5%;Mn:0.1~0.2%;S:<0.01%;P:<0.01%;Ni:15.0~20.0%;Mo:2.0~4.0%;Nb:0.02~0.08%;N:<0.1%;O:<0.01%;余量为Fe。本发明在利用Ni3Si金属间化合物强化的基础上,通过机械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制备工艺,充分利用Nb的碳化物在热轧过程中形变诱导析出,钉扎晶界,阻止晶粒长大,实现高强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62484.9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50 , C22C38/34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06 , C21D8/06 , C22C33/04 , C21C5/52 , C21D6/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用奥氏体不锈钢结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基堆紧固件用高抗应力松弛的奥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钢的化学成分为:C0.007~0.03%;Si3.0~4.0%;Mn≤1.0%;S≤0.005%;P≤0.01%;Cr15.0~17.0%;Ni23.0~27.0%;Mo0.5~2.0%;Ti1.0~2.0%;Al0.2~0.4%;O≤0.003%;N≤0.005%;余量为Fe。本发明在奥氏体钢加入抗氧化能力强的Si元素,其制备方法为:配料→真空感应炉熔炼→真空自耗→低温锻造→固溶处理+时效处理,成功调控出高抗应力松弛性能的奥氏体钢,时效处理得到的双尺度纳米级G相(Ni16Ti6Si7)和Ni3(Al,Ti)相协同强化,提高了奥氏体钢的抗应力松弛性能,同时高Si保证了钢的耐铅铋腐蚀性能,解决了传统紧固件用奥氏体钢无法同时满足高抗应力松弛和耐液态铅铋腐蚀性能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31256.5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结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合金成分如下:Ni:18.0~21.0%,Mo:2.5~3.5%,Ti:1.0~1.8%,0.05≤Y2O3≤0.5,C≤0.01%,Si≤0.10%,Mn≤0.10%,S≤0.008%,P≤0.008%,Fe余量。Y2O3以过饱和固溶体或非晶的形式通过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均匀分布于基体中;首先在热固化成型过程中析出数密度为1021~1023/m3的纳米氧化物;然后在固溶和时效处理后再次析出大量弥散分布的纳米级Ni3Ti;最终形成高密度的纳米氧化物与Ni3Ti的复合强化相,且平均晶粒尺寸≤300nm,由此获得具有超高强度和良好高温热稳定性的马氏体时效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