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4979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610305873.2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D6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膜器件,所述再生膜器件包括原膜器件以及附于原膜器件的表面的交联层,所述交联层为通过硅氧烷预聚液对所述原膜器件的表面进行交联改性而得到,所述硅氧烷预聚液由预聚体和惰性有机溶剂组成,所述预聚体为多烷氧基硅烷与功能性单体进行聚合得到的共聚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再生膜器件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9931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710422491.2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在凝固浴固化的过程中,在支撑层中的驱动剂的作用下,初生膜中的亲水聚合物会转移并趋于至所述初生膜并远离所述支撑层的表面分布,亲水聚合物发生自交联,而实现所述初生膜远离所述支撑层的表面具有超亲水性。因衬底具有粗糙的表面以及聚偏氟乙烯本身的结晶特性,使得所述初生膜的靠近所述支撑层的表面形成微纳结构而表现出超疏水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
公开(公告)号:CN10856821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144043.0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微孔膜,所述聚乳酸微孔膜为由L型聚乳酸和D型聚乳酸复合而成,所述聚乳酸微孔膜的表面包括多个开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聚乳酸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一有机溶剂将D型聚乳酸溶解,得到D型聚乳酸溶液;(2)将L型聚乳酸加入D型聚乳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聚乳酸铸膜液;(3)将所述聚乳酸铸膜液脱泡处理,并制备成聚乳酸初生膜;(4)将聚乳酸初生膜至于0℃~60℃的凝固浴中固化,干燥后得到聚乳酸微孔膜。
-
公开(公告)号:CN10735336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305869.6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F220/28 , C08F230/08 , C08F226/10 , C08F220/06 , C08F220/34 , C08F220/60 , C08J9/42 , C08J3/24 , C08J7/16 , D06M15/356 , C09D139/06 , C09D143/04 , C08L75/04 , C08L67/04 , C08L27/16 , C08L81/06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氧烷预聚液,所述硅氧烷预聚液由预聚体和惰性有机溶剂组成,所述预聚体为多烷氧基硅烷与功能性单体进行聚合得到的共聚物,所述多烷氧基硅烷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功能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丙烯酸、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硅氧烷预聚液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34979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305873.2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D6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膜器件,所述再生膜器件包括原膜器件以及附于原膜器件的表面的交联层,所述交联层为通过硅氧烷预聚液对所述原膜器件的表面进行交联改性而得到,所述硅氧烷预聚液由预聚体和惰性有机溶剂组成,所述预聚体为多烷氧基硅烷与功能性单体进行聚合得到的共聚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再生膜器件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316600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176928.0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聚乳酸血透膜表面固定肝素的方法。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聚乳酸有一定疏水性,而血液透析膜材料往往要求有一定亲水性,这样可减少对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吸附,避免凝血,所以需对其进行亲水改性。本发明方法利用多巴胺的自聚与附着行为,修饰聚乳酸膜的表面,进一步与肝素反应,在膜表面共价固定肝素,制得亲水性好且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聚乳酸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本发明利用多巴胺极易氧化、自聚、交联粘附的特性,使得肝素能够大量固定在膜材料的表面。制备出的聚乳酸中空纤维膜具有较好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好,对蛋白质和血小板的吸附少,不易引起溶血,比已有的改性方法条件温和,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2512998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110436800.4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D7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筛改性聚砜超滤膜的制备方法。现有提高聚砜膜的渗透性能的方法不能同时兼顾水通量和截留性能。本发明方法首先将有机添加剂、溶剂、聚砜和分子筛按顺序加入容器中搅拌溶解,得到初步分散均匀的铸膜液,30~80℃下静止放置18~36小时,进行脱泡;将脱泡后的铸膜液在超声场中作用1~5小时,得到分子筛分散均匀的铸膜液;将分子筛分散均匀的铸膜液通过相转化法制备成微孔膜,在水中浸泡至少24小时进行脱除溶剂处理,得到聚砜超滤膜。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聚砜超滤膜的水通量和截留能够同时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9038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13391.5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微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接枝聚合物,得到聚合物-接枝-二氧化硅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然后将其分散在季铵化试剂溶液中搅拌0.5~24小时,实现接枝聚合物的季铵化,得到季铵化杂化纳米粒子;以季铵化杂化纳米粒子作为分散相,以聚合物膜材料为主相,通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无机纳米粒子的团聚行为,促进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增加有机-无机两相的相互作用,提高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显著的提高分离膜的亲水性、选择透过性、抗污染性和抗菌性等诸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819854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56466.3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L27/12 , C08L27/16 , C08L27/14 , C08L27/18 , C08K3/04 , C08K3/36 , C08K3/26 , C08K3/22 , C08K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氟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为共混物,包括含氟聚合物树脂、石墨烯、无机填料、复配助剂;各原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为:含氟聚合物树脂45~98﹪、石墨烯0.5~30﹪、无机填料0.1~10﹪、复配助剂0.1~15﹪。将各原料组分经高速混合机混合后,经双辊设备组熔融压延,再经辊筒组进一步压延成型、冷却,得到含氟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不使用溶剂,且能实现复合材料的连续化生产,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节省能源,绿色环保等特点。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石墨烯含量小于3%时可作为抗静电材料,石墨烯含量大于3%时可作为导电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7187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86770.X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中空纤维膜技术领域,本发明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内部设置有贯通的中空腔,中空腔的腔壁包括一体设置的外侧过滤层、中间过渡层和内侧过滤层,外侧过滤层为纳米孔径,内侧过滤层为微米孔径且孔径范围为0.1‑1μm,腔壁的孔径从内到外呈递减趋势,外侧过滤层的厚度为腔壁厚度的15‑30%,内侧过滤层的厚度为腔壁厚度的20‑50%,本发明还提供了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通用的除病毒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热致相制备技术中亲水性差、渗透性低、油溶性稀释剂难萃取及残留毒性风险高等问题。
-
-
-
-
-
-
-
-
-